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新聞分析】美國頻頻“加罪”伊朗用意何在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25日 09:41)

  半月談消息:自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5月中旬認定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爆炸事件是躲藏在伊朗的“基地”分子所為,華盛頓與德黑蘭便開始了新一輪的“口舌戰”,雙方頻頻叫陣。五角大樓官員甚至揚言要對伊朗採取大規模軍事打擊來顛覆伊朗政權,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6月初則針鋒相對地發出警告,美國對伊朗動武無異於“自取滅亡”。

  美國列舉伊朗“三大罪狀”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無論是拉姆斯菲爾德,還是美國國務院和白宮發言人,對伊朗的指責無非涉及3個問題:伊朗隱藏“基地”組織重要成員,秘密興建核設施,向伊拉克南部滲透特工進行“破壞”活動。

  拉姆斯菲爾德5月20日宣稱,他“確信”隱藏在伊朗的“基地”分子直接參與了利雅得爆炸事件。據英國《衛報》報道,美國情報部門還獲悉,伊朗革命衛隊將“基地”組織的一些重要成員隱藏在伊朗前國王的一處狩獵別墅中。這座豪華別墅位於伊朗東部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處,現為革命衛隊的一個軍事基地。其中藏有“基地”不久前升為第三號首領的埃及人賽義夫阿德爾、涉嫌參與美國駐非洲兩個大使館1998年爆炸案的阿布穆罕默德馬斯裏以及本拉丹的兒子薩阿德。報道還聲稱,今年2月伊朗發生一起嚴重墜機事故,事故中喪生的200名革命衛隊士兵剛剛執行完保衛“基地”高官的任務。

  美國指責伊朗秘密興建核設施、試圖發展核武器,這是老調重彈。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指控伊朗進行秘密核計劃。美國情報部門去年12月宣稱,衛星照片顯示,伊朗正在中部納坦茲和阿拉克秘密興建兩個可用來生産核武器的設施。武器圖像分析專家認為,伊朗建造的核設施非常龐大,完全可用來生産用於製造核武器的材料。今年2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率領一個專家小組對納坦茲和阿拉克兩處核設施進行了考察,準備6月16日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提交一份報告。這份報告6月6日被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前散發給了有關國家政府。報告稱伊朗沒有遵守核安全協議,未能及時報告所擁有的核原料及其用途。美國政府迅速做出較強烈反應,美國務院發言人鮑徹説,美國認為“這份報告和伊朗核計劃本身非常令人不安”。

  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出乎美國人意料的是,薩達姆時期受迫害的佔伊拉克人口多數的什葉派穆斯林頻繁舉行反美示威活動,抗議美軍對伊拉克的佔領,並要求美軍立即撤出。美國官員認為,這些示威活動明顯是伊朗干預的結果。《紐約時報》4月23日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説,由伊朗培訓的間諜正在進入伊拉克,試圖在什葉派穆斯林中扶植親伊朗的勢力,並最終在伊拉克建立一個類似伊朗的“政教合一”政權。當時任美國“(伊拉克)重建和人道主義援助辦公室”負責人的傑伊加納4月24日在巴格達也聲稱,伊拉克出現的一些反美示威活動明顯是受到鄰國伊朗的影響和指使。長期以來以伊朗為基地的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最大組織“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更讓美國政府頭疼。美國非常擔心打倒薩達姆反而使伊拉克成為“第二個伊朗”。

  伊朗會成為“第二個伊拉克”嗎

  儘管伊朗一一否認和駁斥了美方的指控,然而美國就是認定了這些“罪狀”。對於奉行“先發制人”政策的布什政府來説,這些“罪狀”足以構成美國打擊伊朗的“藉口”。因此,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衛報》以及俄羅斯《獨立報》等媒體相繼報道説:五角大樓已制定了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計劃。

