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4日 09:24 來源:
專家們在對布洛陀文化進行深入研究時發現,以布洛陀文化為根源的一些壯族底層文化依然充滿著壯民族的鮮明特色,文化形象飽滿豐富,有很高的研究和開發價值。
壯學專家潘其旭教授介紹,所謂底層文化,是指民族特有的、民間裏蘊藏的,沒有受到其它民族影響的原生態文化。專家們在田陽縣考察布洛陀文化時,從大量的歷史遺址遺跡和非物質文化形態中發現,壯族底層文化具有豐富的獨有成分。
最能表現壯族文化特色的是語言及其衍生物。潘其旭説,無論是構詞還是語法,壯話跟漢語有著極大差別,其最大特色是類似英語的“倒裝”式。比如説公雞,壯話則説雞公,把修飾的部分放在後面。這是符合人類的認知習慣的:先看到雞,再確定其是公是母。長江以南的漢語都受壯話影響,基本上是説“雞公”,而北方方言則説“公雞”。壯族存在一種萬物“波乜”(公母)觀,鮮明地把所有的東西都兩性化,銅鼓、天氣等所有抽象、具象的事物都分成公母,天氣一天晴一天陰就説“天氣一天公一天母”。壯話中的聲母也分公母,發出的音構成詞就變成聲母的兒子,這説明壯族很早就知道構成語言的元素。因此,壯族人語音功能特別發達,原因在於壯族沒有文字,只能通過韻文體來傳承文化,進行人際交往,並促使壯族人詩性思維、形象思維非常發達,什麼都通過詩性語言表達,所以,對民歌韻律要求非常嚴格,人們非常崇尚善歌者。
由此帶來的就是壯族的山歌特別豐富,山歌深刻地介入了壯族人的生活,山歌成為壯族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以山歌傳情達意、求偶戀愛,更以山歌傳承文化、記載歷史。人們動輒起歌,田野裏,樹林中,圩鎮上,隨時隨地都可能聽到歌聲。其實壯族山歌的旋律很簡單,一般只有兩個聲部,少數有三個聲部,主要的變化在於歌詞內容,什麼東西都可以信手拈來入歌,看似簡單的旋律,卻讓人如癡似醉,都以連唱幾天幾夜,內容絕不重復,其實也就是把別人用説話來表達的內容換成山歌來表達。這就使得壯族地區成為著名的歌海,成為一道有別有于其它民族的內涵豐富的亮麗風景。
語言的衍生物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神話傳説。壯族神話傳説豐富而自成體系,深刻地反映了壯族早期社會生活,記載了壯族豐富的歷史文化,具有很強的文化儲存和傳承、文化認知和教育、以及文化認同和民族精神的激勵等功能。如解屍食肉陋習的廢除,傳説古時候老人死去後,人們就分食其肉。一次,一名牧牛人看到牛産仔極其痛苦,歸去後告訴其母,其母説:“我生你時也是一樣。”牧牛人説,你死後我要妥善安葬你,不讓別人吃你的肉。其母死時,他果然以殺牛祭奠並分食牛肉代之,解屍食肉陋習由此廢除。這個生動的傳説,説明了壯族先民文明進步的過程。由於神話傳説是基於先民早期生産生活的幻想,至今仍是後人研究壯族先民早期歷史、早期哲學思想、原始宗教和民族關係的“活化石”,對今天則具有推進民族文化旅遊業的重要開發價值。
田陽縣博物館原館長、壯學學者黃明標副研究員介紹了一些在當地流傳的富有鮮明特色的民間習俗和民間藝術。如,舞春牛:過年後要下田時,用牛頭模型來犁田耕地,按12個月每個月該做什麼,圍繞農事而舞,現農村仍有此習俗;踩花燈、走燈圖:把36、72ak 108盞燈擺在地上,圍著燈跳舞,主要是做白事,給死者祈禱;遊花園:從種花到修花、摘花的舞蹈,隱喻母親養育兒女的艱辛;舞獅:相對於其它地方的特色在於上金山,用十幾條凳壘起一座不固定的“金山”,舞著獅子爬上去,最高的有17條凳,兩三層樓高;壯師:集舞蹈、嬉戲、演唱、吟咏于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相傳是根據布洛陀12個弟子不同的性格製作12個顏色各異的神像面具,即為壯師,逢年過節走村串寨大庭廣眾下表演,用意在於表達對祖先的懷念或祈求祖先的佑護。
習俗方面還保留著濃郁的壯家特色:過年節祭祖,都按民族民間習慣,燒紙衣服、紙元寶給先祖,吃糍粑、粽;喪事按要按古禮操辦;小孩的衣帽和長生保命的鎖、帽等吉祥物都是原有特色;做壽一定要用木塊釘一個一到三尺的橋,象徵給人積陰功,搭橋給人走路,60大壽後就年年有橋,還要做紅面的壽鞋,上?壽字。
潘其旭説,壯族並非沒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但很多沒被發現、沒被提出來;而且,由於當地漢族也深受壯族文化的影響,以致相互混淆界線,容易錯認為壯族沒有特色。原來田陽縣是百色市各縣區中唯一沒有旅遊景點的,談不上旅遊業,但敢壯山布洛陀是布洛陀發祥地的消息傳出去後,每年就有二十多萬人來旅遊。目前布洛陀文化已列入國家非物質保護遺産,排第二位,在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説之前。《麼經布洛陀》在京發佈時,專家們表示很震驚,不知壯族有此等深厚的文化留存,這些東西竟被湮沒那麼久。這些都説明,壯族的底層文化仍然有著鮮明特色,形象豐富飽滿,富有吸引力。(羅漢 韋善能)
責編:辛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