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驚人】伊拉克戰爭中的一句話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04日 17:52)
人民網消息:美國水兵:在所有丟失的東西中,我最想拾回的是我的思想。
負擔一天天在加重。他們原以為對伊戰爭會像政府當初許諾的那樣很快結束,他們也會很快回家。不料,他們現在得到政府傳遞給他們的最新信息:不知這場戰爭何時結束。一些水兵感到無奈而絕望。
英國士兵:我能控制好我的坦克,我能使它免遭敵人攻擊,但是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對付從背後朝我開火的美國人。
3月28日,英軍的一個裝甲車隊在同伊拉克士兵作戰時就再次遭到有“坦克殺手”之稱的美軍“A-10雷鳥”戰機攻擊,當場造成1名英軍士兵死亡,5人受傷。據英國《衛報》3月31日報道,目前這些仍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療的士兵紛紛對美軍飛行員的“牛仔”式野蠻行為表示譴責。
到目前為止,遭美軍誤炸而死亡的英軍士兵總數已經達到5名。3月23日,美軍的愛國者導彈還在科威特邊境地區擊落了一架英軍的“旋風”戰機。
意大利資深記者:這個(美軍)新聞中心好像是“好萊塢”
許多記者認為,他們守在新聞中心卻什麼都不知道,也沒有辦法從這裡得到任何新聞,感覺好像是住在了“好萊塢”,是在看一場戲。一位名叫帕萊桑蒂的意大利記者是一名資深記者。他説,他從來沒有得到過像這次這樣“質量這麼差”的新聞!帕萊桑蒂認為,美國國防部建這個新聞中心,是想“利用美國幾大新聞媒體充當戰爭中的另一種武器,即操縱美國社會輿論的導向”。他還認為,在這場戰爭中,美軍有許多“失算”,但美軍的新聞官們卻利用控制在他們手中的新聞來掩蓋事實的真相。
美國傳媒專家:美國對媒體的戰場報道進行了“消毒”,剔除戰爭恐怖和血腥的一面,突出美軍人道和正義的一面。
巴格達殘破的街景,伊拉克百姓的眼淚,聯軍士兵傷亡的慘況,這些令人震撼的戰爭景象對於大部分美國人來説卻顯得有些陌生。3月28日,美國對伊拉克戰地報道獨立性和客觀性的質疑再度加深。一位隨軍美國記者由於其報道“威脅美軍安全”而遭到驅逐。美國希望新聞媒體真實記錄此次戰爭,還是成為可操縱的宣傳工具?答案顯而易見。
英國《衛報》:布萊爾受盡布什羞辱
對於布萊爾來説,他的失敗並不是在戰場上。他在外交上受到了羞辱,一旦布什召見他,他就立刻趕往華盛頓或戴維營,受到的也是最可憐的接待。他向國內保證會讓聯合國通過一項新決議,卻又得不到美國的支持。布萊爾一直忙於電話外交,而布什則毫不掩飾自己的冷淡。
韓國《朝鮮日報》:進入對伊拉克進攻階段的美國被過度的“激情”所包圍
在攻擊未付諸行動時就已經出現強烈反戰呼聲的美國,如今卻陷入了戰爭的異常心理狀態中,甚至令人産生似乎美國長久以來迫切渴望戰爭的想法。也許這是美國人對“9 11”恐怖事件的報復正在現實化所引起的極度興奮。
令國際社會感到不是滋味的是,美國人幾乎從不報道他們扔下的炸彈殺傷多少平民。但只要有一名美國軍人受傷或死亡,就會極盡表現關注、哀悼的美國式極端愛國主義。
美國《華盛頓郵報》:布什使憲法蒙受最大的恥辱
美國總統動用美軍力量的個人權威,使憲法蒙受最大的恥辱,即國會宣戰的權力逐漸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至少在形式上同意接受聯合國對包括自己在內的每個國家發動戰爭的權力加以限制。然而,總統用一系列歪曲事實的華麗辭藻來回避這些限制。
布什宣稱美國有權襲擊任何一個可能在5年後構成威脅的國家,則意味著總統可以隨時向任何國家發動戰爭。如果其他國家及其未來的總統都享有同樣的權力,所有約束製造戰爭的限制都將名存實亡。
