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日本媒體:美軍在操縱輿論 不要淪為戰爭武器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01日 13:46)

  中國青年報消息:自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世界各大媒體對戰事進展的報道連篇累牘,很多電視媒體及時進行實況轉播,報道之迅速及時,信息之廣泛豐富,堪稱世界戰爭報道史上的奇跡。但在綜觀和細究各家媒體的報道後,便不難看出美軍在其中進行新聞控制和輿論操縱的痕跡。

  此次戰爭報道之所以較以往有了長足進步,不僅是由於通訊技術和科技手段的進步使記者可以用輕量的設備完成複雜的稿件及圖像傳輸,同時,美英等國汲取1991年海灣戰爭的教訓,允許大批記者隨軍採訪。海灣戰爭時美軍限制記者採訪,招致世界的批評。此次美英軍隊破例允許近600名記者前往採訪,從海軍陸戰隊的裝甲車裏、後勤補給車隊的運輸線上,到停泊在波斯灣的美軍航空母艦上,都可見到這些“無冕之王”的身影。但是綜觀各媒體的報道,便可發現許多非同尋常之處。

  日本一些主要報紙的現場報道在文末都加了註釋:“此稿根據隨軍採訪規則發送”,看得出記者採訪受到了許多限制。據登上“小鷹號”航空母艦採訪的《朝日新聞》記者石原剛文介紹,艦上採訪實際就是上午9時30分和下午6時30分的兩場記者招待會,其他時間記者原則上可在艦內自由活動,但採訪作戰指揮中心、戰機起降甲板等,則需獲得許可並有報道官陪同。

  而且,報道內容也必須遵守美軍採訪規則,如不得事先透露美軍的進攻內容等。特別是在大規模進攻發起之前,美軍雖會有事先説明,但如果記者在“新聞解禁時間”之前對外打電話或發送電子郵件,就可能被認為是泄漏機密,從而被命令下船。雖然名義上沒有新聞檢查,但僅有的一次對作戰指揮室的採訪也受到多種限制,如不得錄音、不得攝像、不得公佈指揮中心的具體位置等等。在僅有10分鐘的採訪結束之後,一名軍官竟花了幾十分鐘時間專門檢查記者們拍攝的照片。一名日本電視臺記者的相機裏有一張照片,被命令立即刪除。

  美軍的新聞控制還遠不止這些。如對美軍的“戰果”、伊拉克士兵橫屍遍地的情形可以大報特報;但對美軍戰死士兵的遺體和被俘士兵的圖像在美國電視臺的播出,國防部卻要求媒介要“自律”。

  美軍對採訪進行限制的依據,是國防部制定的“隨軍採訪規則”。規則規定記者隨軍採訪,必須遵守此規定並簽字保證,如果違反將被命令停止隨軍採訪,甚至被逐出美軍管轄區域。具體內容包括:允許記者對軍人採訪,但對飛行員和炮手的採訪需在其任務結束後並經許可實施;發送消息的時間、地點服從現場指揮;未經許可不得使用手電筒、攝影攝像燈光;對於臨時限制報道的內容,記者必須遵守。規則中還列舉了14項允許報道的內容和28項禁止報道的內容。允許報道的包括:友軍的兵力概要、受害情況;攻擊結束後可以報道攻擊目標、位置、執行此任務的士兵名稱等(須經本人同意)。禁止報道的內容則包括:未公開的軍事設施名稱、部隊的具體位置、作戰計劃、敵方電子戰效果等,此外傷病員的姓名、照片等在軍方公佈之前也禁止報道。

  美英軍隊的新聞管制實際上是為控制輿論,創造對自己有利的戰爭氛圍。在戰爭上大量吸收記者隨軍,一是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戰果”報道出去,鼓舞士氣,同時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轉移了對伊拉克立場的關注程度。專門研究戰爭報道的日本評論家武田徹指出:大量提供對己有利的宣傳材料,而限制于己不利的新聞報道,是美英新聞戰的根本指導思想。

  如進軍伊拉克第3天美軍宣佈伊第51師5000人全部投降,但一週後美軍接收的俘虜不過3000人;明明是風沙氣候阻礙了美軍的進攻和補給,士兵一天只能吃上一頓乾糧,但美方仍稱追趕按計劃進行,以致日本電視主持人責問美國軍事專家“難道士兵一天一餐也是指揮部計劃好的嗎?”另外,美國宣稱已炸死的多名伊拉克高級官員,最近陸續在電視上露面,可見美軍是有意提供假消息以左右輿論。

  對此,《東京新聞》發表社論指出,媒體應具有對信息的甄別判斷能力,避免受軍方的控制和操縱,更不應成為戰爭的武器。(蘇海河)

責編:高楠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