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緣何對納傑夫爆炸案“反應遲鈍”?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31日 02:14)
人民網消息:在伊拉克什葉派宗教聖地納傑夫發生汽車炸彈爆炸事件導致最重要的什葉派宗教領袖哈基姆遇刺身亡後,在巴格達的美國和伊拉克官員卻顯得有些“反應遲鈍”和“不知所措”。《紐約時報》記者發現,雖然許多哈基姆的支持者走上街頭,要求用鮮血為其復仇,局面大有愈加惡化的趨勢,但戰後組成的伊拉克臨時權力機構各位首腦和美國委任的“總督”佈雷默依然如同“蒸發了一樣”。其中,正在度假的佈雷默既沒親自出面發表任何安撫民心的講話,更無人知道他將何時返回當地工作。美軍對此事也表現得“比較冷淡”。
“後臺老闆”如此,其他伊拉克“臨時負責人”做出類似的表現就絲毫不奇怪了。有位伊臨時管理委員會成員説,“我想可能有人正在撰寫聲明吧”。他表示,美國人應該給其配備衛星電話和其他設備,這樣才能及時掌握最新情況。上述在面臨危機時的“冷淡”反應表明,伊拉克新領導機構同美國人之間似乎出現了某種“疙瘩”,並可能造成今後當地局面進一步惡化,讓雙方都付出高昂代價。目前,美國人尚能在伊什葉派穆斯林(南部)和庫爾德人控制區(北部) 維持相對穩定的局面。中部的遜尼派穆斯林聚集區則是各方最頭疼的“硬骨頭”。
最近幾週,美國方面指責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不願負責”,而後者則批評前者口口聲聲高喊民主卻“拒絕放權”,雙方關係因此搞得頗為不快,並造成巴格達進入了某種“政治癱瘓狀態”。直接表現就是在其成立後的六周中幾乎“無所作為”。一位工作人員透露,這位委員會25名成員每天的工作就是“討論問題”,可是當某個提案從第一位成員轉到最後一位成員的時候,早已到了“下班時間”,結果自然是什麼決議也形成不了。整天時間就這樣在毫無作為中度過。面對納傑夫爆炸案,美國希望伊拉克人出頭的願望自然只能落空了。
專家擔心,上述伊拉克人和美軍“互相扯皮”的狀況必將加劇什葉派的不滿情緒。這個佔伊拉克人口60%的派別分成溫和與激進兩股勢力。隨着代表溫和勢力的哈基姆遇刺身亡,激進派力量肯定要隨即擴充實力,並且對他們認定的嫌疑人——遜尼派進行報復,更多規模的暴力活動可能露頭。現在當地已經出現了“反美、反薩、反佔領,建立伊斯蘭國家”的呼聲。這可能直接加劇伊拉克的恐怖暴力活動正在加劇,後果也更加慘烈。僅僅在8月,伊拉克就發生的三起嚴重的汽車炸彈爆炸事件。約旦使館、聯合國辦事處和什葉派宗教聖地相繼遭到襲擊。
這表明,伊拉克目前不存在安全凈土。位於納傑夫市中心的阿裏清真寺是什葉派伊斯蘭教最神聖的清真寺。爆炸發生時,數千名什葉派穆斯林剛剛在清真寺內做完星期五的聚禮。這也是穆斯林一週中最重要的宗教禮拜活動。無論是此次阿裏清真寺還是不久前曾遭到炸彈襲擊的約旦駐伊大使館和聯合國駐伊辦事處,其地點都非常特殊,安全保衛工作理應非常嚴密。既然連這三處都不安全,那麼伊拉克還有安全的地方可言嗎?卡塔爾半島電視臺駐巴格達首席記者漢法裏説,不管這三起爆炸事件的幕後主使者是誰,駐伊美軍對這些事件的發生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根據聯合國憲章,佔領軍有責任保證被佔領地區民用目標的安全。
同時,伊拉克無辜百姓的生命安全缺乏最基本保障。納傑夫爆炸事件再次表明,無辜百姓是恐怖暴力活動的最大受害者。在此之前,伊拉克已多次發生不明身份武裝人員同美英聯軍在鬧市區交火而傷及路人以及美英聯軍誤傷平民的事件。綁架、搶劫等惡性案件在伊拉克各地頻繁發生,有時甚至出現劫匪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槍同警察在巴格達市中心對峙的事件。目前巴格達是世界上刑事犯罪率最高的城市,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方。當地媒體此前已多次呼籲,儘快讓聯合國在伊拉克的政治與經濟重建中發揮更大作用,並儘快讓伊拉克人管理自己的國家。否則,伊拉克的局勢恐怕還會進一步動蕩不安。(高軼軍)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