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頭條

今夜群星璀璨

陽光,向弱勢群體傾注

春天,我們帶著誠信上路

農民增收出路何在

依依惜別的深情
更多...

保留最近一個月內的新聞信息


    兩會上關於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呼聲還縈繞耳邊,大自然又一次狂舞著肆虐的風沙向人類發出更真實更嚴厲的警告。連日來,沙塵暴襲擊我國西北、華北、東北,“漫卷狂風蝕春色,迷蒙黃沙掩繁華”,連緊閉門窗的屋子裏都瀰漫著沙塵的味道。
  “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只會帶來災難。”沙塵暴來了,可以躲進車裏、屋裏,可以戴上口罩、蒙上圍巾,但是更大的生態災難來了呢?嚴酷的歷史和現實逼迫我們作出最後的抉擇--


  》由此進入網友討論區




人與環境:生存,還是毀滅?


2002年03月21日


    (央視國際記者 白秀穎)就用全國人大代表江小珂引用過的一句話作為文章的開頭吧:“在環境污染的受害者名單中,沒有一人能夠倖免;在環境污染的肇事者名單中,沒有一人能夠逃避”,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代表委員的人文關懷




    諸如沙塵暴的肆虐,當今人類面臨著許多嚴峻的現實:資源短缺、污染加劇、水土流失、危險廢物轉移、野生動物滅絕等,人類已經陷入了連綿不斷的環境災難。而如此窘境同樣是我們環境意識領域所不容回避的現實。今年“兩會”上,透過代表、委員對環保現狀的深深憂慮、透過他們講述環境治理措施時的專注神情,我強烈感受到他們對公眾環保意識的呼喚,他們向地球家園上每一個成員發出的吶喊:環境保護,與你有關!




沙塵暴中艱難行走的人們
沙塵暴組圖
    目前全球性的環境危機,其實質不是單純的經濟和技術問題,而是文化觀念和價值取向問題。多年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朱坦教授在他主編的一本新書中寫道:全球環境問題的惡化和環境危機的出現與人類對環境的態度密切相關。沒有人類對環境態度的改變,僅僅靠科學技術手段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危機的;同樣,沒有公眾的參與,僅僅依靠政府也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的。因此,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特別是環境倫理意識是環境保護工作者的重要責任。我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準備有關“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等建議案活動中,也深刻體會到提高全民族的環境道德水準和環境意識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意義。




    相對於朱坦教授有些理論化的表述,全國人大代表、攝影家宮正來央視國際在線主持時與網友的對話則更加直白:




    ——您覺得環境保護哪些人起主要的決定因素呢?企業、市民、學生或者其他的一些群體呢?【弗仁】




    ——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人民群眾,廣大群眾依法保護環境生態資源,提高環保意識,加強環保行動,一定能夠改善我們國家的環保狀況。環保在每個人身邊,每個單位、每個企業身邊。【宮正】




    ——您覺得環保問題怎樣才能落到實處?我們這些普通人能為環保做些什麼呢?【hulunbeir】




    ——買菜的塑料袋別用了,上飯館看見一次性餐具向老闆提個建議:別用了!【宮正】




    在宮正與“草”的私語聲中,我們看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野外拍攝的時候不僅能聽見草的私語,還能聽見草的歌唱,草的綠色讓我心曠神怡,草的歌唱和私語讓我如幻似夢。我特別關注濕地狀況,濕地和草的對話常常引發我的思考。花是美的,引人注目,草雖然不起眼,但它對我們人類的生活生命卻起著重大的不能替代的作用。現在草從自然界進入了我們的社會,草已經成了我們人類社會離不開的重要的生活和生命維持資源。如果草能聽得懂我説的話,我要説一句,謝謝草,地球多虧有了你們。




    年近古稀的政協委員梁從誡先生的一言一行更讓我們深受感動:




    “大家都知道環境惡化,都抱怨環保局沒做好工作,但是你做了什麼,這事跟我們自己一點點關係都沒有嗎?要想到自己的消費行為和環境是有關的。”




