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新聞分析:戰火未熄 法德爭與美修好為哪般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04日 08:29)

  中新網北京4月3日電: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在伊拉克戰爭開戰至今,在戰前曾經理直氣壯的站到美英聯軍對立面的法德兩國的態度,正在逐漸經歷一個180度的轉變,也就是美英媒體常説的“U轉折”。在法國總理和外長都宣佈希望美英獲勝後,德國外長費舍爾4月2日也表示,他希望薩達姆侯賽因政權能夠快速垮臺。分析人士認為,這番話標誌著兩國在美國“倒薩”問題上的立場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那麼,法德兩國反戰的餘音尚自未落,他們這麼快就急著與“主戰派”修好,此舉到底為哪般呢?

  戰前硝煙:主戰與主查兩大陣營針鋒相對

  圍繞美國最終是否對伊拉克動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實早已爆發。美國為了使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合法化,絞盡腦汁的想法子給自己找藉口。他們先是敦促聯合國恢復了中斷四年之久的核查,試圖通過證實伊拉克仍然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名正言順的對伊拉克動武。不過,以布利克斯為首的核查小組經過兩個多月的檢查後,卻得出伊拉克是“清白的”結論。隨後,美國又以伊拉克方面不合作為由,要聯合國允許其武力解決薩達姆的統治,除去這顆“眼中釘”。這時,法、德和俄羅斯等歐洲主要國家出面表態:不行。

  應該説,除了英國在外交上緊跟美國之外,美國與其他幾個西歐大國在伊拉克問題上始終存在分歧,這種分歧隨著美國加緊備戰、決心對伊動武、通過戰爭手段達到目的而變得日益尖銳。早在布什政府提出“邪惡軸心”並把伊拉克列在其首、計劃最終徹底摧垮巴格達現政權的時候,法國及其他歐盟成員國便表示了反對意見,主張絕對不能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輕易採取軍事手段。

  德國在去年8月份也打破沉默宣佈反對伊動武,並且明確表示德國不會參加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法國在不主張動武的同時,在聯合國內外積極展開外交攻勢,就伊拉克武器核查問題多次提出具體建議和議案。

  如果法德的立場在歐盟內部形成一致,那麼美國將明顯處於孤立地位,於是華盛頓採取了離間歐洲的做法。據悉,布什總統首先説服了西班牙,然後由西班牙、英國等5個歐盟成員國會同3個即將入盟的候選國發表了支持美國的所謂8國聯合聲明,歐盟內部分歧公開暴露出來。但法德也不甘示弱,隨後也在北約組織內部發起了反擊行動。

  2月24日,美、英、西三國提交了旨在爭取對伊動武的新提案,同一天法、俄、德三國針鋒相對地提出了繼續並強化對伊武器核查的聯合備忘錄,於是在安理會內形成了“主戰”與“主查”兩個陣線。

  但美國顯然不會就此罷休,他們開始了大規模的遊説工作,試圖通過説服聯合國安理會的其他幾個會員國,來形成一個多數意見給德、法兩國施壓,逼其就範。但因為六個國家表示中立,表示可能棄權,美國的遊説也終以失敗告終。而法國更是放出狠話:即使美國獲得多數的支持,他們也可能在表決時投反對票。作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法國的反對也就意味著提案的流産。最終,美國避免了自取其辱,繞開了聯合國,對薩達姆政權“霸王硬上弓”,直接宣佈動武。

  法國在對伊拉克戰爭上最大的勝利,就是使得美國將戰爭“合法化”美夢成為泡影。與此同時,美國開始對法國大駕責難,不但將“法式薯條”改名,而且美國的一些公司也開始抵制法國和德國的産品,拒絕繼續同兩國的一些公司合作。雙方關係一時陷入僵局。

  盤根問底:“老歐洲”為何對美老大説“不”?

  有分析指出,這場發生在美國與部分歐洲大國之間的衝突,表面上看是“主戰”與“主查”之爭,但折射出的卻是大西洋兩岸之間關係的深刻變化。大國政治經濟利益的爭奪,潛伏在伊戰爆發之前,伴隨于伊戰進行之中。法德兩大歐洲國家之所以不肯對美國人“唯馬首是瞻”,大致有以下幾大原因:

  其一,歐洲和美國在“冷戰”後的較量。

  歐美之間歷來存在眾多爭議本不足怪,但是像今天在伊拉克問題上分歧如此嚴重、敵對如此尖銳則從未發生過。東西方冷戰期間,歐美共同面對前蘇聯,可以説對世界和地區安全有著基本一致的看法。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西歐所感受的直接威脅越來越小,歐洲更多關注的是周邊安全、區域性一體化、以及歐盟的擴大等實際問題。美國則並沒有感到真正的安全,特別是“911”事件發生後,國際恐怖主義成為美國寢食難安的心頭之患。

