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熱點評論:朝鮮戰爭的三個鑒戒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7日 17:02)

  環球雜誌消息:今年7月27日是朝鮮停戰協定簽訂50週年紀念日。半個世紀前,朝中方面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板門店簽訂了停戰協定,標誌著為時3年的朝鮮戰爭結束。朝鮮戰爭是“冷戰”拉開序幕後的第一場跨國“熱戰”,中朝兩國人民經過浴血奮鬥,最終迫使外國入侵者在半島放棄武力,走向談判桌,使得不可一世的美國第一次在一場沒有取勝的停戰協議上簽 字。

  朝鮮停戰走過了50年的風風雨雨。如今,滄海桑田,時世巨變。大國關係早已解凍,北南雙方也走向緩和。然而,半島至今沒有實現統一,美朝雙方依然劍拔弩張,核擴散的幽靈時隱時現,東北亞的安全舉世關注。朝鮮戰爭的“疤痕”沒有消失,每逢“陰雨天”,“傷痛”時常發作,攪得世人不得安寧。

  一位哲人曾説過,對於歷史上的每個重大事件,我們距離它越遠,越能看清楚它的深刻內涵和深遠意義。透過半個世紀的煙雲,朝鮮戰爭所昭示的真理日益清晰,尤其在當前朝核問題沸沸颺颺之時,冷靜地回顧朝鮮戰爭及停戰後的事態發展,人們可以得到許多重要的鑒戒。

  鑒戒一:“熱戰”往往來源於“冷戰”,只有摒除“冷戰”思維,才能防止爆發“熱戰”。二戰結束後不久,美國總統杜魯門即拋出“鐵幕”、“竹幕”之説,把世界劃分為“共黨”和“反共”兩大集團,並對中、蘇等國採取了“遏制”政策。美國出兵朝鮮,就是用武力遏制“共産主義國家”的具體步驟。朝鮮停戰協議的簽訂,使“遏制”政策第一次遭到嚴重挫折。美國在朝鮮戰爭以及後來的越南戰爭中連連碰壁印證了一條真理:企圖通過窮兵黷武來解決意識形態對立,是難以得逞的,也是極其有害的;不同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應該而且可以“和平共處”,惟有如此,人類方能擺脫戰爭的夢魘。

  鑒戒二:解決朝鮮半島複雜矛盾的正確途徑,是對話和談判,而不是武力和武力威脅。朝鮮戰爭打了3年,成千上萬人生靈涂炭,血流成河,但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板門店和談。50年來,通過和談而形成的朝鮮停戰機制,不僅結束了曠日持久的流血浩劫,而且為阻止戰火重燃創造了前提,為朝鮮與韓國的和平建設開闢了道路,為半島及周邊地區的安全穩定提供了保障。近30多年來,北南雙方逐步確定並實行了對話、合作、和平與和平統一的基本原則,實現了最高領導人互訪。上個世紀90年代,美朝通過談判達成日內瓦框架協議;在世紀之交的時刻,美國領導人訪問了平壤,使雙方關係乃至整個東北亞局勢一度出現了令人欣喜的緩和。實踐表明,只要和談有進展,和平就有希望;只要對話大門關閉,對抗甚至流血衝突就在所難免。

  鑒戒三: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切忌用核威懾,半島無核化符合各方利益。在朝鮮戰爭中,美軍使用了大量先進的常規武器,甚至使用了生化武器,但始終未敢動用其核武庫。半個世紀以來,朝鮮半島基本保持了和平狀態,這主要不是依賴“核威懾”政策的結果,而是停戰和對話機制做出的歷史性貢獻。經驗證明,在朝鮮半島搞“核威懾”既行不通,又十分危險,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社會普遍反對核擴散的大背景下,在該地區發展核武器更是有悖潮流。任何企圖用核手段解決半島地區矛盾的做法,只會引發或加劇東北亞的核軍備競賽,甚至可能因核擴散而造成“核恐怖”事件,給地區乃至全球安全帶來威脅。

  近年來,由於美國對朝鮮採取敵視高壓政策,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朝鮮核問題再次激化,半島局勢隨之緊張。國際社會對此極為關注,普遍要求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朝核問題,同時呼籲實現半島無核化。有關各方積極展開斡旋,取得了一定效果。據報道,美國、朝鮮最近都準備同意再次舉行美、朝、中三方會談,然後進行包括其他國家在內的多邊會談。值此重要時刻,紀念朝鮮停戰50週年更具有特殊意義。“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朝鮮戰爭及戰後歷史的經驗教訓,為妥善解決朝核問題,最終實現半島和平統一,為促進東北亞的安全與繁榮,提供了難得的啟示。(春江)

責編:姚志剛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