  根據報道提及的計劃,美方將利用駐紮在伊拉克境內、伊朗最大的反政府武裝“人民聖戰者組織”,主要從伊拉克展開攻勢,同時將使用美國在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境內的軍事基地,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包括伊朗前國王巴列維的追隨者、“人民聖戰者組織”、“伊朗全國抵抗運動”以及“南阿塞拜疆國家甦醒運動”在內的一些反伊朗現政府的力量也都蠢蠢欲動,大有伊朗即將成為第二個伊拉克的架勢。

  分析人士認為,即使美國已制定打擊伊朗的軍事計劃(或許多少年前就已有類似的軍事計劃),而且美國認為德黑蘭有必要“改朝換代”,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將很快實施這樣的軍事計劃。

  首先,美國政府內部各派在對伊朗政策上仍存在重大分歧,尚未達成一致。根據美國媒體報道,以拉姆斯菲爾德為代表的鷹派近來對伊朗的態度日趨強硬,強烈主張布什政府修改對伊朗的政策,要促使伊朗“政權變更”。但這種強硬立場遭到布什政府其他高官的強烈反對,國務卿鮑威爾甚至中央情報局局長特尼特都與拉姆斯菲爾德意見相左。

  其次,伊朗不是伊拉克,伊朗沒有薩達姆政權那些“前科與劣跡”。儘管伊朗被美國圈入“邪惡軸心”之列,然而自哈塔米當選伊朗總統以來,伊朗在改善與周邊國家以及歐盟國家的關係方面已經取得重大成功。美國對伊朗動武難以贏得盟國的支持,甚至布什的鐵桿盟友英國首相布萊爾也不支持對伊朗動武。布萊爾6月初説,“沒有人威脅要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但伊朗應當明白國際社會不接受其核計劃。俄羅斯也明顯反對美國對伊朗動武。俄外交部表示,俄正敦促伊朗接受對其核計劃進行更嚴格的國際控制,正“積極爭取”讓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一個附加協議。但他同時重申俄將向其援建的伊朗核反應堆提供核燃料。

  其三,伊朗的戰略位置及其綜合國力也不容美國輕易對其動武。雖然伊朗20多年來一直受美國制裁和禁運,但隨著伊朗在兩伊戰爭之後的建設,伊朗的綜合國力在海灣地區已名列前茅。僅就軍事來説,雖然軍事專家認為,伊朗的軍事進攻能力很有限,整體上處於防禦態勢,但是,伊朗近年來一直在加大發展常規武器和威懾武器的步伐,並已成為海灣地區第一個擁有潛艇和中程彈道導彈的國家。在繼研發射程約1300公里的“流星-3”導彈之後,伊朗軍事專家一直在研發射程更遠的“流星-4”導彈。雖然伊朗只擁有有限的空中打擊和海上進攻能力,但由於扼守波斯灣門戶霍爾木茲海峽,伊朗聲稱能夠在短期內控制海灣的石油通道,甚至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截斷海灣石油運輸線。

  再則,“911”事件之後,布什政府打著“反恐”的旗號,先後對阿富汗和伊拉克動武。如今阿富汗政局未穩、伊拉克政權未建、中東和平“路線圖”未落實、阿拉伯國家心中疑慮未除、美國與歐洲盟友的裂痕也未平……在這種諸多問題懸而未決的情況下,如果布什政府又發動一場“未經聯合國授權”且極可能遭到全世界反對的戰爭,那麼這只能表明一點:布什政府正在執行傳言中的“新帝國主義”,其目標就是讓美國成為“一統天下”的帝國。

  其實,美國媒體已經透露了布什政府在軍事手段之外的對伊朗政策。即使迫切需要伊朗“改朝換代”,布什政府也不一定非採取軍事行動不可。五角大樓官員説得很清楚:布什政府要採取的是“破壞伊朗政權穩定的政策”,將開展“公開和秘密行動”,激化伊朗內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矛盾,進而激起伊朗大規模“民眾起義”,推翻伊朗現政權。(榮松)

責編:唐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