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支持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國家在想什麼?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21日 08:07)

  中國網消息:3月18日,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美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稱,全世界已有45個國家表示願意支持美國,加入即將開始的對伊拉克戰爭。他指出,其中有30個國家表示“願意加入聯盟”來“倒薩”,而另外15個國家表示願意匿名提供幫助。隨後,美國國務院公佈了30個支持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國家名單。他們是:阿富汗、阿爾巴尼亞、澳大利亞、阿塞拜疆、英國、保加利亞、哥倫比亞、捷克共和國、丹麥、薩爾瓦多、厄立特裏亞、愛沙尼亞、埃塞俄比亞、格魯尼亞、匈牙利、意大利、日本、韓國、拉脫維亞、立陶宛、馬其頓、荷蘭、尼加拉瓜、菲律賓、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西班牙、土耳其和烏茲別克斯坦。

  在圍繞“打伊”的外交戰中,美國始終有兩套方案:上策是逼迫聯合國通過動武授權,獲得國際道義和法律“支持”;下策是在不得不單獨動武時,爭取追隨者支持,組成“志願者聯盟”,防止美國單邊軍事行動在國際上陷於孤立。在聯合國斡旋後期,美國已把外交重點轉向後者,採用了威嚇、要挾、拉攏、利誘等各種手段,于開戰前拼湊了由45個國家組成的所謂“志願者聯盟”。

  美國得以組成“志願者聯盟”,反映了當代國際關係一個殘酷的現實:即國際社會在承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的同時,還必須面對超級大國的單邊行動。國際輿論分析,“志願者聯盟”大部分成員聚集在美國旗下實屬無奈,布什一天一個電話,讓許多國家難以抵擋,國際道義與美國壓力相比,後者畢竟要現實的多,與超級大國鬧翻決不是一件小事。一些國家在對美國表示忠心的同時,亦要盡力顧及國際聲望和國內壓力,許多國家陷於內外交困的境地,有15個支持者甚至要求美國不要公佈名單。

  當然,並非所有“志願者”都僅僅是迫於壓力,大家其實各有“心思”。面對英國輿論反戰壓力,布萊爾表示與美國站在一起是為了“影響美國政策,使其回到多邊道路上來。”相信他的想法代表了一些親美國家的立場。歐洲八國發表聲明支持美國的理由是不能因為伊拉克而損壞與美的盟國關係,這樣的意見同樣在澳、日、韓等國聲明中得到體現,對美國的一些盟國來講,維護以美國為首的聯盟體系對自己的重要性超過對國際法的遵從。東歐國家佔據“志願者聯盟”的半壁江山,他們與美國站在一起的理由是出於對美安全保證的需求、經濟援助的感謝和未來政治支持的期盼。幾乎每個“志願者”都想從美國那裏獲得一些“回報”,丹麥首相想當未來北約秘書長,西班牙總理要借美國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意、日、西、澳、丹等都想從戰爭和戰後安排中獲得一些經濟利益,畢竟國家利益至上,美國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做出大量慷慨許諾。

  世界上近200個國家,站在美一邊的仍是少數。不僅法德繼續指責美蔑視國際法,就連加拿大和墨西哥這兩個美國的鄰國也表態反對軍事行動,大部分亞非拉國家都站在反戰一邊,阿拉伯世界出現對美國的“一片罵聲”,天主教廷警告戰爭發動者“必須在上帝面前、自己良知面前和歷史面前承擔嚴峻的責任。”據路透社報道,在布什最後通牒發佈後對9個國家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美民意支持率急劇下降,法對美的支持率從2002年的63%下降到31%,德從61%跌至25%,西從50%下降到14%,英從75%下降到48%,土從2002年的30%下跌到12%,俄從61%跌至28%,波蘭對美支持率最高也僅為50%,在6個月前為79%。高達98%的智利民眾支持政府在伊拉克問題上所持的和平立場,反對美國對伊動武。

  “志願者”們畢竟是在“拋棄”聯合國情況下支持美國單邊行動的,面對世界性反戰浪潮,還是覺得心虛理虧。為了稀釋志願者們內心的恐慌和內疚,布什在對伊拉克最後通牒中大談薩達姆對世界的威脅,極力從聯合國歷次決議中找到動武的“法理依據”,反復表白對伊動武的合理性,把戰爭聯盟描繪成正義之師、必勝之師。布什的宣傳是有效果的,志願者們相信美國的觀點,即都認為薩達姆是萬惡之源,幹掉他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於是大家都找到了支持美國的充分“理由”。儘管如此,落實到行動上,在國際社會強大壓力下,能真槍實彈跟著美國幹的僅有英國和澳大利亞幾家,羅馬尼亞、波蘭等東歐國家只是象徵性提供200多人的特種部隊,韓國表示不派戰鬥部隊,日本宣佈支持但不出兵,大部分志願者僅僅是口頭支持或提供後勤支援等間接幫助。難怪輿論評價説“志願者聯盟”宣傳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而且這種宣傳被嚴重“泡沫化”了。不過對美國來講,獲得國際支持、擺脫孤立狀況可能是最重要的。 (孫恪勤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責編:陸玨如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