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航空組稿:百年航空 塑造世界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6日 19:21)
新華社倫敦12月16日電(記者曹麗君)一個世紀之前,美國萊特兄弟用木棍和帆布建造的飛機完成了人類第一次動力飛行。100年間,航空業已經成為影響世界格局、全球經濟和日常生活不可忽視的力量。
航空業發展的這個百年,也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毀滅性最強的100年。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架設在飛機上的衝鋒槍開始,航空成了人們改變世界、塑造國家的一種軍事力量。
冷戰初期,美、英、法運輸機在戰鬥機的護衛下進行“柏林空運”,打破了原蘇聯對柏林的封鎖;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掌握了制空權的一方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在阿富汗戰爭中,聯軍部隊利用無人飛機和精確制導導彈,以微小的傷亡擊潰塔利班武裝。無可否認,航空技術發揮了不可估量的軍事和政治作用。
航空工業已成為各國國防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當今世界軍事大國都把航空武器的發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以爭奪新世紀軍事鬥爭的制高點。在美國的國防預算中,1/3以上的投資用於飛機項目。
經過一個世紀來的迅猛發展,航空業已成為當今最重要的高技術産業之一,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粗略估計,世界航空航天工業年營業額達3500多億美元,1992至2001年間,全球共交付戰鬥機、殲擊機3200架,總價值1058億美元。其中,北美和歐洲的航空業銷售額要佔到世界同行業銷售額的90%以上,而西方七國的航空工業銷售額佔到世界航空工業銷售額的70%左右。二戰後,美國一直處於航空商業運輸的領導地位,直到上世紀70年代空中客車公司的出現。今年,空中客車公司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了美國波音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飛機生産企業。
戰爭推進了航空技術的發展,而商務運輸使航空更加人性化。在民航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推出的新機型使人們體驗到乘飛機旅行的舒適和快樂。而製造體積更大、續航能力更強的飛機則一直是設計者追求的目標。當今世界最大的客機——波音747有5層樓高,所攜帶的燃料可供一輛每年行駛1.6萬公里的普通運輸汽車使用70年,能搭乘412名旅客在萬米高空持續航行1.35萬公里。然而它世界第一的地位即將被取代。出現在今年巴黎航展上的空中客車A380模型吸引了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目光:7層樓的高度、能停放20輛雙層公共汽車的空間、555人的載客量和1.48萬公里的最大航程都使它在未來的客機家族中獨樹一幟,而加寬的坐椅、酒吧、閱覽室、美容間,更讓乘客如同住進了五星級酒店。
十九世紀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曾虛構了80天環球旅行的故事,今天,民航客機沿赤道環繞地球一圈只需2到3天,環球航行不再是地球人難以企及的夢想。在飛機騰空而起的轟鳴中,廣袤的地球真的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進入第二個百年,航空業還會繼續發展並改變人類的生活。
空客:不同文化融合的航空巨人
新華社巴黎12月16日電(記者楊駿)2003年是美國萊特兄弟成功試飛人類首架動力飛機100週年,同時也是歐洲航空業標誌性的一年。今年,歐洲空中客車公司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了美國波音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飛機生産企業。從挑戰者到行業排名第一,空客只用了短短33年時間。它的成功源於對不同文化的融合。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世界民用飛機領域還是美國波音、洛克希德、麥道等公司的天下,歐洲航空業無足輕重。歐洲不少國家雖都有自己的飛機製造企業,但其市場總和不到全球的10%。歐洲需要自己的飛機製造業,為此法國與德國率先合作成立了空中客車公司,隨後西班牙和英國也加入其中。
把一個國家的多個企業合併在一起尚不容易,何況是多個國家的多個企業。語言、文化、歷史背景等的不同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而其中文化差異更為主要。空客把這一潛在劣勢轉變成了自身優勢。法國媒體以法德兩個發起國舉例説,法國人一向以靈活有激情著稱,對於市場和潮流的把握較準確,德國人則嚴謹精確,會千方百計地完成既定目標。
兩個民族的性格在空客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併發揮到了極至。如今,空客領導層中法德領導佔了很大比例。人們現在看到的空客不但為完成生産銷售目標堅定不移,同時又緊跟市場,勇於開拓創新,不斷推陳出新。一個多重文化性格的企業就這樣在原本不被外人看好的情況下奇跡般迅速發展起來。
所有的歐洲航空企業都意識到,不聯合就無法與強大的波音等美國公司對抗。在四國政府的推動下,不同企業各盡所能。擅長機翼製造的就專攻機翼,擅長垂尾製造的就發展垂尾,最後進行總裝。這樣,空客公司的不少研發費用被分擔,各國企業的優勢得到了互補。可以説,空客的每一架飛機、每一筆利潤都是各方精誠合作的結果。
空客完美的流程管理是制勝的另一法寶。遍佈歐洲的16個工廠以及遍佈全球的供應商分別生産和提供不同的飛機部件,之後運往總裝廠進行總裝。在整個生産過程中,每一個細節都必須做到井然有序,流程管理就是成功的黏合劑,它大大降低了語言文化差異以及經營方式不同造成的障礙。而事實上也正是因為語言文化的不同,才逼迫空客創造出高度精確的流程管理,指導企業的各項生産,併發揮了各企業的巨大創造能力。
技術上,空客率先在民用飛機中引入了電傳操縱技術,減輕了油耗,大大降低了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此外,空客的任何機型都真正實現了相同的駕駛艙、系統和相似的操縱特性,飛行員轉換所飛的機型,只需通過差異訓練而不必完成完全改裝培訓,訓練期最長不超過8天。據測算,飛機的通用性,使每架新空客飛機可為機隊節省至少100萬美元。
