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報:小布什是裏根的“兒子”?

央視國際 (2003年02月13日 17:06)


裏根(左)和小布什都將美國視為全球正義和文明的化身

  新聞提示:

  一個劃定“邪惡軸心”

  一個將蘇聯指為“邪惡帝國”

  都推崇單邊主義

  小布什是裏根的“兒子”?

  現任美國總統布什是誰的兒子?面對如此簡單的問題,人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説:當然是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的兒子,一“老”一“小”,毋庸置疑。可是美國《紐約時報》雜誌的專欄作家比爾凱勒卻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小布什是美國前總統裏根的“兒子”,應該被稱為“小裏根”。別誤會,這不是什麼爆炸性緋聞。凱勒指的並非血緣上的父子關係,而是兩人在性格氣質上的驚人相似和政治思想上的一脈相承。

  一樣的西部牛仔

  布什和裏根都來自美國的西部地區。廣袤的沙漠,疾馳的駿馬,鑄就了剛健粗獷、勇於冒險的西部牛仔文化,這樣的文化在布什和裏根的身上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布什和裏根都是堅定的理想主義者,富有冒險精神,個性強硬,崇尚武力。裏根提出戰略防禦計劃,對前蘇聯採取極其強硬的政策,將冷戰推向極至;布什則公開對全世界的恐怖分子宣戰,出兵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權,四處清剿基地組織,目前還積極在海灣地區部署兵力,誓將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趕下臺。曾經撰寫了四本裏根傳記的盧坎農評價説:“裏根和布什都具有總統的特質,他們不會輕易做出決定,可是一旦做出決定,他們決不會瞻前顧後,他們會毫不猶豫地以小博大。”

  兩個人都是虔誠的宗教信徒,自律、守時、自省、節食等清教徒的品質在他們身上得到充分體現。布什年輕時曾經酗酒,後來在老布什的勸導下毅然戒掉;而裏根的父親則是個酒鬼,裏根對酒的危害深惡痛絕。正所謂殊途同歸,或許兩人都從酒上得到了一個重要的啟示:嚴格的自律是抵禦混亂的盾牌。

  他們不僅身體力行宗教教義,還使用大量的宗教詞語來傳播自己的主張。裏根時常會向來訪者談論《聖經》中的世界末日善惡大決戰;布什每次召開內閣會議之前,都會先進行祈禱。兩個人都大肆鼓吹美國對全世界負有神聖的使命,裏根稱美國要向全世界傳播“人類自由的聖火”,而布什則將美國比作“民主的燈塔”。這兩位共和黨總統甚至在家庭生活和個人愛好上都非常相似,他們都以熱愛家庭、夫妻和睦而倍受稱道,或許唯一的區別是勞拉比南希低調許多。裏根喜歡回自己的加利福尼亞農場度假,在那裏修整灌木,整理思緒;而布什則喜歡在自己的得克薩斯農場上鋸雪松,並將農場稱為“西部白宮”,經常在那裏招待外國領導人。

  一樣的政壇浮沉

  人們常説:性格決定命運。在美國政壇的跌宕起伏中,性格相似的布什和裏根也有著非常類似的坎坷經歷。

  布什和裏根在參加州長選舉時,都不被專家看好,可是結果都戰勝了強勁的對手,取得了令人意外的勝利,並且都以較大優勢贏得連任。而在後來的總統選舉中,兩人也都是以微弱的優勢艱難獲勝。

  在美國政壇的頂峰,布什和裏根都因不拘小節、説話直白而遭到嘲笑,他們的口誤和失態甚至都被書商結集出版,許多人因此對兩人的能力提出質疑。比如,裏根時常會忘記內閣成員的名字,而他的演員出身也讓很多人認為他根本不具備治理國家的能力;布什的口誤和文法不通更是被人們傳為笑柄,有媒體尖刻地諷刺説,布什是美國歷史上詞彙最貧乏的總統。根據2000年美國大選時的抽樣調查顯示,42%的選民認為布什沒有能力應對世界性危機,44%的選民認為布什缺乏足夠的才識勝任總統一職。

  更驚人的相似之處是,兩人在就任總統後不久都遭遇到重大危機,而這些危機也成為兩人政治生涯的重要轉捩點。裏根上任僅兩個月,就在華盛頓的希爾頓酒店遭到槍擊,險些喪命;而911恐怖襲擊則給布什帶來了最嚴峻的考驗。

  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是,這些危機不僅沒有將這兩位“能力不足”的總統打垮,反而以一種最極端的方式為“西部牛仔”提供了展現自身才能的機會。布什和裏根以超凡的勇氣和堅毅面對危機,渡過難關,贏得了民眾的尊敬和支持。

