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頭條

今夜群星璀璨

人與環境:生存,還是毀滅?

春天,我們帶著誠信上路

農民增收出路何在

依依惜別的深情
更多...

保留最近一個月內的新聞信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朱總理強調,對弱勢群體要給予特殊的就業援助。觀察家們為此感到激動:正視弱勢群體的存在並予以多方關注,這無疑是中國社會觀念的一大進步。那麼究竟如何界定弱勢群體,對於他們又該實施何等的關注?我們的政府和社會開始行動了嗎?

  >>由此進入網友討論區




陽光,向弱勢群體傾注


2002年03月20日


    (央視國際記者 劉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朱鎔基總理第一次使用的“弱勢群體”一詞,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朱總理強調,對弱勢群體要給予特殊的就業援助。觀察家們為此感到激動:正視弱勢群體的存在並予以多方關注,這無疑是中國社會觀念的一大進步。那麼究竟如何界定弱勢群體,對於他們又該實施何等的關注?我們的政府和社會開始行動了嗎?




    誰是弱勢群體?




    一提到“弱勢群體”,大家很容易就會條件反射般的想到殘障人士或貧困人群,“弱勢群體”所涵蓋的人員在當今中國並不少見,但予以正式冠名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尚屬首次。那麼對於弱勢群體的確切界定究竟是什麼呢?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何平認為,弱勢群體主要包括四部分人。首先是下崗職工,或已經出了再就業服務中心、但仍然沒有找到工作的人。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齡大、知識層次和再就業能力較低。他們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其次是“體制外”的人,即那些從來沒有在國有單位工作過,靠打零工、擺小攤養家糊口的人,以及殘疾人和孤寡老人。
  第三是進城的農民工。他們沒有享受到城裏勞動者的同等待遇,勞動權益得不到保護,單位並沒有按照《勞動法》為他們交納各種社會保險。他們有活幹,但受歧視。
  還有一部分是較早退休的“體制內”人員。這部分人主要是從集體企業退下來的,當初退休時工資水平非常低,只有100多元,加上各種補助也不過兩三百元,生活在大都市,這點錢剛夠吃飯。許多人原來的單位現在要麼破産,要麼奄奄一息,沒人為他們交納醫療等社會保險。
  這部分人的共同特徵就是創造財富、積聚財富能力弱;就業競爭能力、基本生活能力差,而目前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還難以覆蓋到他們。雖然現在對這一群體還沒有具體的量化統計,但毫無疑問,他們在社會上已佔據了一定的比例。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轉型,弱勢群體的生活、就業、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問題將日益凸現。




    失衡造就弱勢




    目前在我國存在8500多萬文盲、3000萬農村貧困人口、2000多萬城市貧困人口……,他們是弱勢群體的主體。然而弱勢群體並非一個“新生兒”,任何一個社會都會存在貧弱群體,尤其是在一個積極轉型的社會中,經濟發展過快,而社會保障體系卻相應的滯後,失衡狀態使得“弱勢群體”在數量和種量上不斷擴大。當弱者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與安全感時,他們便會使用過激手段去為自己奪取保障與安全,而更多的社會及治安問題也將由此産生。因此,如果能夠切實解決他們的生活、就業、教育等一系列保障問題,不但能緩和社會矛盾,而且弱者也可成為能夠創造財富、擁有基本生活能力的強者,從弱者的陰影中走出來。




    陽光,向弱勢群體傾注




    在今年的“兩會”上,無論是高層領導人,還是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反復強調要切實關心貧困群眾生活,為他們排憂解難。社會弱勢群體及其有效援助問題也成為會內會外關注的熱點之一,代表委員們紛紛為解決弱勢群體所面臨的系列問題建言獻策。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陳大鵬代表這次提交了一個關於儘快制定《工資法》的議案。他呼籲,目前《勞動法》中關於工資方面的規定不明確,應該再制定幾個包括《工資法》在內的與《勞動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規,以切實保護勞動者特別是民工等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吉林代表連建設教授則從稅收政策上提出了自己的對策,他強調,稅收政策應該向低收入者傾斜,政策應該在這方面有所調整:一方面要通過財政及其他渠道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的社會保障體系,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項目和政府開銷;另一方面還要擴大就業,在擴大就業方面仍然涉及稅收的問題,適當降低相關稅率(當然還要取消不合理的各種費用)不僅會為現有企業減負,從而吸收更多就業,還可以促進民間資本投資,讓更多的人願意投資,就有更多的人重新就業。
  人大代表章鳳仙則建議制定《社會救濟法》,用法律來規範和落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資金足額列入財政預算,建立健全社會求助工作體系和保障組織,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權益。




    把政策與救助都落實下來




    許多網友也非常關心弱勢群體的權利,他們指出,農村失學女童問題是當前較為普遍的現象。尤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缺乏基礎教育的女童往往是潛在的弱勢群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會長康泠女士對此作了回答,她説,全國婦聯已和教育部門共同的動員家長讓女孩上學,並且在貧困地區發動了一個“春雷計劃”,救助這些失學的女孩重返校園,這件事情已進行了十年,它的主要目的是倡導女孩上學。但康女士也強調,要真的全部實現這一目標恐怕還要做長期的努力。
  另外,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還有一個扶貧項目,它在國家貧困縣實行入戶小額貸款,現在已經做了四年了,共幫助了5萬戶20多萬人,每一戶借款1000到2000元,由農民自己選擇項目,比如種大棚菜或是喂牛喂羊,這種貸款使每戶人家每年可提高收入500至1000元。
  也有熱心的網友提出,年輕人應如何幫助弱勢女性群體改變自身狀況?全國政協委員王曉棠非常讚賞的説:“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體現出你善良、誠懇的願望。幫助弱勢女性群體改變自身狀況是一篇大文章,作為年輕的朋友首先在輿論上支持她們,使她們成為改變狀況的一種精神力量,而後在你遇見具體的對象時,作出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很多人都能這樣,那情況就會不同了。”
  此外,全方位拓展救助渠道也是必要的,包括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營利與非營利機構密切合作;個人、家庭、企業、社區和政府共同分擔等形式,建立健全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保障格局,切實救助社會弱勢群體。
  中國民政部也將在3月下旬組成10個工作組,下到10個省、自治區,深入街道、企業和貧困群眾家中,和省、地、市有關部門一起,研究解決和克服“低保”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爭取使進入“低保”人數達到1235萬人,推動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深入進行。
  當然,弱勢群體問題的徹底解決,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關鍵還在於要把政策落實到位,讓陽光向弱勢群體傾注,讓他們能切身的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同時,再加上他們自身的努力,我們相信也期盼著,在社會的支持和援助下,弱勢群體終將走入“強者”地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必須從現在、從我們身邊開始做起。








  相關專題



關注貧困,但與學術無關——記吉林省代表連建設教授   


康泠王曉棠委員在線:關注婦女權益 關注弱勢群體   


關心保護弱勢群體 代表聲聲呼喚《工資法》   


《人大政協九屆五次會議》專輯  



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視聽在線 |  寬帶頻道 |  廣告頻道 |  ENGLISH CHANNEL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