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頭條

關注老年人 關注我們的明天

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商品房“黑洞”有多大?

博鰲論壇:不做“富人俱樂部”

順德改制 風雨十年
更多...

保留最近一個月內的新聞信息


    每到夜晚,這裡滿街飄著台灣小吃的香味,滿耳的台灣話,滿眼吃飯、休閒和談生意的台灣人;
  IBM副總裁曾用一句形象的話描述這個地方:如果從這裡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15分鐘,全世界的電腦價格都會因此産生波動;
  這裡就是帶領“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東莞——東莞的發展得益於直接承接了國際産業的轉移,即所謂的“外向型經濟”;而中國入世後,面臨二次開放的東莞現在怎樣?

  >>由此進入網友討論區




“二次開放”,優勢何在?

——《經濟半小時》東莞經濟觀察

2002年04月13日


    每到夜晚,這裡滿街飄著台灣小吃的香味,滿耳的台灣話,滿眼吃飯、休閒和談生意的台灣人;IBM副總裁曾用一句形象的話描述這個地方:如果從這裡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15分鐘,全世界的電腦價格都會因此産生波動;這裡就是帶領“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東莞——東莞的發展得益於直接承接了國際産業的轉移,即所謂的“外向型經濟”;而中國入世後,面臨二次開放的東莞現在怎樣?




    東莞優勢:“地優人廉”




    東莞“外向型經濟”的成功首先歸功於它的地理位置和勞動力環境特別適合加工業的發展。從香港經過深圳,就到了東莞。這裡地盤大、勞動力低廉,早在80年代就吸引大量加工業進來。東莞成為一個成套加工工業區,這在世界上也少見。




東莞模式:在肥沃的草地上養牛
    東莞有一種典型的景觀:公路兩旁是農田,農田後面是工廠,工廠的工作區和員工宿舍區緊挨著。原東莞市委書記李近偉把這種招商引資模式比喻為“在肥沃的草地上養牛”。“東莞是一塊非常肥沃的草地,東莞人勤勞的去種草,你們在這裡養牛辦企業。我們可以有一個承諾:我們絕不會宰牛,我們那麼勤勞的去種草,也是為一杯牛奶而已。” 現在平均每天有兩家外商投資者在東莞市登記註冊,而每天來東莞市外商投資服務中心諮詢投資辦廠事項的人就像趕集一樣。顯然,政府週到、細緻的服務是東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IT製造基地的重要保證。

    80年代初,東莞主要承接來自港澳臺的服裝、鞋帽和玩具等加工業務。從89年第一家臺商來東莞厚街落戶到目前,這裡包括台資企業在內的外資企業已經有18000家。近幾年,落戶于東莞的多為電腦配件商。目前東莞生産的電腦磁頭、掃描儀、鼠標、鍵盤等電腦配件佔全球産量的70%以上,95%以上的電腦整機、零配件都可以在東莞生産,康柏、戴爾、HP及IBM都在這裡有採購中心。無疑,東莞已經成為世界電腦産業鏈條中重要的一環。對此,IBM副總裁説過一句形象的話:如果東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15分鐘,全世界的電腦價格都會因此産生波動。




    但一個不能忽視的現實是,東莞目前的情形和十幾年前的台灣十分相似。當時的台灣也是憑藉充沛的人力和低廉的工資(當初美商在台灣設廠是一台幣比四十美金)贏得了美商的投資。那麼,國際投資以後會不會向更便宜的地方轉移(比如印度)?現階段,什麼對東莞的成長更重要?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還是培育東莞新優勢?




    單純加工,還是擁有自己的品牌?




    東莞高埠鎮裕園工業園是全球最大的製鞋基地。據了解,這裡能生産NEW BALANCE——美國歷屆總統最喜歡穿的、目前世界上第二大品牌鞋。美國總統也許沒有想到,他每天運動健身時穿的運動鞋,很有可能就出自中國東莞這樣一個小鎮。東莞人正在用嚴格的質量管理慢慢地扭轉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世界形象。




    那麼,東莞究竟有沒有自己的品牌呢?《經濟半小時》編導謝艾林説:“我不敢説在東莞的每一個企業就完全沒有自己品牌,但東莞經濟的特點就是不做品牌做加工,而且替國際産業做加工,是整個産業鏈的末端——加工。”




    國研發展中心研究員陳淮則認為,我們有些名聲很好的大品牌企業,有自己的加工基地。但如果僅僅是做自己的品牌,有可能沒有足夠的規模和足夠的開工率;那麼管理成本就分攤得非常高,從單位産品的成本來看,競爭力就不足了。




    謝艾林説:“我們總覺得給人做加工是很簡單的事,但一些台灣大的加工廠,哪怕是給耐克鞋做加工,那個技術指標耐克都要驗收的。而更重要的是管理,如台灣從60、70年代開始做加工業,培養了一批非常懂技術和管理的人才。”




    東莞優勢的未來:讓人歡喜讓人憂




    東莞這條具有完整配套能力的産業鏈已經完全融入了國際市場,因而國際經濟氣候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東莞經濟的連鎖反應;與此同時,東莞這塊昔日荒蕪的土地在神話般地走向現代化的同時,一些在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矛盾和衝突也日益顯現出來。




    目前,東莞已經出現了勞動時間延長和工作環境惡劣,甚至欠發工資的新現象。勞資糾紛較多的地方,往往是一些規模較小、産業檔次不高、老闆和員工的素質也相對較低的企業;但我們也看到,在一些管理規範的大型企業,勞資糾紛較少發生。有的企業還專門設立了員工權益委員會,主要協調勞資關係,遵守勞動法。




勞動力優勢還能持續多久?
    據介紹,東莞市政府在春節前對外資企業拖欠工資行為進行了清查,全市一共清回了二千多萬欠發工資。欠發工資原因很多,但在東莞主要是將拖欠工資作為一種抵押。由於工廠增多,對熟練工人的競爭也變得激烈了。老闆怕員工春節回去後再也不回來了,於是以此為要挾。




    國研發展中心研究員陳淮分析得十分深刻:“欠發工資實際上要歸結到社會秩序、利益關係的調整上來。誰來調整,這是秩序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利益關係則是內在的秩序。如果産生了矛盾,依靠什麼樣的機制,什麼樣的力量來使利益主體不至於打起來,使矛盾不至於激化。”




    面對入世機遇和挑戰的東莞將如何實現自己的“二次開放”?讓我們拭目以待。雖然從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來説,東莞是獨一無二的,但東莞的經驗和前景卻值得整個正在快速開放的中國學習和借鑒:在走向國際經濟舞臺時,我們應該如何運用我們既有的優勢?又如何發展和培育未來的優勢?這一切值得深思。








  相關專題



《經濟半小時》:東莞經濟(一)  


《經濟半小時》:東莞經濟(二)  



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視聽在線 |  寬帶頻道 |  廣告頻道 |  ENGLISH CHANNEL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