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深邃的草原文化
央視國際 (2005年07月21日 10:17)
草原文化--是指自古以來,在大草原上過著遊牧、狩獵、漁獵以及林業經濟生活的民族,由他們所共同創造的文化整體。其博大與深邃,足可和農耕文化相媲美,只不過未得到充分地發掘與研究。中國是以農為本的國家,過去以封建正統思想為主導,重農輕牧,古文獻中,有關農耕文化的內容記述比較詳盡,對遊牧民族和草原文化的記載較少,還常帶有貶低之意,這就給草原文化的研究增添了許多困難。
中國歷史上的政權更迭中,以農耕民族掌握政權的時候居多。當農耕民族建立政權後,從不敢輕視遊牧民族,為防範遊牧民族的侵擾與掠奪,建造了長城防禦之後,仍極重視邊關貿易,互通有無。即便在漢唐盛世,仍採取和親政策,以增強農耕民族和草原民族的友好往來,像漢代與匈奴、唐代與突厥都曾如此。從而保持了一定時期內的和平與安定的生活,使兩類文化得到不斷地融合發展。
中國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中,鮮卑建立過北魏、契丹建立了遼朝、女真建了金等政權,而蒙古族和滿洲族,則建立了震撼世界的元朝和有近300年曆史的清朝,都創造了不同時代特徵的草原文化,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如果説農耕文化是以土地為根本,在沿江河流域的平原上創造了著稱於世的物質與精神文明的話,那麼,草原文化則是在遼闊無垠藍天下的綠野上,不斷孕育出耀眼的文明之光,閃爍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之中。舞蹈文化是不受語言文字局限的,在探索草原文化型民間舞蹈中,定會發現許多過去文字記載中所沒有的重要收穫。
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地處中國北方、遼闊無垠的蒙古草原,是中國遊牧民族的發祥地,他們的祖先曾在這裡生活繁衍,創造了優秀的草原文化,馴服了駿馬馳騁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勇猛、剽悍的遊牧民族曾叱詫風雲,活躍在亞、歐兩洲的歷史舞臺上。中國北方的古代民族,自古以來和中原民族就有著密切的往來。早在遠古商周時的鬼,春秋戰國時的戎狄、東胡、匈奴,秦漢以後的烏桓、鮮卑、柔然、突厥,以及公元12世紀前後的回鶻、契丹、女真族等,他們和中原的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互為影響。遊牧民族接受了漢民族的農耕文化,使草原文化有了相當大的發展,漢民族從遊牧民族那裏接受了草原文化,學會了馴馭和使用馬的技藝,增強了國家的實力。戰國時,趙武靈王學習遊牧民族的"胡服騎射",以取代寬大的衣著和笨重的戰車,成為歷史佳話。
馬是遊牧民族不可或缺的生産工具,駿馬尤為牧民們所喜愛。漢武帝深知馬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為得到西域大宛馬,先重金以求,不得,又前後派大軍十萬遠征,歷時四年,才得到駿馬千匹,並稱之為"天馬"。他任用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碑為"馬監",遺詔中計金日砥輔政,並因他平叛有功,封為詫侯。在唐代"安史之亂"中,唐肅宗曾借回紇精銳騎兵平亂,之後,立馬市收購回紇馬。公元758年冊封回紇葛勒可汗為英武遠威毗枷闕可汗,並嫁幼女寧國公主為葛勒可汗妻。可見馬的使用是草原文化的標誌之一,自古以來一直為農耕民族所重視,而且馬的使用促進了農耕與草原兩民族、兩種文化的融合。
中國北方古代的遊牧民族,經過千百年來的融合與發展,已成為現代的蒙古、哈薩克、柯爾克孜、滿、錫伯等民族,雖多已不再逐水草而居地從事牧放,但仍保存著草原生活的習俗,仍是騎馬、放鷹、射箭等技藝的佼佼者。 天之驕子的英姿--"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這首來自一千四五百年前鮮卑語的古歌,讀後,馬上讓人聯想到遊牧民族馳騁在大草原上,以藍天為帳篷,以綠野為氈毯的豪邁氣概。生活在這種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牧民們心胸開闊、坦蕩,感情質樸、豪放。長期的牧放與狩獵生活,使他們和農耕民族的安土重遷、樂天知命的性格正相反,練就了強悍、矯健的體魄和桀驁不馴、勇往直前的性格。在他們的民間舞蹈中,洋溢著來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是豪放與自信的"天之驕子"的形象。
"天子驕子"一詞,恰好來自2000年前的漢代,源於活躍在當時中國北方草原匈奴單於的信中。據《漢書 匈奴傳》的記載,匈奴孤鹿姑單於曾致書漢武帝稱:"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信中,匈奴單於既肯定漢朝的強大,同時,又自比作天之驕子,那不可一世咄咄逼人的氣勢,躍然紙上。使得漢代各君王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以防止匈奴騎兵的突然襲擊。之後的鮮卑、契丹、女真等遊牧民族也都以此氣勢,人主中原,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則達到了頂峰,成為遊牧民族最崇敬的英雄形象。
遊牧民族喜愛翱翔于藍天的雄鷹,喜愛馳騁在草原上的駿馬,於是,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來自大草原的氣勢,都融匯于鷹和馬的舞蹈形象上。遊牧民族也很喜愛大雁和天鵝, 這是因為當兩種候鳥飛離草原時,預示著冬天的即將到來,讓牧民作好越冬的準備,它們飛回草原時,又帶來江南的溫暖和新綠的春天。因此,草原文化型民間舞蹈中,男子舞蹈經常出現鴻雁高飛的舞姿,而女性的動態,則常模擬天鵝的形象。天鵝也叫作鵠,它既象徵女性的溫柔、潔美,又能體現出牧民婦女嚮往美好未來的"鴻鵠之志"。作為從事狩獵民族的舞蹈中,除上述動態之外,還常出現熊、虎、鹿等形象。這些民間舞蹈的風格特徵和藝術形象的塑造,都源於數千年草原文化對遊牧民族的哺育與陶冶,是牧民們繼承古文化基礎上的創造與昇華。
責編:朱亞菲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