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海灣戰爭:“沙漠風暴”和“沙漠之狐”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19日 12:18)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1990年,伊拉克與科威特因石油等問題矛盾不斷激化。同年8月2日,伊拉克出動大批軍隊入侵科威特,並宣佈科威特為其第19個省。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要求伊拉克立即無條件撤軍以及對伊拉克實行經濟制裁等一系列決議。11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有關伊拉克問題的第12項決議,即第678號決議,限定伊拉克于1991年1月15日之前無條件撤出科威特,全面執行安理會有關決議,否則,成員國將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來解決海灣危機。但伊拒絕執行這些決議。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5天后(8月7日),美國開始採取“沙漠盾牌”行動,向沙特阿拉伯和海灣地區大舉運兵。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國家也向沙特和海灣派駐軍事力量。部署在海灣地區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總兵力曾達近70萬人,軍用飛機3260架,戰艦247艘,其中美國約有120多艘(包括6艘航空母艦)。
1991年1月16日格林威治時間21時50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數百架飛機轟炸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美國宣佈,解放科威特的“沙漠風暴”行動開始。海灣戰爭爆發。
“沙漠風暴”行動持續了五周。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了10萬多架次飛機,對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內的伊拉克軍事、經濟、交通和通訊等設施進行連續不間斷的轟炸。2月24日淩晨開始,多國部隊還對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內的伊軍發動了100小時的地面進攻。26日,伊拉克宣佈從科威特撤軍。27日,伊拉克宣佈無條件接受安理會的12項決議。4月11日,安理會宣佈海灣實現正式停火。
海灣戰爭結束後,聯合國在對伊拉克進行經濟制裁的同時,于1991年5月開始對伊境內進行武器核查。在核查過程中,伊與武器核查小組以及美國在核查地點、核查小組人員組成等問題上磨擦不斷,雙方矛盾不時惡化,致使核查人員于1998年12月16日撤離伊拉克,武器核查工作中斷。
1998年12月17日淩晨,美國和英國以伊拉克“不同聯合國核查小組合作”為由,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對伊拉克發動了醞釀已久的“沙漠之狐”軍事行動。這次軍事行動持續了三天,美英動用了包括兩艘航空母艦在內的約20艘戰艦,以及B-52戰略轟炸機、B-戰鬥機、F-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在內的約70架各種作戰飛機,美國共發射導彈約500枚,超過了1991年海灣戰爭時發射的總和。迫於國際輿論的壓力,“沙漠之狐”行動在進行了4輪空襲後收場。據美英宣佈,這次空襲行動共擊中了100多個伊拉克軍事目標。(閻月凡)
責編:劉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