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會議簡介
|
歷史上,亞洲和歐洲都是古代文明的搖籃,都對人類的進步和科學文化的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但是,長期以來,亞、美、歐大三角之間的聯絡並不平衡,亞歐聯絡相對薄弱。冷戰結束後,隨著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和各國各地區經濟聯絡的逐步加深,如何通過對話和合作,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亞歐兩大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日益成為亞歐國家面臨的問題。 在此情況下,1994年10月,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訪問法國時提出了召開亞歐領導人會議的設想,以加強亞、歐兩大洲之間的政治對話和經濟合作。此建議得到了亞歐國家的積極響應。東盟七國、中、日、韓與歐盟各國為此進行了多輪磋商與充分準備。1995年3月,歐盟部長理事會正式通過了支持召開亞歐會議的決議。 1996年1月16日,亞歐兩大洲的外長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討論了如何開好亞歐會議、加強兩大洲在各方面的合作以及增進相互了解與信任等重要問題。1996年1月16日,歐盟發表了關於亞歐首腦會議戰略目標的文件,強調亞歐首腦會議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指出會議將使與會者“加強雙方政治對話和經貿關係,加強歐亞兩個地區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併為建立雙方新型的平等夥伴關係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1996年2月2日—3日,10個亞洲國家的外交部長在泰國的普吉島舉行了非正式會議,籌備定於3月初舉行的首次亞歐會議。會議就亞歐會議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最後文件及亞歐會議的未來進程等進行了探討,並在許多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會議原本想開成一個“亞歐政府首腦會議”,但某些國家由於國內的原因,總統或總理本人難以與會,故把“首腦”一詞刪掉,改為“亞歐會議”。並決定會議每兩年舉行一次,輪流在亞洲和歐洲國家之間舉行。 1996年3月1日-2日,首屆亞歐會議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這是亞歐國家領導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共商亞歐合作大計。 根據首次亞歐會議通過的《主席聲明》,亞歐會議的目標是在亞歐兩大洲之間建立旨在促進增長的新型、全面的夥伴關係,加強相互間的對話、了解與合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會議認為,亞歐會議進程應遵循以下原則:各成員國之間對話的基礎應是相互尊重、平等、促進基本權利、遵守國際法規的義務、不干涉他國的內部事務;進程應是開放和循序漸進的,後續行動應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進行;擴大新成員應由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協商一致決定;通過對話增進相互了解和理解以確定優先領域並共同合作。 首屆亞歐會議確定的合作領域十分廣泛,可分為三類: 1、政治對話,內容包括亞歐雙方共同感興趣的問題; 2、經濟合作,主要包括加強亞歐在科技、農業、能源、交通、人力資源開發、消除貧困和保護環境等方面的合作;促進亞歐兩大洲相互間的貿易與投資,並就加強全球貿易體系問題進行磋商與合作; 3、學術、文化、人際交流與合作。 在首屆亞歐會議的籌備過程中,高官會議(與會者多為副部級)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首屆亞歐會議達成的共識,亞歐會議的活動將以非機制化的方式在多層次上進行。主要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高官會議、部長級會議、其他後續行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