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去阿富汗維和:兵不在多 派了就行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22日 17:06)

  中國青年報消息:去年“911”事件以來,特別是阿富汗戰爭之後,遠在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不僅密切關注著國際局勢的發展,而且阿政界和軍方人士還不止一次地放風説,也要像向科索沃派兵一樣向阿富汗派兵“維和”。上週末,阿塞拜疆議會就此問題進行表決,結果以91:1的絕對多數順利通過了總統提議的“派兵決議”。

  根據這一決議,11月19日,阿塞拜疆已向阿富汗派出28名士兵、1名軍官及1名准尉,這30人將作為土耳其維和營的一部分,在北約的統一指揮下參加相應行動,所有費用由土耳其承擔。在出發儀式上,阿國防部長阿畢耶夫表示:“這次派兵是阿政府繼1999年9月向科索沃派出維和部隊以來第二次向海外派遣維和部隊,阿將通過這一舉動提高自己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據他透露,阿士兵在喀布爾主要執行值勤、巡邏和看護機場等工作。

  在阿議會剛剛通過這一決議後,美國駐阿塞拜疆大使烏伊爾松就會見阿總統阿利耶夫。美方認為阿政府的這一決定是“非常重要和及時”的,為表示美方對阿此舉的支持,美國政府已決定再向阿塞拜疆政府提供100萬美元的援助。

  其實,阿塞拜疆所派出的這30名維和軍人,與由22個國家4800人組成的阿富汗維和部隊相比,實屬微不足道。而且,這算不上什麼精兵強將的30人小隊伍,對阿富汗局勢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事實上,許多國際問題專家對此動態關注的原因,並非阿塞拜疆的參與能對未來阿富汗的局勢起多大作用,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阿塞拜疆出兵的政治背景和其所體現的阿外交政策走向上。

  阿塞拜疆地處外高加索,整個外高地區雖然總面積不過19萬平方公里,但其戰略意義之厚重,戰略能源之豐富,不能不讓人為之心動:俄羅斯視外高加索為“後院”和自己的“軟肋”,一直堅持“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的策略;美國則視外高加索為裏海能源的理想“外運走廊”,想通過控制外高加索而掌握裏海能源的走向;土耳其仗著自己背後有人,欲通過加強與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的關係,而實現自己的“地區大國夢”;伊朗則認為該地區是自己的北部屏障和與俄羅斯聯絡的中間地帶,不願美國人在這裡指手畫腳。

  夾在這些大國之間,外高加索3國都希望利用自己的地緣優勢來制定各自的外交政策,以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

  格魯吉亞不顧俄羅斯“老大哥”的極力反對,一心向西,一頭扎進了“山姆大叔”的懷抱。由於納卡問題和歷史問題與阿塞拜疆和土耳其鬧得“面紅耳赤”的亞美尼亞,則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與俄羅斯建立“親密”關係,但同時不忘兼顧美國人的感受。與其他兩國相比,阿塞拜疆的“平衡外交”最為成功。一方面,阿利耶夫繼續加強已經改善了的俄阿關係,今年阿利耶夫不顧年邁體衰3次訪俄,與俄方達成了俄租用卡巴林斯基雷達站、俄阿劃分裏海北部海域等重要協議。今年夏天,阿方還派人參加了俄羅斯在裏海舉行的軍事演習。另一方面,阿利耶夫也不忘與西方國家積極發展關係,巴傑石油管線進入實施階段、阿積極加強與北約的軍事合作,老阿利耶夫派自己的長子小阿利耶夫訪美。這些都表明,老阿在握著“老大哥”的手不放的同時,還不忘緊緊摟著“山姆大叔”的肩。(記者 關健斌)

責編:楊飛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回家過新年 澳大利亞將從阿富汗撤軍(圖)(2002/11/21/ 23:00)
  • 阿富汗警方:基地恐怖分子企圖炸毀喀布爾電站(2002/11/21/ 02:23)
  • “基地”殺回阿富汗 集舊納新欲東山再起(2002/11/19/ 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