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 把奉獻看作份內的工作——記者眼中的陳剛毅(一)
央視國際 (2006年04月20日 03:47)
編者按
10月31日至11月2日,湖北日報連續3天在頭版重要位置報道了身患癌症的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援藏高級工程師陳剛毅的先進事跡,引起社會較大反響。省交通廳黨組、省直機關工委先後作出向陳剛毅學習的決定;省政府、省直機關工委、省總工會、團省委分別授予陳剛毅各種榮譽稱號。為進一步深入宣傳陳剛毅的先進事跡,湖北日報從今天起,分3次刊發“記者眼中的陳剛毅”,敬請關注。
在赴西藏芒康縣採訪陳剛毅之前,他所在單位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的領導和同事就提醒記者:“剛毅言語不多,為人低調,是一個只做不説或只做少説的人。”
遇上不善言談的典型,無疑增加了採訪難度。我們這次遠赴西藏,能圓滿完成任務嗎?
10月14日下午,我們風塵僕僕,到達採訪目的地芒康縣鹽井鄉附近的一個小鎮。為了打消陳剛毅的顧慮,記者以老鄉的身份,用地道的家鄉話與他交流:“當先進也是工作需要,你就把這事當作一項工程來完成,總沒有你建角籠壩大橋的任務艱巨吧!”
陳剛毅笑了:“在我們交通系統,像我這樣長年忙碌在工地,有家不能回,有病沒時間治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平常了!”
見陳剛毅話語平淡,記者説了心裏話:“你看看,近幾年來,交通部門雖然出了不少好典型,但也倒了一些貪官,而且負面影響較大;你這樣的好典型,有利於教育大家勤政廉政。”
這話打動了陳剛毅,他點了點頭。那天晚上,陳剛毅説了很多,而説得最多的還是角籠壩大橋。
採訪陳剛毅期間,記者告訴他這樣一件事:“進藏之前,規劃設計院主要負責同志向我們介紹,説你這人只知道埋頭做事,從不向領導叫難;你愛人下崗沒工作,領導説你從來沒提起過。建議你回去找領導反映反映,説不定……”沒等記者把話説完,陳剛毅接過話頭:“我愛人在家裏有時閒得慌,就打電話衝我發脾氣。我為何不想給她找份工作呢?可我們院裏幹部職工家屬沒工作的多,我如果向領導提這事,不明擺是讓領導為難嗎!?”
陳剛毅的採訪接近尾聲,我們幾個老記在一起商量標題怎麼做。有人提醒這組報道“援藏幹部”一類的詞要慎用,因為如果是援藏幹部,回單位後應享受相應的待遇。
這下可為難了:陳剛毅負責的角籠壩大橋是國家的援藏項目,而陳剛毅又是項目負責人,這是繞不過去的事。最後,我們的標題還是冠以陳剛毅“援藏高級工程師”的字樣。事後,記者問過陳剛毅,到西藏工作有什麼待遇,他淡然一笑:“除工資外,就是出差補貼。在我們單位,大家都當作是出趟遠門!”
為進一步深入宣傳陳剛毅,7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採訪。在院黨委副書記高進華辦公桌上,我們看到一份陳剛毅在全省交通系統作報告時的演講稿,其中的“我在角籠壩大橋建設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這段話被改為“做了一些分內的工作”。高進華告訴記者,“這段話是陳剛毅堅持要改的,他説只能定這個調子。唉,真是拿他沒辦法!”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怎樣讓短暫的生命釋放出耀眼的火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援藏高級工程師陳剛毅選擇了奉獻,在奉獻中實現生命的價值,在奉獻中展現美麗的人生。
陳剛毅參加工作20年來,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投身交通事業。特別是2001年來的5年間,他兩次進藏,擔任工程技術和項目負責人。在患結腸癌後,他7次化療,4次進藏,直至工程竣工。他所負責的“湖北大道”和“角籠壩大橋”兩項工程,創造了西藏交通建設史上的許多“第一”。陳剛毅為西藏建設作出了貢獻。當聽到大家讚揚時,他卻很不自在,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這是我分內的工作”。為人低調是陳剛毅的特點,也是他奉獻的特徵:因為奉獻是不講條件的,奉獻更是不求索取的。
奉獻的人生,需要樂觀向上的態度和拼搏進取的精神。偉大音樂家貝多芬之所以能夠戰勝雙耳失聰打擊,以百折不撓的毅力創作出《英雄》、《命運》等輝煌樂章,就在於他有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為音樂藝術獻身的精神。陳剛毅在生命受到挑戰的時候,能坦然面對,積極向上,“把事業當作生命的象徵”,便是他樂觀人生的寫照。
奉獻是人生奮鬥的動力。陳剛毅曾看過一位當代楷模的一段格言:“人生需要事業,沒有事業的人是悲哀的。事業需要成功,不求成功的事業是麻木的。成功需要動力,缺少動力的成功是短暫的。動力需要奉獻,充滿奉獻的動力是永恒的!”這段哲理深刻的人生格言,一直伴隨著陳剛毅。
陳剛毅把平凡的人生奉獻在雪域高原。我們學習陳剛毅,就是要學習他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優秀品格;學習他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學習他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學習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拼搏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潔的思想品德。我們要以陳剛毅為榜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各自崗位上作貢獻。
(記者 張興旺 張曉峰通訊員 柯營之)
責編:郭翠瀟 來源:湖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