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新聞分析:美軍初戰顯露多重用意(圖)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24日 21:57)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伊拉克戰爭爆發已經5天了,無論是最初的揭幕戰,還是隨後高速度的地面運動戰,抑或高烈度的定點轟炸,美軍的表現很出人預料。概括起來主要有兩點:空中打擊目標集中而有限,地面部隊“提前”與伊軍直接交手。分析家們認為,這兩個特點顯露了美國以打促變,軍事政治並重、既實現既定目標又著眼未來的用意。

  首先,美國此戰是在世界多數國家普遍反對的情況下強行實施的,輿論壓力非常大,如何既達到目的又儘量減少傷亡是美國政府必須考慮的問題。正因為如此,美軍沒有對伊軍陣地、兵營甚至作戰車輛和器械進行大規模轟炸。即使美軍對巴格達發射和投擲了數千枚導彈和炸彈,目標也主要集中在首腦要害部門,並沒有襲擊一般性的軍事目標,也沒有摧毀電力、通訊這些軍民兩用設施。美軍此舉動機之一是想讓世界相信,美國很重視人道主義。英國《衛報》在戰爭爆發前曾強調,美英在戰爭中“提高準確性、避免‘間接傷害’至關重要。看到平民傷亡,西方輿論會感到憤怒。”英國前國防大臣金也認為,“在現代‘便於媒體報道’的戰爭中,存在著一種壓力,必須將敵方平民和我方傷亡降至最低。這次也不例外。”如果美軍行動造成嚴重平民傷亡,將導致已經很脆弱的戰爭聯盟的破裂。

  其次,美軍揭幕戰以“斬首行動”命名,隨後的大轟炸又定名為“震懾行動”,而且地面部隊採取蛙跳戰術直撲巴格達,顯然是在向伊拉克民眾和軍人宣示,美國此戰只針對薩達姆總統等少數高層領導人。美國此舉意在繼續壓迫薩達姆流亡,或在伊拉克社會內部製造離心力,誘發兵變,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既定目標。對美國而言,無論從哪個方面考慮,促成伊拉克政府自己倒臺要比直接推翻它划算得多。美國白宮發言人弗萊舍在戰爭爆發當天説,“我們仍然希望薩達姆離開伊拉克”。日本《讀賣新聞》認為,美軍試圖通過這種定點打擊試探有無可能避免給雙方都造成傷亡的全面戰爭。

  第三,美國開局幾天的戰法也是著眼于減少伊拉克民眾的敵對情緒,既便於削弱美國可能遭到的抵抗而順利推動戰爭進程,也有助於為未來的政權建設奠定穩定的民意基礎,使戰後的伊拉克局勢儘快穩定下來。大量電視畫面顯示,美軍坦克在進入伊拉克境內後打破慣例避免懸挂美國國旗和軍旗,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顯然是從政治角度考慮這一問題,避免加深伊拉克人對被佔領的屈辱感。

  第四,定點轟炸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破壞,減輕美國戰後的經濟負擔。分析家們認為,美軍特意避免對橋梁、道路、機場、電力和通訊系統等基礎設施實施摧毀,同時迅速通過地面部隊奪取伊拉克的油田和煉油廠等要害部門,也是基於戰後安排考慮。由於美國出兵沒有獲得聯合國授權,因此它無法指望讓更多的國家分攤高額的戰爭費用和伊拉克重建開支,因此,美軍才一改在過去戰爭中的做法,對伊拉克的目標進行有選擇的集中摧毀。

  或許是基於這些政治考慮,美軍才採取了戰爭頭5天那些與海灣戰爭、南斯拉伕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有較大不同的作戰方式。

  美國總統布什日前公開表示,伊拉克戰爭可能比某些人預計的時間更長,也更加艱難。他顯然是要説服民眾要有相當的耐心來面對這場戰爭。但是,美國對伊戰爭的總體戰略是速戰速決,並儘量減少自己傷亡,只有這兩點同時得到保證,其對伊軍事勝利才有意義。因此,一旦戰爭拖延時間過長和傷亡超過了美國能容忍和接受的限度,美軍的打擊範圍很可能擴大,烈度很可能增加,因為它首先要確保絕對的軍事勝利,而不是顧忌國際輿論或伊拉克遭受的損失。關於這一點,日本《東京新聞》最近説得很清楚:“如果戰爭拖長,美軍受損,美國國內的反戰輿論將增幅,政權基礎就會發生動搖。明年是總統選舉年,布什總統是在做危險的遊戲。”

責編:陸玨如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