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專家分析:布萊爾內政外交處境(圖)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1日 09:40)

  文匯報消息:英國首相布萊爾于20日晚10時30分從漢城飛抵北京,開始對中國為期三天的訪問。由於國內國防部武器核查專家凱利捲入伊拉克情報風波割腕自殺,使得這一時隔5年後的訪華有些沉重。本版發表一組專家訪談,對布萊爾首相的內政外交處境予以分析和展望。

  出訪在多事之秋


布萊爾夫婦抵達北京

  盧寶康(《文匯報》國際部主任):雖然伊拉克戰爭結束有一段時間,但國際局勢似乎仍不平靜。伊拉克的形勢還遠未穩定,非洲又在上演利比裏亞反政府軍和政府的對抗,朝鮮的核問題似乎在逐步升溫,歐洲和美國的關係還在寒冬之中,美國和英國國內又在鬧“鈾門”或者説“情報門”事件。在這麼多事件背景中,布萊爾此次週游列國非同尋常。

  陳玉剛(復旦大學國際政治係副教授):是的。布萊爾這次訪華,本應在4月份,但由於伊拉克戰爭在3月20日爆發,應英方的要求,訪問推遲。而另一方面,領導人可以利用出訪的機會,做一些事先不一定安排好的事情,譬如一定程度上布萊爾可以擺脫國內對情報事件的調查,如果沒有這次凱利之死的話,至少他在美國得到的榮耀可以為他在國內掙點政績分。

  凱利之死加重國內危機

  陳志瑞(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所《歐洲研究》雜誌主編):布萊爾確實比較注重國際事務,為此有一陣子還受到英國國內輿論的批評,説他整天忙於穿梭外交,忽略了國內的一些大事,譬如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

  陳玉剛:確實,布萊爾在國內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壓力。這種壓力先是來自黨內對布萊爾伊拉克政策的不滿,很多本黨議員,甚至內閣成員都不認同布萊爾在沒有取得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就和美國一道對伊動武的做法。現在第二大壓力又來了,那就是所謂的“鈾門”事件,即為了給對伊動武尋找藉口而編造情報。尤其是國防部武器專家戴維凱利17日非正常死亡,英國媒體把矛頭直接指向政府,認為凱利成了替罪羊。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次國內政治危機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會成為布萊爾政治生命的一個轉捩點。這點和當初撒切爾夫人被逼宮有點像,既有黨內一部分數量不少的議員的不滿,又有內閣成員辭職或威脅辭職。兩人在危機爆發前都是如日中天,而事情發生後兩人都面臨著黨內地位、威信和權威的挑戰,甚至是信任的危機。

   “第三條道路”的主張

  盧寶康:由布萊爾的對外政策我們可以想到他提倡的“第三條道路”。其實很多人都很難理解,為什麼主張“第三條道路”的布萊爾和被新保守主義盤踞著的布什政府在對外政策上能夠如此接近。

  陳志瑞:布萊爾1997年5月大選獲勝後,就把實現英國的“現代化”作為施政綱領和口號。他説的“現代化”包括四個方面,也可以説是“四個現代化”吧:充分適應新的全球市場經濟;現代化的福利國家;機構現代化,使它更接近人民;明確英國在外部世界中的特性和作用。什麼叫“明確英國在外部世界中的特性和作用”,説到底就是要維護英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甚至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領導作用。

  陳玉剛:“第三條道路”在克林頓主政美國,若斯潘擔任法國總理期間,加上德國施羅德和瑞典的佩爾松當政時,幾乎是紅透了天。在對外政策上,“第三條道路”和美國現政府奉行的“新保守主義”有許多相似之處,這在布萊爾這次訪問美國,在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的演講中就可以看出,譬如他主張“人權高於主權”,西方國家對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有權力進行干預等。

  英國是美國的跟班嗎?

  盧寶康:英美在對外政策上的接近一方面反映了雙方對外政策理念上的一些相近立場,同時也可以説是反映了英美特殊關係。自從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以來,英國幾乎在所有重大國際問題立場上都和美國保持了一致。尤其是這次對伊戰爭,英國給人的感覺幾乎就是美國的隨從跟班,布萊爾就是布什政策的營銷者。

  陳玉剛:英國的主要目的很清楚,強調並突出英美關係就是要借重美國的超強力量來提升和鞏固英國的國際地位,發揮“超出自身實力的影響”。

  關於英美特殊關係,我看有這麼幾點是可以指出來的:第一,無可否認,這裡有盎格魯-撒克遜的一些共同文化歷史背景,也有英美兩國相同的國家利益;第二,英美兩國也不是在所有重大國際問題上都保持了一致,譬如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上,英國的立場就和當時的歐共體各國保持了一致。到現在為止在如何執行中東和平路線圖,實現巴以和解上,雙方還有很大分歧;第三,英國人自己並不認為他們就是美國的跟班,他們認為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政策。

  遠一點可追溯到丘吉爾當年的鐵幕演説,丘吉爾1946年在密蘇裏的富爾敦發表演説,敦促美國不要放棄歐洲,要抵禦蘇聯共産主義的擴張。再近一點,也可説到撒切爾夫人在裏根總統上臺後,敦促裏根要對蘇聯的新一輪擴張強硬點,實行新遏制戰略。最近,當然就可説到布萊爾,他這次17日在美國的演説中,有兩句話和前面幾位的思想如出一轍,一是歷史賦予美國偉大的責任,美國應該擔當起領導世界的責任;二是呼籲、敦促美國不要放棄歐洲。包括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許多人指出,如果沒有布萊爾堅持要一個聯合國的動武決議,美國可能早就撒手單幹了。