文化的多元特性使空中客車兼容並包,也使他們關注每個細節、促進流程管理的滴水不漏。而空客不斷創新,使企業逐漸贏得了市場認同。在1995年空客運營進入快速增長期後,2003年空客作為歐洲航空業的象徵超過了波音。
漢莎:德國重建航空的縮影
新華社柏林12月16日電(記者潘治)在德國大大小小的航空公司中,漢莎公司無疑是一面旗幟。它在二戰後的重新崛起成為德國戰後航空業發展的縮影。
二戰後的德國百廢待興,成立於1926年的漢莎公司也以4架飛機的家當開始了艱難的重建歷程。1955年4月1日,兩架聯合烏爾梯公司的CV340S飛機幾乎同時從漢堡和慕尼黑兩地起飛,標誌著漢莎重返藍天。1960年3月17日,漢莎公司用可乘坐124名乘客的波音707客機開闢了飛經北大西洋的國際航線,標誌著該公司進入了噴氣機時代。10年之後,漢莎公司開始引入波音747寬體大型噴氣式客機服役。這一連串的發展,奠定了漢莎公司再度躍升為一家國際性航空公司的基礎。1997年,漢莎公司與加拿大航空公司、斯堪的納維亞航空公司等共同組成了全球第一個航空業界聯盟——“星空聯盟”。
如今的漢莎公司擁有能乘坐390名乘客的波音747-400客機、能乘坐247名乘客的空客A340-300客機等各類大大小小的飛機300余架,已經形成包括客運、後勤保障、飛機維修、航空餐飲、旅遊和信息技術服務六大部門的集團化運作。2002年,漢莎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7.18億歐元。
回顧漢莎公司的發展歷程,其成功經驗在於注重高科技投入、高素質人才培養和高標準的飛行要求。漢莎公司自組建伊始,便不斷斥資購買最先進的各種飛機,使公司得以保持高效率的運輸能力。同時,漢莎還不斷引入包括空地勤保障、事故預警系統等在內的各類先進航空技術。2002年,該公司與美國波音公司開始合作嘗試在遠程航班中推出空中移動寬帶數據接入服務,使長途旅行的乘客們在飛機上能高速訪問因特網。
高素質人才是漢莎公司成功的另一個重要秘訣。該公司認為,人在保障飛行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更大。經過多年實踐,漢莎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善的飛行員和空乘人員招聘、培訓及上崗制度。諸如在招聘時,該公司首先委託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對申請者進行能力測試,其中除了一些必備的基礎知識外,還著重考察申請者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反應速度等。其次,申請者還需要通過實踐考核和身體及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嚴格檢查。此外,長期的崗上培訓及各種模擬訓練等也成為漢莎公司僱員的必修科目。
在優良的硬體設施和良好的人員素質基礎上,對所有航班實施高標準的飛行要求成為漢莎公司品牌的最後一道保險。如今漢莎航空公司已成為“安全”和“服務”的代名詞,並成長為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
航空百年大事記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李雪梅 李宓)萊特兄弟駕駛人類第一架動力飛機“飛行者1號”升空以來,世界航空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100年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歡喜也有遺憾,但無論怎樣也擋不住國際航空事業在希望中前行。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時35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奧維爾 萊特第一次用比空氣重的飛行器“飛行者1號”進行了有動力的持續飛行,飛行持續了12秒,飛了36.6米。
1908年:法國飛行員路易斯 布萊裏奧駕駛單翼飛機飛越英吉利海峽,他從法國加來附近的巴拉克起飛,在英國降落,飛行了40分鐘。
1919年:英國R34型飛機進行了第一次雙向跨越大西洋的飛行。
1927年:美國著名飛行員查爾斯 林德伯格駕駛單翼飛機“聖路易斯精神號”首次完成了不間斷單獨飛越大西洋。
1939年:德國第一次展示了渦輪噴氣式飛機。
1943年:德國製造出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ME—262A” 。
1947年:美國人查克 耶格爾駕駛貝爾X-1型飛機第一次以超過音速的速度飛行,飛行時速為1.015馬赫。
1947年:美國霍華德 休斯公司製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器“漂亮的鵝”,但這個飛行器只進行了一次飛行,從洛杉磯港起飛,飛行了1.6公里。
1952年:英國海外航空公司進行了第一次運送乘客的飛行,有36名乘客搭乘該公司飛機從英國倫敦到達南非的約翰內斯堡。
1956年9月27日:美國空軍飛行員阿普特上尉駕駛貝爾X2火箭研究機飛行,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3380公里,突破了“熱障”,使飛行速度達到前所未有的3.2倍音速。
1969年:協和式超音速飛機進行處女航。
1970年:波音747大型噴氣式客機進行第一次試飛,從紐約到達英國希思羅機場。
1976年1月:協和超音速飛機正式投入航線運營。
1977年:兩架波音747客機(一架屬荷蘭皇家航空公司,一架屬美國汎美航空公司)在加那利群島的聖克魯斯-德特內裏費上空相撞起火,共583人死亡。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空難。
1989年:美國在襲擊巴拿馬的行動中,首次使用了F—117A隱形戰鬥機。
1997年5月:世界首家、也是最大的一家航空聯盟“星空聯盟”成立,其航空網絡遍佈124個國家的729個目的港。
1999年3月21日:瑞士探險家伯特朗 皮卡爾和夥伴布裏敦 布賴恩 瓊斯創造了人類首次乘熱氣球不間斷環球飛行的壯舉。熱氣球在埃及沙漠降落,他們共飛行了19天21小時55分,通過30個國家的上空。皮卡爾創下了週游世界的距離、持續時間和高度的紀錄。
2003年10月23日:由英法兩國合作研製的協和超音速飛機舉行告別飛行,英國航空公司最後一架飛往紐約的協和飛機當晚從希思羅機場起飛。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