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産生方式
央視國際 (2006年02月23日 13:38)
政協委員以協商推薦的方式産生。每屆政協委員名額和人選經上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會議審議同意後,由常務委員會協商決定。
政協委員是中國各個領域、各個界別有代表性和有社會影響的人物。
對政協委員的基本要求是:密切聯絡群眾,了解和反映群眾的願望和要求,參加政協組織的會議和活動。
政協委員的民主權利有:在本會會議上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本會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通過本會會議和組織參加討論國家大政方針和地方重大事務;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對違紀違法行為檢舉揭發、參與調查和檢查;有聲明退出政協的自由;在受到警告或撤銷參加資格的處分時,可以請求復議。政協組織依法維護政協委員履行職能的民主權利。
政協委員的義務有:遵守和履行政協章程;遵守和履行政協會議作出的決議。
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共有委員2238人,其中中共委員895人,佔40%;非中共委員1343人,佔60%;民主黨派委員666人;少數民族委員262人,包括了中國55個少數民族的代表人士;婦女委員373人。此外,還有中國各大宗教團體負責人,有台灣同胞和香港、澳門各界知名人士,有外國血統的中國籍專家,有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的代表人物,等等。這種構成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團結大聯合的精神。
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共設34個界別,分別為:
1、中國共産黨
2、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3、中國民主同盟
4、中國民主建國會
5、中國民主促進會
6、中國農工民主黨
7、中國致公黨
8、九三學社
9、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10、無黨派人士
11、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
12、中華全國總工會
13、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14、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15、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16、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17、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
18、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19、文化藝術界
20、科學技術界
21、社會科學界
22、經濟界
23、農業界
24、教育界
25、體育界
26、新聞出版界
27、醫藥衛生界
28、對外友好界
29、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
30、少數民族界
31、宗教界
32、特邀香港人士
33、特邀澳門人士
34、特別邀請人士
責編:張麗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