    “就拿洗衣服來説,手洗和機洗用水量差3倍,當然機洗省了我們的事,可同時我們付出的代價是資源,這還不是錢的問題,錢還可以掙來,水用完了向誰要呢?我和我老伴把所有的洗衣水都攢起來,最多能攢5、6桶水,我們3天基本不用按抽水馬桶沖水按鈕。前三個月我們只用了10個字的水……我們活動出去都是帶自己的筷子,不用餐館的一次性筷子。有人嘲笑我們説你這一雙筷子就救了我們的的森林了?我理解是任何事情總得有個開端,不可能振臂一呼,全國的森林就都綠了。”




    “環保從倫理原則上講是利他主義精神,沒有這個精神,還談什麼環保?有些學生雖然有很高的學歷,但是為了個人的利益,連做人起碼的責任心、對人的尊重都沒有了。我們缺乏的首先就是做人的基本的教育。所以我們教育孩子是都要從為社會、公眾的角度出發。如果抱著那種天塌下來也砸不著我,活該愛砸誰砸誰,我才管不著呢,這世界又不靠我一個人救的人生哲學,那還談什麼環保呢?”




關注環保的代表委員們
朱坦代表
宮正代表
梁從誡委員
江小珂代表
    記者在採訪時注意到,宮正代表、江小珂代表用的都是再生紙名片,而梁從誡委員用的則是在使用過的廢紙背面印製的名片,這是記者收到的數十張名片中僅有的三個特例。這又説明了什麼呢?在代表、委員們以身作則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他們對公眾環保意識的殷切呼喚,對更多的責任心和道德觀念的呼喚,更是對人與自然能有一個美好和諧的未來吶喊!




    我們該做些什麼?




    馬克思曾引用過比特雷莫的一段話:“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只會帶來災難。”這句名言指出人類應當尊重自然和自然界的規律,並且深刻揭示了人類文明進步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嚴酷的歷史和現實,向我們發出警示:人類要繼續推進自己的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必須擯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錯誤行為。而我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在一個沒有垃圾箱的公共場所,你將手中的食品袋、果皮等廢棄物是隨手扔掉,還是趁人不注意時扔掉;是把它們扔到不顯眼的地方,還是包裝好帶走,到有垃圾箱的地方再扔掉?




    如果你看見有人(或企業)正在污染水源,你會過問嗎?你會去勸阻、或者報告有關部門、甚至到法院去告狀嗎?




    你認為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如何?你擔心資源會短缺嗎?你是否認為環境保護只是國家和政府的事,與個人無關?你認為買汽車的人是否應該支付空氣污染費……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形勢,你的言行一致嗎?”




    以上這些問題是公眾環境意識調查中的一些內容,希望所有讀到這裡的朋友都能在心裏答一份這樣的問卷,並用實際行動去提交一份完滿的答卷!




    希望若干年後,我們不要再有這樣面對沙塵暴、面對水污染、大氣污染時的無奈與呼喊,也不再需要這樣的反問:在生存和毀滅之間,我們做何選擇?




    “在環境保護的建設者名單中,沒有一人能夠缺席;在環境保護的受益者名單中,沒有一人能夠落下。”保護環境,人人受益。








  相關專題



梁從誡委員:我們不做世界的廚房  


代表心憂小小電池 提出措施從根抓起  


西部大開發:怎樣保證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  


梅美華代表:儘快制訂城市市容衛生管理法  


人大代表:給垃圾一條出路  


宮正:將生命與職業獻給地球的環保  


江小珂代表:節約和回收資源應立法  


汪峽:我來拯救“天下第一泉”  


採訪手記:宮正印象  


用鏡頭呼喚環保——訪全國人大代表、著名攝影工作者宮正  


《人大政協九屆五次會議》專輯  



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視聽在線 |  寬帶頻道 |  廣告頻道 |  ENGLISH CHANNEL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