  布什和裏根在用人方面也有著相同的廣闊胸襟和制衡策略。他們都廣納賢才,選用能力出色的助手,並且委以重任。與此同時,他們並不追求政府內部的一團和氣,而是注意吸納不同類型的人,既有保守主義者,也有激進主義者,聽取各方面意見,以一種動態的相互制衡來確保決策的準確性。布什甚至還啟用了許多裏根政府的舊將,比如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和道格拉斯費思,美國副國務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和約翰博爾頓,以及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約翰內格羅蓬特等。

  一樣的執政手法

  許多人認為布什和裏根一樣,由於自身能力的不足,只能談論一些宏觀的、粗線條的東西,而無法把握更多的細節問題。不過,在布什的助手們看來,這並不是一種缺點,而是一種難得的智慧。在這一點上,布什和前任總統克林頓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肯尼思波拉克在自己的新作中指出,從表面上看,克林頓是一個極富個人魅力的政治家,他對許多細節問題的熟悉程度令人驚訝,他可以不看講稿,口若懸河地演講幾個小時,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討論問題,可是這種不厭其煩探究細節的結果是無謂地延長了討論時間,卻遲遲無法做出重大的決定。布什則截然不同,他總是將注意力放在問題的主要方面,避免一些細枝末節的討論,推動各方儘快做出決定,並堅定不移地予以執行。

  與眾多精明的美國政客相比,布什和裏根的確顯得不夠圓滑,不夠老練,甚至有些笨拙。可是在政治遊戲中,簡單或許就是一種非凡的智慧,因為它能夠拋開亂花迷人眼的浮華,以一種鈍拙的力量直指問題的核心。布什和裏根的成功或許正應驗了這樣兩句古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從“邪惡帝國”到“邪惡軸心”

  布什和裏根的最大相似之處,在於他們的全球戰略——確定敵人,將之妖魔化,宣揚正邪之戰,借此謀求世界霸權。

  在美蘇兩大陣營對壘的冷戰中,裏根將前蘇聯描繪成“邪惡帝國”;而布什則以“911事件”為契機,對全世界的恐怖主義宣戰,將伊拉克、伊朗和朝鮮三個國家列為“邪惡軸心”。正如布什的國際安全事務顧問康多莉扎賴斯所説的:“許多人喜歡從正反兩方面來討論問題,不過有些問題是不存在爭議的。我認為布什總統就喜歡用絕對的黑白對錯來説明問題。”

  對敵人進行妖魔化,將自己標榜為正義的化身,美國就可以為自己的不法行為披上光鮮亮麗的合法外衣,道貌岸然地為所欲為。比如,裏根政府曾在1985年中至1986年11月期間,以3000萬美元的要價向伊朗出售了價值1200萬美元的武器,從中獲利1800萬美元,其中350萬美元通過在瑞士銀行的賬戶轉移給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裝,誰料後來事情敗露,成為臭名昭著的“伊朗門”事件;為了確保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布什以伊拉克擁有和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世界安全為由,將之列為“邪惡軸心”國家之一,提出“先發制人”的理論,置國際法和國際社會基本準則于不顧,不斷向伊拉克發出戰爭威脅,誓將伊拉克解除武裝,將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趕下臺。布什政府甚至不顧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宣佈退出美國與前蘇聯于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大力發展導彈防禦系統,而這正是當年裏根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中的一部分。

  這兩位慣於標榜正義的總統對待聯合國也有著非常相似的傲慢態度,具有極強的單邊主義傾向。裏根一直將聯合國視為一種“障礙”和滋生反美情緒的“溫床”;而布什也總是試圖繞過聯合國單獨採取行動,在伊拉克問題上,即使聯合國在美國的要求下已經通過了一項新的決議,但是布什仍不滿足於此,堅持保留不經聯合國授權、單獨對伊拉克動武的權利。

  對於布什和裏根的相似之處,布什的公共關係助手邁克爾迪弗做出了一個有趣的評價:“小布什是我們所見過的最像前總統裏根的政治家,本來他的父親老布什應該成為第三任裏根政府,可是老布什沒有做到,而現在小布什做到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冷戰結束後,已經卸任的裏根並沒有放棄冷戰思維,他在1992年12月發表演講時宣稱:“邪惡依然在全球蔓延。”雖然他的繼任者老布什一直在宣揚一種“世界新秩序”,不過他並沒有對這個概念做出清晰的闡述。對此,裏根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美國應該和其他文明國家一起結成一個“強大的、人道主義的同盟”,建立一支“良心的軍隊”,與邪惡作戰。

  裏根的這番話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不過10年後的今天,布什為裏根的夢想做出了現實的注解——將北約從一個軍事防禦性組織變成了外向型的戰爭機器,極力推行美國所謂的“良性霸權”。

  不難看出,在謀求世界霸權的問題上,布什和裏根有著一樣的立場,唯一不同的是,布什是站在裏根的肩膀上。(來源:新華網)

責編:趙國臣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