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紀念伊戰一週年:伊戰後美國外交政策的演變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8日 14:36)

  專題:關注戰後伊拉克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新華社華盛頓3月17日電 一年前,美國無視國際輿論和國際法而輕啟戰端,雖然在較短時間內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但也不得不面對戰爭帶來的種種問題和後果。伊拉克重建、修補跨大西洋關係、中東和平以及反恐等,成為美國過去一年中的主要外交課題。一年來,美國的全球外交戰略和方向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但迫於國際形勢和現實需要,美國也進行了一些局部和策略性調整。

  伊拉克戰爭結束後,儘快恢復伊拉克主權,是國際社會和伊拉克人的共同期待。而對美國來説,最重要的是如何鞏固自己在中東地區取得的這一新的戰略支撐。因此,按照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佔領當局的最初計劃,移交主權至少是兩年以後的事情。然而,重建進程舉步維艱,安全形勢持續惡化,美軍傷亡不斷上升,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緒日趨高漲。嚴峻的形勢促使美國政府先是臨陣換將,倉促成立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爾後又在去年11月拋出向伊拉克提前移交主權的計劃。由於這項計劃遭到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的抵制,美國無奈之下被迫向聯合國求助,並最終達成在今年6月30日如期移交主權、2005年1月底前舉行大選的妥協。

  圍繞伊拉克戰爭,跨大西洋關係出現裂痕。美國政府曾一再揚言要讓反戰國家付出代價,並把反戰國家排斥在伊拉克重建進程之外。美國媒體透露,為了分化以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為主的反戰陣營,布什政府內部一度有主張“孤立法國、冷落德國和拉攏俄羅斯”的策略。隨著伊拉克局勢趨向泥潭化,美國被迫軟化外交手段。美國總統布什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到戴維營做客,並在紐約和華盛頓與德國總理施羅德兩度會晤。美法兩國關係最近開始緩和,雙方在海地問題上進行了有成效的合作。此外,美國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的關係也有所改善。不過,分析人士認為,跨大西洋關係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並未消除,還會在諸如歐洲獨立防務等問題上顯現出來。

  伊拉克戰爭後,美國曾期望借助軍事勝利的“震懾效應”,加快解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問題,認為這將在反恐方面收到釜底抽薪的功效。去年6月,布什親赴中東,與以巴領導人在紅海城市亞喀巴舉行峰會,正式啟動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可時隔數月,美國中東政策搖擺不定的舊病復發,和平進程再次陷入僵局。美國政府最近又醞釀在今年6月召開的八國集團首腦會議期間拋出所謂“大中東民主計劃”,試圖在阿拉伯國家和一些伊斯蘭國家推行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以服務於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反恐和戰略需要。這一計劃曝光後,立即引起了中東地區許多國家的強烈不滿,歐洲國家也與之保持距離。

  美國一位學者曾這樣描述美國在伊拉克的處境:伊拉克戰爭與其説顯示了美國的實力,不如説暴露了美國的局限。由於迄今未在伊拉克找到所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的國際形象和信譽嚴重受損。美國輿論認為,由於伊拉克戰爭,美國的“軟國力”大大下降。或許正因為如此,美國在過去一年中在敘利亞、伊朗、朝鮮以及海地等問題上的外交表現多了一些謹慎和理性,少了一些咄咄逼人的氣勢。(記者 嚴鋒)

責編:張娜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伊戰一週年背景資料:駐伊多國部隊兵力一覽(2004/03/17/ 13:27)
  • 美伊戰爭一週年——戰後伊拉克社會現狀掃描(2004/03/17/ 13:15)
  • 白宮將紀念伊戰一週年 布什為拉選票做秀(2004/03/14/ 14:19)
  • 美反戰聯盟將舉行遊行示威紀念伊戰一週年 (2004/03/05/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