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記者遭驅逐 驚險穿越巴格達生死線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04日 10:50)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悉尼每日電訊》駐巴格達戰地記者伊恩 邁克菲德蘭4月2日記述了他遭伊拉克政權驅逐的驚險經歷。在被宣佈為不受歡迎的人後,他週旋在巴格達的新聞官員之間,想盡辦法卻被生硬拒絕。此後,他穿越幾百英里的茫茫戰區,終於有驚無險地走出了伊拉克。以下是他的自述。
週旋在戰火中
當時,我正準備從巴格達一家飯店出來,越過底格裏斯河,衝向新聞部大樓,報道美軍對那一地區的轟炸。巴格達負責管理新聞人員的一個官員衝著我走過來,兩眼冒火,憤怒地揮舞著手,大聲命令:“打起你的包裹,付完你的賬單,走!你將被立刻遣送到安曼。”我想和他理論一番,説我已經獲得了地方當局的允許,可以在巴格達活動。但是他態度堅決,根本不理會我的申辯。
我費了許多週折才找到了那個允許我活動的官員。不料,看著滿臉著急的我和護送我的司機,他聳聳肩,暗示我們遇上大麻煩了。我開始明白,我爭論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被送進監獄。我該怎麼辦?我著急地向悉尼打電話,祈求可以打通一個能幫我的人。但是我知道這個希望很渺茫。我又打給在堪培拉的妻子,她也是記者。我們討論了可能的外交交涉方法,或是可以自動繳納“罰金”贏得更長的居留時間。外面,爆炸聲不絕於耳,炸彈好像就在身旁落下,電話線不斷發顫。我解釋説:“留下來太危險了。而且當局對記者的限制太多了。我沒有辦法走出大樓去採訪。”
15分鐘後,一個當地官員走進我的房間,不容置疑地命令我在巴格達當地早上5點必須離開,前往安曼。我必須通過人煙稀少的戰區,想象一下就會明白,這個旅途將是危險重重。聯軍已經架起了路障,不會立即認出我的身份;而伊拉克人也沒有興趣保障我的安全。但是,我別無選擇。在經歷了49個連軸轉的工作日之後,我被迫開始了穿越伊拉克和約旦邊境的危險旅途。
穿越生死線
我的生死旅途開始於巴格達當地時間淩晨5點半。這座城市剛剛迎來晨曦。油井冒著黑煙,瀰漫在城市的上空。薩達姆敢死隊駐守在很多隱蔽的角落裏,還有一些士兵在大街上巡邏。我和一隊法國新聞工作者一起,以每小時85英里的速度向西趕往邊境。我的心懸在喉嚨裏,天知道什麼時候炮彈會掉到我的頭上。
3個小時的路途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交火的痕跡,路旁是炸得稀巴爛的車輛,路面上留著深深淺淺的彈坑。我們在一個加油站停下,加了42升汽油,花了不到1美元,然後繼續西行。我們路過成群的山羊和駱駝,還看到了更多的戰鬥的痕跡。橋梁被毀,一輛新近被炸的公共汽車的殘骸孤零零地立在公路上。我們小心地繞道前行。
我們的死亡之旅還剩下最後一段,再有100英里就到達邊境了。我們穿過魯特拜小鎮,它新近被B52轟炸機掃蕩過,坍塌的樓房隨處可見,卻沒有看到幾個人。然後我們提心吊膽地路過了看起來已經報廢的防空炮火裝備。法國同行在前往敘利亞的路口和我分手,他們去了大馬士革。我繼續向安曼進發。
在經歷了重重驚險之後,我在10點半到達了邊境。過境手續倒是辦得很快,到了中午,我就已經在約旦的領土上了。懸在心裏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我洗了一個熱水澡,吃了一頓像樣的飯,在沒有炮彈轟炸聲的騷擾下安心地睡了一覺。(文艷)
責編: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