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在APEC CEO峰會上的演講 |
2001年10月24日 |
|
|
尊敬的主席先生,
女士們,先生們:
上海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是亞太地區面向21世紀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亞太地區各國政府和人民謀求相互協調、共同繁榮的突出標誌。感謝中國貿促會對我的盛情邀請。我謹代表中國科學技術部,向本次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並且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進入新的世紀,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儘管各國之間的歷史文化、現實國情和發展水平存在著種種差異,但關注和重視科技進步卻是完全一致的。這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科技創新主導的世紀,是以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決定興衰的國際格局。一個在科技上無所作為的國家,將不可避免地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上受到極大制約。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了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為了正確應對加入WTO後的各種機遇和挑戰,必須把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置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地位。為此,中國政府在制定今後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提出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作為主要動力。這是尊重當代經濟、科技發展規律的重大決策。
當今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新興學科、邊緣學科不斷涌現,技術更新速度不斷加快,科技成果産業化的進程不斷縮短,高新技術産品和産業層出不窮。這就決定了中國沒有必要在所有領域重復發達國家所走過的科技、經濟發展道路。我們擁有豐富的智力資源和一定的科學技術基礎,完全有可能利用後發優勢,在廣泛吸收國外先進科學技術成果的基礎上,在具有相對優勢的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實現技術和社會生産力的跨越式發展。今後5至10年,我們將緊緊把握新技術革命的良好機遇,通過科技資源的系統整合與優化配置,強化戰略性高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産業化能力。在信息技術領域,我們將充分利用以Linux為代表的開放源代碼運動的興起和我國極其廣闊的市場需求優勢,大力發展新型操作系統、相應軟體平臺和嵌入式CPU芯片,迅速提高我國信息産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生物技術領域,我們將充分利用我國豐富而穩定的生物物種資源優勢,重點開展功能基因組、生物信息學以及生物工程藥物、生物遺傳育種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力爭在國際生物技術前沿生物醫藥産業佔領一席之地。在現代交通領域,我們將開展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研究,並且通過攻關研究,掌握總體集成技術,為磁浮技術在我國的推廣應用奠定技術、産業和人才基礎;針對轎車廣泛進入中國家庭的基本趨勢,研究開發電動汽車産業化技術,力爭在電動汽車關鍵單元技術、系統集成技術及整車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道路。
加強原始性創新,努力實現從以跟蹤模倣為主向以自主創新為主的深刻轉變,這是中國新世紀科技發展戰略的重要思想。當代國際科技和經濟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突出表現在産業競爭加速由生産階段前移到研究開發階段。原始性創新作為技術創新的主要源泉,不僅能夠帶來技術的重大突破,而且帶來新興産業的崛起和經濟結構的變革,帶來無限發展和超越的機會,成為決定當代國際産業分工地位的基礎條件。為此,我們一方面鼓勵科學家進行"好奇心驅動的研究",支持他們在國家需求和科學前沿的結合上開展基礎研究,努力在基因組學、信息科學、納米科學、生態科學、地球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尋求新的科學發現;另一方面通過實施積極有效的專利戰略,支持高技術和産業技術領域的發明創造,鼓勵企業和個人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在制度和政策方面,我們將建立起與原始性創新相應的評價制度,形成符合科學和技術不同發展規律的激勵機制,鼓勵和支持我國科學家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和研究合作。我們確信,一個日益開放和更加寬鬆和諧的科學環境,必將孕育出偉大的科技成就,催生出卓越的科學巨人。作為曾經創造過輝煌遠古文明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願意而且也有能力承擔起發展現代科學技術、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應盡責任。
目前,我國正面臨著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繁重任務。在涉及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一些關鍵領域,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重復産業技術梯度轉移的傳統模式,而是必須高度關注和重視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産業,並且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加速改造和提升傳統産業。事實上,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部分高技術及其産業領域,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基礎和優勢,並在實現傳統産業的高技術化方面進行了成功的探索與實踐。今後,中國政府將致力於創造一個有利於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環境,加強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園區建設,制定激勵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企業的政策,積極促進科技仲介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為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平臺;另一方面將把運用高新技術改造與提升傳統産業置於科技政策的優先地位,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如農業領域的現代節水灌溉技術、農産品深加工技術和奶業重大關鍵技術,製造業領域的先進製造技術和現代裝備技術,醫藥領域的化學藥物及天然藥物篩選、生物技術藥物和疫苗的研究開發、中藥新藥的現代化開發及中醫理論研究等等。總之,實現高新技術産業與傳統産業的相互融匯和彼此依託,將成為我國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
