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的結構調整新在哪——訪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
新世紀的結構調整新在哪——訪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五”計劃的《建議》把結構調整作為制定“十五”計劃的主線。中央領導同志強調:“不調整就不能繼續前進,不調整就不能健康發展。”這表明,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依靠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的新階段。那麼,新世紀之初的經濟結構調整究竟新在哪呢?就此,記者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顧問、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

    記者:請問《建議》如此突出地強調經濟結構調整問題有什麼新背景呢?

    劉國光:《建議》突出強調結構調整問題,有著國際和國內的深刻背景。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態勢:一是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絡日益緊密,競爭日趨激烈。不管哪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就必須積極地參與和融入這一時代潮流。二是作為經濟全球化重要原因和動力的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的機遇和不容回避的挑戰。三是科技進步和經濟全球化帶來了世界經濟結構的大調整,結構調整已成為全球性的課題。發達國家大力發展信息化和高新技術産業,産業結構向高層次發展,經濟已表現出持續強勁增長的勢頭;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在金融危機後也開始重視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問題,並取得初步成效。在這種形勢下,我們不能不注意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從國內的情況看,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産力發展水平和市場供求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短缺經濟基本結束,買方市場初步形成,經濟發展由受資源和供給約束為主轉向了受市場需求約束為主。同時,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一般性産品供過於求,而高加工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産品明顯不足。二是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經濟運行的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二十一世紀初的改革將從以破除舊體制為主轉入全面進行體制創新的攻堅階段。三是在對外經濟聯絡方面,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隨著加入WTO的臨近,開放型經濟將得到更快發展。這使我們在積極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的同時,越來越直接地面對世界經濟科技的發展和産業結構的調整,其壓力也更大。

    可見,世紀之交的國際和國內形勢,決定了我們要發展就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這就是《建議》把結構調整作為主線的時代背景,可以説,“主線”是為了“主題”,是為了實現較快的、可持續的發展。

    記者:結構調整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老話題了,與以前的結構調整相比,這次調整有哪些新特點?

    劉國光:我國過去曾進行過多次經濟結構調整,比較大的如六十年代初“大躍進”後的調整,七十年代後期“洋躍進”後的調整,八十年代後期經濟過熱後的調整等。與過去的結構調整相比,這次調整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是戰略性調整,而不是適應性調整。過去的結構調整是在短缺經濟的背景下進行的,結構問題主要表現為各種短缺問題,因此,結構調整也主要是截長補短,把各種短線補上去,是一種被動的、消極的適應性調整。這次結構調整,是在商品比較豐富的條件下、在新技術革命的帶動下、在與世界經濟的互動中進行的積極的、主動的調整,是戰略性調整。

    第二,是縱向的提高,而不是平面的擴張。過去在短缺條件下進行的調整,供給不足是主要矛盾,因此,調整的主要任務是增加供給數量,是一種平面的擴張和較低水平的重復。這次調整強調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因此,不僅不能再進行盲目重復建設,而且還要淘汰落後生産能力,主要表現為經濟素質的縱向提高。

    第三,是全面的調整,而不是局部的調整。這次調整不是某個地區、某個部門的局部調整,而是包括産業結構、地區結構、城鄉結構以及所有制結構在內的全面調整。

    第四,是發展中的調整,而不是停下來調整。過去的結構調整,大多是在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下由於片面追求增長速度和數量擴張,造成經濟過熱或比例嚴重失調時進行的,而經濟過熱和比例失調主要是由投資規模過大引起的,因此,需要把投資減下來,把速度減下來,是停下來調整。這次結構調整是要通過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一方面淘汰落後的生産能力,一方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所以,當前的結構調整是發展中的調整,前進中的調整,是為了更好和更快發展而進行的調整,這就要正確處理發展與調整的關係,堅持在發展中推進結構調整,以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

    第五,是主要運用市場手段進行的調整,而不是靠行政指令進行的調整。過去的調整是在計劃經濟佔主導的條件下進行的,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和政府行為進行調整;這次調整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的條件下進行的,結構調整主要運用市場機制,以企業為主體。

    記者:當前,在新的發展水平和新的體制環境下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應當遵循哪些新的原則?

    劉國光:結構調整問題實際上就是資源配置問題,其中既包括調整已有的資源配置———存量調整,也包括調整新的投資———增量調整。當前進行經濟結構調整,重新配置資源主要應考慮以下一些原則:

    第一,以市場為導向。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供給結構的調整只有適應市場,才能達到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增長質量的目的。當前市場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結構調整就是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使資源從供給過剩的領域轉移到供給不足的領域,從低效的領域轉移到高效的領域。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過程,也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新的需求的過程。

    第二,以科技為支撐。在新技術革命條件下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離不開科技這第一推動力。無論是有選擇地發展適合國情的、我們具有優勢的高新技術産業,還是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作用。這裡,需要處理好兩個關係:一是發展高新技術産業與改造傳統産業的關係。有人片面強調發展高新技術産業,而忽視傳統産業改造,認為傳統産業是夕陽産業。實際上,只有夕陽産品,沒有夕陽産業。傳統産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只要能不斷運用新技術,開發出適銷對路的新産品,傳統産業同樣會獲得蓬勃發展。二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關係。與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後順理成章地進入信息化階段不同,當信息化撲面而來時,我國尚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工業化的任務還未完成。但如果因此就不重視信息化問題,我們就會再次喪失機遇。相反,如果我們一方面抓緊實現工業化,另一方面有選擇地大力發展以信息産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産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就有可能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

    第三,以企業為主體。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等宏觀目標最終要靠微觀主體來落實,因此,企業是否有活力對於結構調整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所以,一方面要抓緊進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和改造,建立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另一方面要支持、鼓勵和引導私營、個體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為各類企業的發展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

    第四,注意發揮我國的資源特別是勞動力資源優勢。我國是人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同時,沉重的人口壓力和就業問題也使我們的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因此,應把結構調整與發揮我們的優勢、解決就業問題結合起來,努力搞好勞動密集型産業、資本密集型産業、技術密集型産業和知識密集型産業的合理搭配,一方面把經濟技術水平搞上去,另一方面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應大力發展服務業,積極推進城鎮化,努力增加就業機會,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

    記者:請展望一下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景。

    劉國光:過去的二十多年我國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今後我國經濟仍將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但不一定會達到過去那樣高的速度。這是由於,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如就業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環境問題等都將佔用一部分經濟資源,從而會影響發展速度;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短缺經濟的結束,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已從增加供給和數量擴張,轉移到了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改善結構,從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移到了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也就是説,我們需要有較快的發展速度,但並不片面追求速度。這就需要我們全面理解“發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把較快的發展速度建立在更高的質量、更好的效益、更合理的結構的基礎上。我相信,有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有二十多年改革開放奠定的經濟和體制基礎,有“九五”時期治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趨勢的經驗,《建議》提出的“十五”期間的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目標一定能夠實現,從而為實施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開好頭、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