  而對美國來説,伊拉克是1991年海灣戰爭遺留下來的“禍害”,徹底銷毀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推翻薩達姆政權才是維護世界安全的保證。顯然,歐洲並沒有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那樣的緊迫感;相反,作為中東的近鄰,歐洲對伊拉克戰爭導致的難民潮以及戰爭給經濟和能源帶來的消極影響更為擔憂。這正是法德等國看不到必須對伊動武的根本原因,相反認為只有通過政治途徑來解決伊拉克的武器問題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歐洲強烈感受到美國這種霸權威脅,發出了反對美國“單邊主義”的呼聲,並且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多極世界”的主張,歐洲希望自身能夠成為當前世界中一個發揮重要作用的“強有力的一極”。有分析認為,歐洲從美國對伊拉克所持的咄咄逼人的立場中看到了自己可能面臨的潛在威脅。從某種意義上説,反對美國對伊動武正是歐洲爭取在國際事物中擁有發言權的一種抗爭。

  另外,就法國的希拉克和德國的施羅德兩位領導人看來,他們都曾在上屆任期內參加過科索沃戰爭,都被戰爭後遺症攪得疲憊不堪,現在又要被布什拖“下水”,他們説什麼都不肯。他們怕不確定因素抬高世界石油價格,怕美國控制中東石油,更怕美國打翻薩達姆就撤,把爛攤子甩給歐洲去收拾。

  正如有專家所指出的,美歐在“倒薩”問題上的明顯分歧,不過是美歐之間早已結構化的衝突的外化,它遲早都要發生,儘管近期不會鬧得不可收拾。

  其二,“老歐洲”和“新歐洲”的較量。

  通過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的表現,“老歐洲”和新歐洲之間的分歧,已經到了十分明顯的地步。美國通過在歐洲的遊説,成功地分裂了這個本來具有很大發言權的實體。

  美國會逐漸倚重所謂“新歐洲”,即新入盟的原東歐國家。隨著越來越多的親美東歐國家的進入,北約內部關係會進一步複雜,歐洲國家在這次戰爭中出現了親美的一派和親歐的一派。法德反對美國武力解決伊拉克問題,主要是擔心在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中東,從而控制世界石油,損害自己的經濟利益。

  歐美衝突導致歐盟事實上的分裂。使用“分裂”這個詞也許過於嚴重,但至少在伊拉克問題上歐盟不能用“同一個聲音”説話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一次矛盾公開化了,支持美國動武的8國聲明正是這一分裂的明確信號。英國一貫在歐盟中扮演“反對派”角色,西班牙倒戈站在英國一邊,這些均可理解,而3個等待入盟的候選國敢於公開參加聯合聲明,其含義是意味深長的,難怪希拉克在要求這些國家“閉嘴”時威脅,可能推遲這些國家的入盟步伐。顯然,希拉克絕對不是一時動怒,他看到了歐盟未來面臨的危險。

  這對於正在把歐洲安全戰略重心東移的美國來説,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歐盟出現裂痕顯然有美國的背景。事態表明,對歐盟的擴大不可過於樂觀,無論是經濟一體化還是政治一體化,難度都將比想像的要大得多。

  其三,美國人的理由過於牽強。

  911事件之後,美國人把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視為最主要最致命的威脅。雖然他們沒有在伊拉克找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他們卻執意認為,伊拉克是美國的一大威脅,他們具有攻擊美國的能力。另外,布什政府認為,伊拉克掌握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能會通過地下途徑留到恐怖主義分子手中,而這些都將成為美國人的致命殺手。

  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美方認為薩達姆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上欺騙了國際社會,這些武器可能最終流散到恐怖主義分子手中,等待就意味著“坐以待斃”;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布什政府認定薩達姆政權與本拉登的基地組織“有染”,為了剷除恐怖主義分子,就有必要“先發制人”消滅薩達姆的政權。

  不過,在大西洋兩岸,美國先前的盟軍中,法國、德國、比利時、愛爾蘭、加拿大、墨西哥等國都對美國的“先發制人”很不感冒。在“老歐洲人”眼裏,美國政府熱衷於搞單邊主義、自私自利,不願和歐洲分享領導地位,並且誇大了以色列安全所受到的威脅。有分析人士指出,“霸氣十足的牛仔”(美國人)與“纖腰細腿的脂粉氣男子”(“老歐洲人”)互相看不順眼的新景觀,根源於他們在安全觀方面存在嚴重分歧。

