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4日 09:23 來源:
一陣陣叮叮咚咚的鋼琴聲交錯響起,“嗚啊嗚”的跟著響起一串串歌聲,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個聲部的旋律,聽起來卻優美之極。在田陽縣文化局局長吳才現家裏,筆者看到一夥年輕的男女圍在鋼琴旁,跟著彈鋼琴的一位頭髮修長的中年男子唱起歌來。
這位名叫李上琨的中年男子,是百色市文工團的壯族作曲家李上琨。他幫田陽縣文工團打造了兩首以田陽壯族民歌為基礎、注入現代音樂元素的新民歌,參加今年的布洛陀文化節的“新歌圩”表演。我們見到的,是他帶著田陽文化館的年輕演員在試唱。旁邊站著一個觀看指導的年輕人廖漢波,是“新歌圩”晚會的組織者。
壯族是一個“唱歌民族”,壯族人聚居的地方人稱“歌海”。田陽縣當地壯學學者黃明標説,壯民族文字起步晚,而且民族性情含蓄,上山做工悶了,就自己哼幾句歌,既有點即興抒發,也有把心裏所想唱出來宣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多以山歌來傳情達意,這是一種詩性交流,因其形象化更能引起聽者的共鳴。相傳佈洛陀和人們對話,很多就用山歌的形式表達。
黃明標説,田陽縣有個習慣,哪家請人幫做工,晚上肯定有村裏人來找幫工的人對歌。如果請的是男工,就是婦女來對唱,反之亦然。縣城邊那磨村那堅屯已故老歌手羅金龍,以前唱山歌很厲害,晚上有人來找他家幫工對歌,他就用女聲與人家對歌,到天亮人家才發現他是男的,是老朋友。可見,唱山歌是壯族人民主要的娛樂和談情説愛的工具。
因對山歌的喜愛,壯族歌圩因此成為最具壯族特色、規模最為盛大的民間文化活動。人稱凡有壯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歌圩。目前已知的,廣西有40個縣市有歌圩,共有歌圩點640個,大部分分佈在左右江和紅水河流域。
田陽縣敢壯山歌圩是流傳最久、參加人數最多的歌圩。每年農曆三月祭祀壯族始祖布洛陀時,都有數十萬壯族群眾從各地趕來參加歌圩。據考證,這個歌圩已經有幾千年曆史了。每到圩期,周邊十幾個縣的上十萬壯族群眾都來趕圩,歌圩有開歌儀式,還有唱古戲、舞獅、舞龍等活動,歌種多,儀式多,可謂是壯族文化的大集成。
近兩年的農曆三月,田陽縣都舉起辦包括歌圩等諸多內容在內的布洛陀文化藝術節。過去兩屆,每年均有二十多萬名壯族群眾趕來參加歌圩。今年為了增加一些新意,特意打造了這兩首壯語新歌《感思布洛陀》和《?球拋上天》,由縣文化館的12個年輕人演唱。壯族民歌大多只有兩個聲部,變化主要集中在內容,不會唱不會聽的人聽起來很乏味。但加入現代音樂的新元素後,聽起來動人多了。
黃明標憂慮地説,現在唱山歌出現年代斷層。由於外來文化影響太大,尤其流行歌曲的衝擊,年輕人認為僅有簡單兩聲部的山歌沒味道,現在只是在山區還有年輕人唱山歌,河谷一帶唱山歌的都是年紀就很大的。他上初中時還熱情地抄過歌本,現在自己也不會唱了;他小時候參加過敢壯山歌圩,山上山下人山人海,比現在熱鬧多了。要想回復到以前那種滿山遍野無人不唱山歌的盛況,看來是不可能的了。
但廖漢波認為,他們這些年輕人也有喜歡起本民族的山歌的。他説,參加排練的這些年輕人大多是大學文化,不少人懂外語,他們也唱外面的流行歌曲。但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碰撞和比較中,發現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優勢,唱起自己的山歌來能增進民族感情。但顯然仍舊以那種單調的曲子包容那麼多內容的話,山歌會逐漸失去吸引力的。所以,要加入新元素打造這兩首歌,從而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參加到世界民族文化的大舞臺上來展示。他認為這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自覺與自救,産生的一種樸素的回歸意識和要求。
廖漢波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壯族男孩,本人學的是日語導遊專業,且通曉英語。在工作中發現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四年前,他創辦了“壯族在線”網站,現在已經是最大的壯族文化網站,入網會員超過8000人。(羅漢 韋善能)
責編:辛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