  最後,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大英帝國畢竟存在了那麼多年,它對如何治理世界有自己的一些理念。而美國相對來説還很年輕,因此前面説的那些給人的感覺有點像老臣輔佐新主的味道。而從英國自己的理念來看,它似乎對群龍無首的世界秩序非常恐懼,因此在這次演説中,布萊爾表露了兩點非常重要的世界秩序觀念:一是美國是當今世界當仁不讓的霸主、領袖,美國應該有這種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他在別的場合也曾明確説,當今的世界就是美國領導下的單極世界,其他各國應該承認美國的領導地位;二是同時呼籲歐洲千萬不能抱“制衡”美國的觀念,這種觀念是非常要命的,他警告歐洲不要出現反美主義。正是這些觀點贏得了美國的廣泛讚賞,據説布萊爾在美國國會的演説贏得了31次熱烈的掌聲,議員們19次站起來歡呼,而鼓掌鼓得最響的是共和黨人。

  英國和美國的距離

  陳志瑞:我也認為,英國對美國也不是事事跟風,唯美國“馬首是瞻”,在許多問題上,英國都和美國保持距離,甚至不回避矛盾和衝突。對美國在環境(拒絕簽訂京都議定書)、貿易(對進口鋼材徵收高額關稅、增加對農産品的補貼)以及巴以和平進程問題上的政策立場,英國都表示不能茍同。就在近幾週裏,布萊爾還斷然拒絕了布什和沙龍提出的忽視並孤立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的要求。許多人都因這次伊拉克戰爭而認為歐洲陷入了嚴重的分裂之中。其實,在重視國際社會和國際制度這一點上,英國和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法、德並沒有分歧,只是在沒有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能否動武這一點上,雙方最後分了手。但是歐洲的一體化並不會因此而停滯甚至倒退,歐洲的一體化歷來就是在分裂中前進的。前不久歐盟就通過了一個針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共同戰略,這就可證明這一點。也就是説,歐盟在事後的補救上還是做得比較成功的。

  “樞紐外交”看歐洲

  盧寶康:所以,可以説美歐關係雖然沒到競爭對抗關係,但分歧矛盾顯然比以往多多了,也大多了。美國政府任命基辛格調查美歐關係,歐盟也曾召集一批歐美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給歐美關係進行診斷,這些都説明雙方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當然,這種分化也不會走得太遠,因為雙方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融合畢竟已相當深,因為歐盟的力量也沒大到可以和美國抗衡的程度,特別是在軍事力量上,還因為英國會在其中起橋梁的作用,據報道,布萊爾此次訪美的任務之一,就是看雙方是否有可能就獲得一個新的聯合國決議達成共識,以使法德等國可以派兵參與伊拉克的維和工作,以使歐盟可以出錢參與伊拉克的重建。雖然英國在伊拉克的軍力比美國少得多,但花費卻不少,據英國《衛報》報道,為維持11000名士兵英國每月需花費1.5億英鎊。

  陳志瑞:布萊爾提出了“樞紐外交”説,把英國定位為歐美之間的橋梁和樞紐。英國無論經濟、政治都已經不可能游離在歐洲之外,英國只有依託歐盟才能在歐洲和世界上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維繫英美特殊關係也需要英國在歐洲成為一個中心角色,以便在英美之間發揮聯絡和溝通作用,增加英國對美國説話和做事的分量。不過,英國既要維繫英美特殊關係,又要擺正自身在歐洲的地位,這就好像腳踏兩隻船,不容易掌握平衡,搞不好就可能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美國給予的殊榮

  陳玉剛:這次布萊爾訪美,雖然在美國總共停留的時間很短,只有7個小時,但要做的事情還不少。起初的安排中有接受美國頒予的金質勳章一項,但布萊爾自己認為不合適。到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説,這是一個殊榮,英國戰後迄今為止他是第四個,前面三個是丘吉爾、艾特利、撒切爾夫人。另一個任務是要談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的兩個英國公民受審問題,英國希望能引渡回本國審理。英國輿論甚至把這看做是美國是否給布萊爾在伊拉克戰爭中大力支持以回報的高度來看。

  在中國擴大商機

  盧寶康:相比之下,布萊爾的中國之行似乎會輕鬆很多。

  陳玉剛:是的。從已經透露的一些信息來看,他的中國之行重點有兩個:一是為英國政府做公共宣傳,特別是參與“創意英國”的宣傳活動,二是看看能否為英國在中國擴大商機。在北京他要去主持清華清潔能源研究中心的啟用儀式,看看中英兩國在環保問題上能否有合作,在上海他要在中英企業家論壇上發表演講。從政治上看,根據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透露,雙方領導人也會就朝鮮問題、伊拉克問題交換看法。在伊拉克問題上,雙方肯定也是要談到的,特別是如果想要獲得聯合國的某種形式的決議,沒有中國的理解或支持是難以想像的。當然,還有一點也是大家都認識到的,這也可以算是布萊爾結識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的認識之旅。不過,由於國內出了凱利之死事件,相信他內心並不會輕鬆。

責編:范小利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布萊爾今晚抵京 明天與胡錦濤等領導人會見(2003/07/20/ 16:37)
  • 布萊爾訪華將促進中英關係“更上層樓”(2003/07/20/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