  美國的行動也加劇了它與盟國的矛盾和分歧,美國主導的同盟體系有可能在戰爭結束後發生變化。美國以對付恐怖主義威脅為理由,發動對伊戰爭。儘管拿不出明確的證據證明伊拉克與恐怖組織有關係,但布什表示,“假以時日,一年或五年後,薩達姆最後將會對美國本土發動襲擊”。法國和德國對美國的説法不以為然。戰爭爆發後,冷戰時期曾是美國堅定盟友的法國和德國冷眼旁觀,沒有表示拔刀相助。

  在戰爭的過程中,從美英媒體的報道就可以看出,美軍一直試圖找到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另外他們還在找一些當地人出面作證,強行把伊拉克和“基地”組織扯上聯絡。但讓布什和他的“鷹派”戰友們難堪的是,戰爭開始已經兩周,他們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收穫,這顯然讓法德等主查派找到了藉口。

  其四,法德家裏有本難念的經。

  在伊拉克問題上,歐美各自的國家戰略利益不同。美國決心“倒薩”是符合自身戰略利益的。既然伊拉克被認為是國際恐怖主義的一個根源,那麼剷除這個根源不僅可使美國安全得到維護,而且能夠改變中東目前格局,使之更為符合美國在這個地區的戰略意圖。控制了中東就是控制了石油戰略物資,這更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於是,美國花費鉅資在海灣地區陳兵20多萬打一場勞民傷財的戰爭也在所不惜。

  對於歐洲來説,情況並非如此。法國與包括伊拉克在內的中東各國有著傳統的聯絡,它在這個地區擁有自己的戰略和經濟利益。長期以來,法國對伊拉克問題始終採取與美國不同的政策,如不顧美國禁令在伊拉克投資和通商、促使伊拉克與聯合國達成“石油換糧食”計劃、力促解除對伊經濟制裁等。

  顯然,法國反對動武、支持政治解決伊拉克危機的著眼點並不是薩達姆,而是爭取廣大海灣地區和中東國家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以便自己能夠在這個地區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德國政府採取反對動武立場也有多方面的原因。爭取國內廣大選民是施羅德總理的一項政治考慮,更重要的是,長期在美國庇護下的德國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來尋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法德家中也有難念的經。大量穆斯林移民的擁入已經把“老歐洲”變得讓美國政客認不出來了。按照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副教授奧默塔斯皮那的計算,美國大約有500萬穆斯林,不到總人口的2%,而且分佈非常分散,政治上形不成合力。但在法國就不一樣,法國的穆斯林人口卻接近法國總數的10%;而且法國擁有歐洲最大的穆斯林社團組織,是推動歐洲穆斯林組織活動的主要動力。現在,所有的穆斯林組織都由統一的“法國伊斯蘭信仰委員會”管理,政治遊説相當方便;法國總理拉法蘭的內閣中也有兩名北非裔移民,他們的存在不啻是歐洲多元文化主義的萌芽,是法國自信和開放的大國心態的注腳。

  對於德國,300~500萬穆斯林佔到德國人口的5%,相當於英國200萬穆斯林人口的兩倍。在去年9月德國大選的最後時刻,剛剛獲得投票權的“土耳其裔德國人”給德國現任總理施羅德領導的社會民主黨—綠黨聯盟一臂之力,使其在經過戲劇性的一夜之後,以微弱優勢贏得了大選。在下一次2006年的全國大選中,將有大約100萬土耳其裔德國人參加選舉投票。

  綜合地看,法、德兩國的穆斯林人數將近1000萬。如果法、德支持美國的戰爭行動,將導致其國內“阿拉伯街”的氣氛驟然緊張,並可能導致種種治安問題,而這是西方各國政府所不願看到的。

  見風使舵:美英勝算大,法德倒戈忙

  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看到,在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後,“反戰同盟”的法國和德國的立場就開始了很大的轉變。兩國在戰前堅決反戰,戰爭開始後仍然表示反對,雖然氣勢少了些許,到戰爭進行到現在,美英兵臨巴格達之際,他們便聲稱支持美國了。

  其實,分歧歸分歧,但法德和美國還是不可能説翻臉就老死不相往來的。他們還有很多的依賴關係。在戰爭開始後,美國的傷員就一直被運往德國接受治療,其中就包括剛剛被美軍解救的19歲女兵林奇。而法國在美英聯軍開始對伊拉克發動地面進攻後,也對伊拉克發出威脅:如果他們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麼法國就將參戰,幫助美英剷除薩達姆。

