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體育新聞


變,不離其宗--40毫米乒乓球影響解析  
04月24日 20:33

    自國際乒聯決定改用40毫米大球以來,這種球會對運動員産生怎樣的影響,一直是乒乓球界和體育新聞界的熱門話題。記者採訪、綜合有關專家的看法,並作了簡要分析。

    國際乒聯科研委員會委員、中國乒乓球科研委員會成員張曉篷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大球速度減慢對運動員的影響不大,旋轉減弱的影響大些;對弧圈球來説,打“前衝”影響小,打“高吊”影響大。他以劉國梁為例作了具體説明:大球對劉國梁的快攻沒有什麼影響,影響較大的是發球和小上旋球(中國隊也曾稱為“小弧圈”)。

    早在幾年前大球改革的試驗階段,中國乒協承擔了實驗任務,張曉篷就是這一課題的承擔者。因此,他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帶隊獲世界冠軍最多的中國隊原副總教練、中國代表團顧問張燮林對記者説,改用大球後球的運行軌跡變了,應當注重研究擊球時的觸球部位。他認為,用大球後速度快的還是快,旋轉強的依然強,要想在賽場上獲勝,還是要靠紮實的基本功、有效的技戰術和良好的應變能力。

    運動員的反映又如何?

    現在的歐洲冠軍、瑞典的卡爾松説:“大球與比賽結果沒有直接關係。”歐洲“三虎”之一、克羅地亞的普裏莫拉茨感覺對他的影響不是很大,沒有更多的變化。曾被譽為“直拍反膠第一人”的韓國頭號主力金澤洙認為,打慣了(與小球)差不多。佩爾森也許可能點到了要害:主要是適應。

    從這些運動員的反映看,用大球與以往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是看誰能更好地適應大球。曾對大球感覺“很彆扭”的王勵勤,連奪職業巡迴賽分站冠軍,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一位。一度被認為受影響較大的孔令輝也説,對大球已經適應。

    綜上所述,無論是專家還是運動員,他們的看法可以説都有道理。由此作分析:使用大球與用小球在技術動作、球拍的性能、對體能的要求等方面肯定會有所區別,但是,不能籠統地説對某一種打法的運動員影響大,只能説會對某一項技術帶來影響,如旋轉發球、高吊弧圈球等。相對來説,技術受影響較多的運動員會有些吃虧,而技術受影響較少的運動員較為有利。還可以説,改用大球在一定的時間內對那些適應能力強的運動員有利,而適應慢的會吃些虧。總體而言,改用大球對運動員是公平的。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變,不離其宗。正如中國隊總教練蔡振華説,使用大球“並不是説一下把乒乓球的規律打破了”。

    至於使用大球是否增加了觀賞性,比利時隊主教練王大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增加了一點兒,因為他的隊員已感覺到回合比過去多了。他認為,隨著運動員對大球越來越適應,乒乓球比賽的觀賞性會更強。



責編:李風 來源:新華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