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進程更慢 更加系統 解讀美國醞釀的伊戰新戰略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31日 22:45)

  中新網華盛頓3月31日電在伊拉克戰爭前12天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後,美國終於在重新審視其原先的對伊戰略。

  美國權威媒體的分析認為,現在的美國戰略,正在從“拉姆斯菲爾德戰爭”向以1991年海灣戰爭轉變,強調步步為營的“慢勝論”、戰爭計劃更加系統的新戰略,正在逐漸浮出水面。

  在戰爭爆發後,美英聯軍在經歷了暴風驟雨般的“斬首行動”、“震懾行動”和火速遠征巴格達的視覺衝擊後,美國到達巴格達後才發現自己陷入了伊拉克各種軍事力量設下的“泥淖”中。因為戰線過長,導致補給不足,同時伊拉克軍民在一些所謂的“敵佔區”,也對美英軍隊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打擊。日曆一天天的翻過,傷亡數字不斷上升,伊拉克的主要城市依然在忠於薩達姆的軍隊的統治之下。

  在這種窘況下,以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大報為首的美國媒體,通過採訪一些指揮過海灣戰爭的美國將領,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所制定的戰略進行了分析和抨擊。他們批評拉姆斯菲爾德和布什在軍事上是門外漢,在制定作戰策略時“紙上談兵”,過分低估了伊拉克的力量,最終導致了美軍在戰爭進程和士氣上的受挫。

  批評人士指出,拉姆斯菲爾德的核心就是:過分的倚賴其空軍力量,以為對伊拉克的轟炸可以解決問題,天真的認為“斬首行動”通過轟炸薩達姆可能的藏身之地,可以“擒賊擒王”不戰而勝,把損失降低到最小;高估其情報人員的能力,對伊拉克的軍事要地掌握情報不準確,並出現多起對平民的誤傷事件;另外,還試圖通過快速行動,來“閃電戰”擊敗薩達姆。總之,美軍的計劃過於理想化,完全低估了在伊拉克統治了將近20年的薩達姆的力量。

  華盛頓郵報在最新一期的一篇報道中指出,在“速勝論”已經破滅後,“不管戰爭將最終延續多少天、幾週還是幾個月,後面的戰爭進程都將被證明是更加緩慢,更加具有系統性,並且會回到傳統的戰爭軌道上去,也就是要以兵力上的優勢和武器上的長處,來給對手以決定性的打擊。”分析認為,這次戰爭將回到1991年的海灣戰爭的道路上去,會更像12年前的這場在老布什和薩達姆之間展開的戰爭。

  拉姆斯菲爾德在伊拉克問題上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當初主張對伊開戰,就是因為他低估了薩達姆的實力和鬥志。此外,他還是一個喜歡擲骰子的“投機主義者”,“斬首行動”就是布什在戰爭開始前夕,才得到拉姆斯菲爾德建議後採取的投機取巧的行動。在這些都失敗以後,美國開始考慮借鑒海灣戰爭的一些經驗,準備地面的“陣地戰”。

  要與伊拉克進行陣地戰,現在美英方面還需要有大量的前期工作要做。這也是他們暫停與伊軍進行決戰的原因。因為當初過分樂觀形勢,因此美軍兵力出現了不足,無奈之下,布什臨時下令緊急徵調了12萬大軍來海灣助戰。在伊拉克境內的兩個師也開始鞏固他們的陣地,並試探伊拉克6個共和國衛隊的實力。等到包括擁有大量重型坦克的步四師等援軍到位,他們就希望與伊拉克忠於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進行一場決定大局的決戰,為隨後展開的巷戰掃平道路。

  雖然出現了一些決策上的失誤,但是拉姆斯菲爾德還是擁有很高的支持率。儘管在10多年前就脫下了軍裝,但身居國防部長要職的拉氏與在伊拉克的許多指揮官們依然有著良好的關係。這也為他下一步成功進行的軍事指揮提供了保障。

  就在伊拉克的美國指揮官而言,他們在先頭部隊挺進巴格達,準備與伊拉克精銳部隊進行決戰的時候,他們卻在考慮如何佔領伊拉克的中部要鎮納傑夫。在這個巴格達以南50英里的地區,共和國衛隊裝備精良的“麥地納師”正和美國步兵師進行對壘,雙方今天還在卡爾巴拉發生了開戰以來的最大一次地面戰鬥。

  為了給美軍在決戰中創造條件,美國空軍和海軍還出動了他們的戰鬥飛機,繼續對“麥地納師”進行空中打擊,摧毀其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和裝甲力量。美軍大炮不斷的轟擊伊拉克軍隊陣地,同時反坦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也不斷出動轟炸伊軍坦克。在伊軍重型武器被美軍“蠶食”消耗殆盡後,美軍的步兵和坦克部隊就將向伊軍發起進攻。根據在海灣戰爭的經驗,這種戰術將非常成功。

  “我們將用阿帕奇對付伊拉克步兵師。他們失去了許多武裝,戰鬥能力也在逐漸的被削弱。”空軍將領、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爾斯説。

  這樣下去,伊拉克戰爭的時間將拖得很長。對此,美國當局的口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從最初的大約需要1周多時間,到可能幾週,到現在的很難説打多久,但肯定以勝利結束等。美國高官顯然也意識到了危機,拉姆斯菲爾德昨天就表示:“巴格達並不好攻打。”

  另外,美軍還對外界評價不高的海軍陸戰隊寄予了厚望。雖然這支部隊被認為是士氣高昂,但他們的裝備卻很糟糕,可能會更多的依靠步兵而非坦克。但因為該部隊面對的是伊拉克裝備很差的巴格達師,因此美軍指揮官們期待著這裡成為一個突破口。這也是受海灣戰爭的影響,當時該部隊在科威特就給了伊拉克軍隊重創。

  當然了,新的戰術雖然更加穩重可靠,但是對美國而言,他們還是希望能夠儘量的避免傷亡。因為在美國公眾眼中,即使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但大的傷亡數字也是不能接受的。為此,美國的戰爭指揮者們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決戰準備的同時,也在等待著巴格達的內亂或者薩達姆的“突然死亡”。

  如果薩達姆不死,巴格達內部依然牢固,那麼美軍就只能開始有計劃的進行強攻。這樣戰爭就可能延續幾週甚至幾個月。如果巴格達依然不能攻克,那麼,對美國而言,這又將是一場30年前的“越戰”的複製,而非12年前的海灣戰爭。

責編:張麗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