  在民意方面,雖然法德兩國人民反戰呼聲很高,但他們在戰爭開始後卻大部分表達了對美英的支持,表示希望他們在戰爭中取勝。雖然有大約1/4至1/3的法國人表示希望薩達姆取勝,但該國總理拉法蘭卻努力平息國內的反美和反英情緒,他説:“美國人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只是反對戰爭,這不意味著我們希望獨裁戰勝民主。”此前,法國外長德維爾潘也表示:我只是反戰,但希望獲勝的是美英聯軍。

  今天有報道稱,德國外長費舍爾4月2日表示,他希望薩達姆侯賽因政權能夠快速垮臺,此間分析人士認為,這番話標誌著德國在美國“倒薩”問題上的立場發生了明顯的轉變。據悉,費舍爾在柏林市郊一家賓館與來訪的英國外交大臣斯特勞會晤時説:“我們希望這個政權能夠儘快垮臺,我們將不會再損失生命——平民或是士兵。”兩位外長都強調了歐洲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共同點。斯特勞表示,歐洲各國在解除伊拉克武裝上的分歧掩蓋了他們大量的一致立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德國駐美國大使4月2日表示,他的國家儘管反對伊拉克戰爭,但在美國領導的推翻薩達姆的行動中還是幫了很多忙,比多數“倒薩聯盟”裏的國家貢獻都要大:“作為不支持戰爭的國家,不是倒薩聯盟裏的一員,我們為你們做的事情比這個聯盟裏的大多數成員都要多。”在提及二戰後美國對德國的幫助時,伊申格爾説:“我們知道我們欠你們國家什麼,我們仍然是你們的合作夥伴和盟友。”

  英國駐法國大使約翰霍爾姆斯31日在接受《巴黎人報》訪談時也表示,“必須善於翻過一頁,忘記積怨。英法之間的關係總會有高潮和低潮。”“我們過去是盟友,現在我們仍然是盟友。”

  3月27日,法外長德維爾潘在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做了題為《法制、武力與公正》的演講。他在開場白中説:“在困難中,我帶著尊敬、友誼和對話的精神,向你走來;同時帶著對未來良好的意願向你走來,以消除我們兩國間的不快。”“法國和大不列顛國應該克服目前的困難,繼續聯合在一起。”

  3月29日,英國首相布萊爾致電法國總統希拉克,希望兩國能夠在戰後伊拉克問題上“密切合作”。雙方在通話期間一致認為,聯合國在戰後伊拉克問題上應該扮演的重要角色。

  原因分析:法德向美英主動修好為哪般?

  3月28日法國外長德維爾潘説,聯合國必須監督伊拉克戰後重建工作。而法國樂於消彌與美國就伊拉克問題産生的裂痕。這則消息不禁使人産生這樣的疑問:原來和美國幾乎成為“仇人”的法國為什麼會在這時要向美國伸出“橄欖枝”呢?是因為美國人同意把“法國薯條”改成“自由薯條”了嗎?還是因為“自由烤麵包”取代“法國烤麵包”成為美國總統早餐了呢?法德開始尋找與美和解的途徑,其實並不奇怪。這兩個國家反對的是美國不經聯合國的授權出兵伊拉克,但在人權等問題上,他們與美國其實是沒有分歧的,法德過去也在人權問題上指責過伊拉克。現在戰爭既然已經開始,他們就不得不考慮伊拉克目前的現實和戰後的種種現實,如果同意伊拉克提出的指責美國侵犯人權的提案,他們與美國之間的矛盾就會進一步加深,權宜之下,他們的選擇就不難理解了。

  分析認為,法國和德國向美英做出的“套近乎”的行為,顯然是要在伊拉克的戰後重建時分“一杯羹”。正如英國獨立報今天撰文所指出的那樣,法國在2日的一份發言中稱美國“仍然是他們最有價值的盟國之一”,很顯然是在尋求搭建新的橋梁,以爭取在戰後重建獲得更多的實惠。

  應該説,法德在伊拉克問題上,已經取得了“局部勝利”,使得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沒有“合法化”,給了自己、國人以及世界上的反戰力量一份很好的答卷。另外,他們也為將來的國際發言權獲得加分。

  但是,法國和德國也很清楚,在利益面前,沒有永恒的敵人。識時務者為俊傑。從美英聯軍現在的戰爭進展來看,取得最後的勝利雖然可能會遇到一定的麻煩,但薩達姆政權的滅亡似乎已經不可避免。他們也沒有必要為一個即將失敗的政權抱殘守缺,與美國抗爭到底,到頭來白忙活一場。