世界科技發展趨勢表明,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代最先進、最活躍的生産要素,信息資源對於經濟、社會和文化等領域的強大滲透力和影響作用難以估量。信息化與工業化不是彼此分割,而是相互傳承與交叉。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任務尚未完成。在市場、資源和環境等方面,今天的中國面臨著比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更大的約束,這也決定了中國的工業化不能亦步亦趨,秉承簡單意義上的規模擴張。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覆蓋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也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重要任務。我們將重點突破微電子、軟體、網絡和信息安全等核心技術,為國民經濟信息化提供有效、可靠的技術支撐;支持高性能計算機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研製高性能計算機,建設基於網絡的"國家高性能計算環境";實施國民經濟信息化示範工程,優先在金融、保險、製造業和農業等領域推廣應用共性信息技術系統,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産業結構的深刻變革。
中國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始終關注和高度重視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努力尋求解決人口、資源與環境之間的深刻矛盾。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依靠科技進步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我國發展戰略的重要目標。今後一段時期,煤炭仍將是我國的主要能源,面對目前石油資源緊缺和大氣污染加重的雙重壓力,我們將在技術引進及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清潔煤技術及其産業,重點開發和推廣清潔煤發電技術、原煤液化技術等,實現煤發電技術發展的跨越,率先發展新型能源産業。針對我國湖泊水體污染的現狀及趨勢,我們將重點開發受污染水體修復技術、安全飲用水保障技術、污水處理成套技術裝備、水污染控制生物強化與物化技術等,為解決我國重大水污染問題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在未來五年的科技規劃中,我們還將關注人口與健康、資源開發與利用、環境保護與生態整治、減災防災、城鄉建設與居住環境等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使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是我國新世紀科技事業必須應對的重大課題。我國領導人江澤民主席曾經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認為,21世紀的國家經濟,必然是科技創新主導的經濟。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中國必須通過創新不斷獲得新的優勢,不斷爭取比較主動的競爭地位。為此,我們將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並在國家層次上優化科技力量佈局和科技資源配置,減少或消除創新活動中的系統失效問題。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地位,將在我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逐步得到確立和加強。我們還將促進各類科研機構之間的相互分工與銜接,推動産學研之間的緊密結合,加強科研基地和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並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實施重大科學工程,全面增強我國科技發展基礎,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針對我國不同區域之間科技發展的特點和優勢,我們支持建立具有各自比較優勢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形成區域間優勢互補、相互協調的良好局面。按照我國政府確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西部地區科技創新環境和能力建設,優先支持發展西部特色産業和生態産業,促進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認識到,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裏,"知識鴻溝"、"數字鴻溝"正在表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技術創新開闢了以知識為基礎的快速發展之路,但受益者更多地傾向於那些相對富裕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國家和群體。由此所帶來的不均衡現象,最終必然影響全人類發展。如何讓不發達國家及其人民能夠更多地分享全球化和技術進步的好處,應當是全球政治家和科學家們深入思考的重大課題。可以肯定,未來國家間的經濟合作,將會越來越多地建立在科技合作的基礎之上。隨著中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們將在更廣泛的領域和更高的層次上參與經濟、科技全球化進程。中國將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維護知識産權的原則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支持中國科學家積極參與世界大科學工程以及各種全球性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鼓勵跨國公司投資研究開發,並把引進技術和人才作為今後利用外資的主要內容。中國政府繼續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科技産業合作項目,推動《21世紀APEC科技産業合作議程》的實施,促進APEC框架下的科技合作不斷向實質化方向發展。總之,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和未來。
女士們,先生們:由於科學技術的長足發展,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為當今社會進步提供了全新的發展舞臺。我們相信,伴隨著這一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中國有能力實現自身社會生産力的跨越式發展,也有能力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一個日益富強、文明的中國,必將有益於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穩定與繁榮。
謝謝各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