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放”伊拉克到縱容哄搶 美英有何居心?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16日 11:12)
光明日報消息:連日來,從伊拉克被“解放”了的地區傳出的哄搶場面,令人震驚、令人痛心、令人欲哭無淚。“哄搶”正像瘟疫一樣,從巴格達迅速向巴士拉、摩蘇爾、基爾庫克等被美英聯軍“解放”了的地區蔓延……
哄搶者的目標首先是聯合國駐巴格達辦事機構和伊拉克部分政府辦公大樓。很快,搶劫目標轉向薩達姆和伊拉克高級官員的官邸、外國駐伊拉克使館。更令人髮指的是,一些搶劫者還把魔爪伸向了正在對伊拉克平民進行人道救援的醫院和記載著幾千年人類文明的博物館,使數以萬計的稀世珍寶毀於一旦。
面對這場泯滅良知的浩劫和美英聯軍在這場浩劫中表現出的麻木和一定程度上的縱容,人們憤怒了,世界輿論憤怒了。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文章指出,“解放伊拉克”已經變成了“哄搶巴格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浦晃一郎要求美英聯軍立即採取行動,保護伊拉克文化遺産不遭哄搶。根據《關於發生武裝衝突時保護文化財産的海牙公約》,美英聯軍有責任保護伊拉克的文物。即使美英兩國沒有簽署這一公約,也不能成為其推卸責任的藉口。
事實上,在戰爭初期,聯軍還是比較注意維護當地社會安定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美軍進入巴格達之前就表示,“在解放了的地區,我們立刻會對人民的安全、國家的穩定和領土完整承擔起責任……因為我們有力量和條件”。在美軍攻入巴格達之前,也的確顯示了這種“力量和條件”,在聯軍控制的地區沒有出現過騷亂。
那麼,為什麼隨著進入伊拉克的美英聯軍越來越多,他們的控制能力卻越來越弱呢?這不得不從另一個戰場上的形勢變化來分析。戰爭初期,美英聯軍不顧世界人民的反對,繞開聯合國攻打伊拉克。為了避免激起伊拉克民眾的抵抗和國際輿論的進一步譴責,聯軍要儘量擺出一副“解放者”的樣子,要少擾民,要儘量維持社會安定。但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美英聯軍“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戰爭目標將要實現,美英必須兌現其戰前將“伊拉克政權交還伊拉克人民”的承諾。國際社會要求聯合國出面主導伊拉克戰後重建的呼聲也日趨高漲。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我們看到了伊拉克劫匪在美英聯軍槍炮的注視下肆無忌憚地進行哄搶的場面。美英聯軍這樣做,無非是想先讓伊拉克社會搞亂,再由國際社會請他們出面維持社會秩序,為聯軍長期呆在伊拉克尋找藉口,以實施其改造中東的長遠計劃。但實際上,美英聯軍在伊拉克哄搶中的表現,不可能為美英伊或美英對伊拉克的戰後安排帶來任何合法性,它只能引來國際輿論的新一輪譴責。(方祥生)
責編:劉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