  石油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從美國本身來講,其60%的能源依賴進口,而且這個比例到了2010年還將增至70%。歐盟國家的狀況也並不會好多少,如果不包括英國,石油進口依賴率高達80%—90%,其中德國最高,達到98%。因此,石油仍在新的世紀成為制約每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要素之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等於控制了21世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法德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快收起“白臉”面孔,以“紅臉”應對美英,以在伊拉克的戰後重建上換取更多的好處和發言權。另外,也可以牽制美英,防止美英在戰後“吃獨食”。

  眾所週知,伊拉克危機期間,因為美國的執意動武,導致跨大西洋聯盟的重要依託北約出現了重大裂痕。而由於美國的“新”“老”歐洲之分,在歐盟內部也引起了不小的波瀾。這些,都給美歐關係蒙上了前所未有的陰影。

  但當前的伊拉克戰爭,從政治、道義、外交上,美國仍然需要歐洲的支持。而放眼長遠,在伊拉克戰後重建、在進一步拓展全球戰略的道路上,歐洲的支持仍然是值得美國珍惜的。對於他們的示好,美英也不會不給面子。1966年法國退出北約的軍事機構,1967年又把北約的駐歐美軍司令部和軍事基地統統趕走。法國迫使北約總部從巴黎搬到了布魯塞爾。即使當年爭吵到這般地步,美國人也沒有與法國人“割袍斷交”,何以最近因為法國外長德維爾潘在安理會對美國喊了幾嗓子,美國就拿“先打伊拉克、後面是伊朗,可能還會擴大到利比亞”來報“私仇”呢?

  戰後前景:法、德兩強重整河山待後生

  目前的世界正處於一種新舊世界秩序的交替、轉換過程,大國的較量將決定整個世界的未來秩序安排。因此,如果美國的所謂石油戰略阻礙甚至威脅到歐元和歐盟的發展,歐盟國家必然産生相當的反彈。雖然在伊拉克問題上雙方從“離”到“合”,但這很可能只是暫時的行為,雙方的爭鬥遠未結束。

  911事件之後,歐美之間曾經有過暫時的同舟共濟,然而,阿富汗反恐行動甫一結束,兩者之間的裂痕又故態重萌,這無疑顯示美歐之間的歧見是結構性的。而美歐分歧在伊拉克危機中的進一步凸顯,則説明911事件並沒有整體上改變世界政治生態狀況,甚至還要説,此一“短期性的迫切需要”實際上從整體來講是加速激發了歷史本身就有的“隱秘的意志”並使其顯性化,美歐之間本已存在的使雙方南轅北轍的力量,通過此事件得到了強化和加固。

  在前幾天的法國《解放報》頭版上,曾經出現一個近年來最為聳人聽聞的大標題:“法國——美國:一場冷戰!”雖然這場伊拉克危機造成的法美外交衝突是否能用到“新冷戰”這個詞還為時過早,但不可否認的是,法美之間這場外交衝突絕不會僅僅是“口水戰”,其中孕育著雙方對未來世界走向之觀念的重大分歧。

  專家們分析,這股來自美國的“口水熱戰”,確實不僅僅是一時的分歧,而是一種深刻的世界觀的不同。當然,法國不可能走得更遠。美國畢竟也是歐洲多年來的“保護者”,法國無論是在安全領域,還是在歐盟建設方面,目前都還需要美國的支持。因此,“新冷戰”是玩笑話,但在這句玩笑話的底下,正在孕育著令人深思的某種新萌芽。

  美國的貨幣霸權地位已受到歐元的威脅。美國在歐元啟動僅僅兩個多月後就發動了科索沃戰爭,就是希望阻嚇國際資本流向歐洲。但這只能打“軟”歐元,只有打“垮”歐元才能一勞永逸。對高度依賴進口石油的歐盟國家來説,能源供應短缺必然會沉重打擊歐洲的經濟增長,從而動搖歐元的基礎。但僅僅打擊伊拉克還不會造成世界石油供應的緊張。美國肯定還有其他“後招”,就是把戰火燒到其他産油國家。

  有專家指出,對美國打垮歐元的圖謀,起碼“歐盟軸心”法、德兩國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聯合其他國家奮起反抗,而且很可能與阿拉伯國家聯手抗美。因此,雙方即使在對伊拉克的問題上取得暫時的和解,但法德仍然不會繼續坐視美國威脅自身的行為,他們會重整河山待後生。

責編:薛藍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