埃及總統:如果説現在只有一個拉登,那麼在戰爭之後,會涌現出100個拉登。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3月31日警告説,如果伊拉克戰爭久而不決,必將導致“極端軍事組織”在阿拉伯世界的涌現。
中東媒體:布什和布萊爾(發動)的這場戰爭,稱之為“充滿謊言的戰爭”更為恰當。
美國為眼下這場伊拉克戰爭取了個代號——“伊拉克自由行動”,宣稱戰爭是為了“把伊拉克人從薩達姆政權壓迫下解放出來以重獲自由”;然而,在許多阿拉伯人看來,所謂的“伊拉克自由”卻只是美英任意發動戰爭的“自由”。在阿拉伯國家的輿論中,充斥著對這一“戰爭標簽”的譏諷與抨擊。
比利時首相:美國是一個因受了傷而變得非常危險的強權。它想得到的是整個阿拉伯世界。
比利時首相伏思達在上週末一次籌備今年5月大選的執政黨集會上發表言論,完全否定布什總統的戰爭邏輯,即認為阿拉伯世界是産生恐怖主義的溫床,並且為了避免美國國土再次遭受打擊,寧願讓“孩子”去伊拉克送命。
俄國防部長:美國想要在伊拉克取得勝利還“差得很遠”,當前的伊拉克士兵仍然保持著戰鬥潛力。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 伊萬諾夫4月1日稱,如果美國在伊拉克境內實施地毯式轟炸,伊拉克將撐不了多久,但他們不敢那樣做,因為那樣將在政治上造成巨大的損失。但如果他們試圖減少損失,就像他們現在所做的精確,避免大規模衝突,那樣結果是怎樣將很難確定。伊拉克仍有一系列軍隊,他們還沒有開始戰鬥。”
美國防部長:不清楚薩達姆是死還是活。
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費爾德4月1日在五角大樓新聞發佈會上説,目前不清楚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是死還是活,也不清楚他的下落。據法新社報道,伊拉克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發表了兩次電視講話,但他在1日沒有親自發表講話,而是由伊拉克新聞部長代其發表講話。
英內政大臣:伊拉克人可能將聯軍視為惡棍。
英國內政大臣戴維 布倫基特4月1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首次公開承認,伊拉克人可能將美英聯軍視為“惡棍”而不是“解放者”。
美國越戰老兵:我就是戰爭所付出的代價,這種損失是用金錢所無法彌補的。
美國《邁阿密先驅報》著名專欄評論員雷納德 匹茲1日發表題為“戰爭最大損失是精神代價”的評論文章,引述一名參加過越戰的美軍士兵的信,袒露部分美國反戰人士的心聲,並對戰爭、政治、人性的問題進行了反思。這位老兵吉姆還説:“我們只是政治家們的一顆小小的棋子,我們可以被任意使用,我們可有可無,我們可以被任意替換也可以被人們很快遺忘!”
英國媒體:這場戰爭改變了世界對英國人的看法。
衛報記者詢問了21個國家的人,從阿富汗到津巴布韋,了解他們究竟如何看待英國人,以及一提到英國他們最先會想到什麼。埃及一位出租車司機説,誰佔領過埃及?誰把巴勒斯坦送給了以色列?56年又是誰襲擊我們?是英國,我告訴你,而入侵伊拉克只是英國人對阿拉伯世界侵略的一部分。
美一高級軍官:原來的對伊拉克作戰計劃的確糟糕透頂。那個作戰計劃基本上還是冷戰時期的思路。
美軍內部,就在對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兵力不足問題,展開激烈爭吵。再任和前任軍官們都認為錯在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身上。美國在任和前任軍官們認為,拉姆斯菲爾德及其助手們是文職領導,他們不相信軍事將領們,把部署計劃“一古腦兒地攬在自己手裏”,並試圖證明他們自己的那種一支輕巧、靈活的軍隊輕而易舉就能擊敗薩達姆的理論。西方媒體:巴格達會不會像一戰的色當成為又一個“絞肉機”?
