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體育新聞 > 正文

世乒賽綜述:乒乓世界誰領風騷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06日 23:21)

  新華社上海5月6日電(記者楊金志 劉丹)中國包攬了世乒賽的男單、男雙冠軍,但這並不能改變當今世界乒壇亞歐對抗的總體格局,當今世界也沒有哪名男子球員令人信服地成為領軍人物。女子方面則大不相同,張怡寧用“大滿貫”宣告了屬於她的時代的到來,中國隊用包攬單打、雙打冠亞軍的方式延續自己的一枝獨秀。

  王勵勤的奪冠是意料中的事,丹麥“黑馬”梅茲的出色表現也不純粹是意外。這是當今世界男子乒壇格局的生動寫照:雖然中國人整體實力高那麼一點點,但歐洲人從沒有放慢追趕的腳步。稍不留神,中國選手就會敗在他們的拍下。即使在亞洲,中國隊也不是高枕無憂,韓國人始終虎視眈眈。就在兩年前的巴黎世乒賽上,韓國人和歐洲人進軍決賽,習慣了進決賽、拿冠軍的中國人只能旁觀。即使在奧運會中進了決賽,中國選手也被打得一點脾氣沒有。如果本屆世乒賽不是在中國舉行,如果中國選手沒有佔據天時、地利、人和,誰能擔保上述局面不會再演?用會師決賽的方式奪冠固然保險,卻少了一點證明力。

  近20年來,男子乒壇的風起雲涌,瓦爾德內爾和孔令輝、劉國梁是其中的翹楚。隨著規則的改變和他們的老去,當今世界還沒有誰能企及他們當年的高度。近幾年,施拉格、柳承敏和王勵勤等選手相繼在11分制的世界大賽中奪冠。從技術層面看,有的選手狀態起伏比較大,精神氣質和心理素質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人們普遍認為,王勵勤將成為今後一段時間世界乒壇的統治者,而前提是他的綜合素質要上一個臺階。

  張怡寧已經是第三次打進世乒賽女單的決賽,這一次她終成正果,並實現了世界盃、奧運會和世乒賽的“大滿貫”。在1999年埃因霍溫世乒賽和2003年巴黎世乒賽的決賽中,師姐王楠兩次上演“大逆轉”,張怡寧只能品嘗亞軍的複雜滋味。但是,從2004年奧運會到本屆世乒賽,王楠的成績都差強人意。一個屬於王楠的時代正在落幕,張怡寧時代的大幕已經完全拉開。從鄧亞萍、王楠到張怡寧,領軍人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她們的基礎是中國女子乒乓球長盛不衰的整體實力。

  乒乓球要提高在世界體育大家庭的影響力,不能是中國人獨佔的遊戲,僅有亞歐對抗也遠遠不夠。本屆世乒賽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出了代表隊,但是運動員之間的水平相當懸殊,還有不少人屬於從中國出去的“海外兵團”,這在女子項目中尤其突出。一些運動員説,能和中國高手過招就很知足,何敢他想?中國人不應該把這當笑話聽,這分明是後果很嚴重的事!試想,如果參加世乒賽的不是中國選手就是“海外兵團”,這項競技運動還有多少國際性?中國是乒乓球世界的“超級大國”,幫助提高世界其他地區的乒乓球水平,不僅是大氣的體現,更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責編:宋璐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