儘管伊拉克戰爭並不像美國、英國戰前宣傳的那麼順利,但美英聯軍的現代化部隊卻仍在不斷逼近巴格達。但巴格達一戰會有多大傷亡?西方媒體4月1日比較了數十年的大城市攻防戰,並援引多位軍事專家的話對此作出分析。
阿盟秘書長穆薩:打倒或者毀滅伊拉克對整個中東是個凶兆,將會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穆薩日前在接受埃及《十月週刊》雜誌專訪時表示,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戰爭是錯誤的,這場戰爭將使美國陷入巨大的中東泥潭,也使伊拉克和整個中東蒙受許多災難。
德國外長費舍爾:我們希望這個(薩達姆)政權能夠儘快垮臺。
德國外長費舍爾4月2日與來訪的英國外交大臣斯特勞會晤時表示,他希望薩達姆 侯賽因政權能夠快速垮臺,此間分析人士認為,這番話標誌著德國在美國“倒薩”問題上的立場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歐洲廣播聯盟秘書長:“聯軍”只對盟國記者提供隨軍採訪的便利,但真正的獨立記者卻被排除在外。
歐洲廣播聯盟秘書長讓 斯托克在聲明中指出,美國司令部一開始表示歡迎歐洲電視媒體參與戰事報道,並提供隨軍採訪的方便,但這只對極少數歐洲電視媒體,而眾多其他媒體則被排除在外。
普京:俄羅斯不希望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失敗。
俄羅斯總統普京4月2日説:“從政治和經濟角度講,俄羅斯不希望看到美國在伊拉克失敗,我們希望伊拉克問題能重新通過聯合國解決。”
被“炒”名記:打心底裏沒想過要幫美國的敵人,只想報道真實的情況。
阿內特説,他當時接受伊拉克電視臺採訪時發表了幾句評論,完全是出於一種禮節性的回答。他説,他自己打心底裏沒想過要幫助美國的敵人,只是想報道真實的情況,卻因為説了實話而被“炒魷魚”,這是不公平的。
美軍高官:巴格達之戰將“非常艱難”。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作戰部副主任邁克克裏斯托4月2日稱,圍攻巴格達的戰鬥將“非常艱難”,美軍沒有預期突然攻入並輕而易舉地奪取巴格達。
英國《獨立報》:聯軍的失誤在於不能“知己知彼”。
英國《獨立報》3月31日發表的文章説,決策者已經私下承認,他們不知道下一步到底會發生什麼;自然,原先的計劃可能需要修改。無論美英政府作何解釋,伊拉克人的抵抗確實比多數人預想的頑強得多。美軍中將威廉 華萊士説,這“不是我們在軍事演習中面對的”敵人。
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美國像伊拉克一樣,需要進行“政權改變”。
4月3日,美國民主黨2004年總統候選人之一約翰 凱利發表講話説,總統布什在對伊戰爭爆發之前嚴重疏遠了盟國,以至於只有一個新的總統才能重建與其它國家的被損壞的關係。他還説:“現在,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發生改變,我們同樣需要美國政權也發生改變。”
軍事專家:巴格達巷戰對美軍將會是一場噩夢。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的著名編輯克裏福德 比爾説,聯軍在作戰時,不得不穿著很厚重的服裝,這一點在隨後可能爆發的巷戰當中對他們很不利。巷戰的時間會拖得很長。它會使大量的軍隊陷入困境。這次戰爭是有預定的時間表的。時間拖得越長,流血會越多。布什政府也將會很難將戰爭持續下去。
伊一受傷母親:我親眼看見我兩個小女兒的頭掉了下來。
英國《鏡報》報道,發生在美軍檢查站的一個突發事件導致一個伊拉克家庭的11名成員喪生,這個家庭的母親受了傷。她失去了只有5歲和2歲的兩個女兒,一個3歲的兒子。
默多克:伊拉克長期戰爭將會增加恐怖主義襲擊美國和英國的可能性。
傳媒大王默多克4月2日説:“自殺性襲擊事件很可能在這裡和倫敦上演,這將使美國人神經緊張。”他還指出戰爭將造成無辜百姓的死亡,並大大地破壞了伊拉克的經濟能力。他認為戰爭最好能夠在短時間內結束。
喬其興:沒有人會因為憧憬“充分就業”的美妙景象而欲置身於戰火紛飛之中。
二戰時期是惟一沒有失業的一個階段,但相信,沒有人會因為憧憬這一“充分就業”的美妙景象而欲置身於戰火紛飛之中。並且,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對經濟的影響已與常規戰爭顯著不同:每破壞一單位的GDP,常規戰爭所需要的耗費要比現代戰爭大得多。
林治波:電視直播的戰爭畫面給人造成的奇特感覺,極大地模糊了戰爭的殘酷性。
一邊是激烈的交火、橫臥戰場的屍體、焰火表演般的夜間空襲,一邊是戰區公路上的車水馬龍和民眾一如既往地就餐和購物。電視直播的戰爭畫面給人造成的奇特感覺,極大地模糊了戰爭的殘酷性。而實際上,戰爭的殘酷性並未因此而有任何改變。
戰地記者唐師曾:巴士拉會成另一個“首都”。
我認為美國最近可能有兩個比較大的動作,一個是在南方,迅速拿下巴士拉。之後,美國可能在南部弄出一個和北方敵對的政權,派駐警察,維持治安。
路透社:戰爭似乎已經到了覆水難收、欲罷不能的境地。
英國路透社4月1日發表評論文章認為,當戰爭即將進入第三個星期,布什先生領導的、旨在推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戰爭似乎已經到了覆水難收、欲罷不能的境地,用美國人自己的話説就是:除卻勝利,就是死亡,別無他路。
日本環境綜合研究所所長青山貞:戰爭堪稱世界最大的環境污染。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近發表一份戰爭與環境關係的評估報告認為,自然和資源是戰爭不可避免的犧牲品,水源危機、物種消失、森林減少、土地沙化乃是戰爭的必然結果。
責編: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