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0日 17:57 來源:人民日報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復”,是陳雲同志思想方法的精髓。
不唯上。“不唯上,並不是上面的話不要聽。”陳雲同志強調,在黨內,個別黨員的利益必須服從全黨的利益。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這“四個服從”是一個也不能少的。一個共産黨員,他的責任在於堅決執行黨的決議,而且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難。“在工作中萎靡不振和用雇傭勞動的態度來對付黨的工作,是絕對不允許的。”做到“不唯上”,一要講真理,不講面子。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應該怎樣就怎樣。怎樣對老百姓有利,怎樣對革命有利,就怎樣辦。“如果一切從自己面子的角度出發,討論問題、看問題攙雜個人得失在裏面,立場不正,就不會看得很清楚,不會講真理,結果一定害人害己。”二要論事不論人,論事不論臉。討論和解決問題,如果大家都能站在無産階級的立場上,論事不論人,論事不論臉,方法就容易一致,對問題的看法就容易一致,扯皮就少了,事情就好辦了。“黨內只應當有這種態度,這就是共産黨員的態度。”
不唯書。“不唯書”,不是説文件、書都不要讀。陳雲同志指出,學習是共産黨員的責任。不讀書,不學習理論,“就會在複雜的、不斷變化的革命環境中,迷失道路,找不到方向,不能獨立工作,也不能正確地實現黨的任務和決定”。要隨時隨地學習理論和文化,努力提高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增進革命知識,培養政治遠見。同時,他認為,學習理論一定要聯絡實際。看不見理論和實際統一,或者看不見理論和實際有別,都不對。只停留于實際,就不會有遠大眼光;只停留于理論,就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將書本上的東西與實際相結合?他強調,首先是要讀懂,讀懂就是消化。如果書沒有讀懂,就不要急於去“聯絡實際”,弄得牛頭不對馬嘴。革命工作,不僅需要書本知識,還需要社會知識和革命實踐知識。只有掌握了馬列主義的原理和思想方法,才會把所學同實踐經驗結合起來,將具體經驗上升為一般理論,並用以指導實際工作。
只唯實。“只唯實”,就是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研究和處理問題。陳雲同志認為,犯錯誤的人,不是對實際情況一點不了解,只是了解的情況是片面的,誤把局部當成全面。“犯錯誤都是因為認識上存在片面性。”做到“只唯實”,一要深入調查研究,把實際看全,把情況看清。“我們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研究情況,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決定政策。”二要密切聯絡群眾,尤其是對解決群眾切身問題的辦法,必須到群眾中去找尋,因為只有群眾才最了解他們自己的問題。“離開群眾,世上是沒有什麼諸葛亮的。”三要注意特殊性,區別不同地方,區別任務緩急,區別主要工作和次要工作。四要通過一些敢講真話的朋友和身邊工作人員,經常了解基層幹部群眾的呼聲。這也是調查研究的一種方法。
交換。陳雲同志認為,事物是複雜的,一個人看問題總有局限性,也容易産生片面性。要想得到比較全面的了解,就需要聽取各種不同意見,多和別人交換意見。交換是一種全面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通過交換,“本來是片面的看法,就可以逐漸全面起來;本來不太清楚的事物,就可以逐漸明白起來;本來意見有分歧的問題,就可以逐漸一致起來。”遇到提不同意見的人,決不要生氣。他們的意見,對的或者錯的,都有益處。對於正確的反對意見,可以補充我們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不足;對於不正確的反對意見,我們要把它駁倒。通過批駁,可以加深我們的認識。“正確的意見往往就是由系統地駁倒不正確的意見而産生的。”
比較。陳雲同志認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不經過比較,就看不清事物的發展程度,看不清事物的要害和本質。比較,是為了更深刻地判斷事物的性質,弄清事物的本質。這是認識事物的過程。“所有正確的分析,都是經過比較的。”如何作比較?陳雲同志強調,研究問題,制定政策,決定計劃,要把各種方案拿來比較。比較時要上下、左右進行比較,不但要和現行的作比較,和過去的作比較,還要和外國的作比較。多方面的比較,可以把情況弄得更清楚,判斷得更準確。“多比較,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反復。陳雲同志認為,人們認識事物需要有一個反復的過程。對於有些問題的決定,當時看來是正確的,但過了一個時期就可能發現不正確,或者不完全正確。反復,就是決定問題不要太匆忙,留一個反復考慮的時間。“有些問題,沒有把握寧可慢些,多考慮一下。這樣做的缺點是慢,但如果做錯了,就是失。慢和失比,慢比失好。”如何做到反復?陳雲同志強調,首先要在決定了對策之後,再找反對的意見攻一攻,使認識更正確。而最要緊的,是在實踐過程中反復認識。凡是正確的,就堅持和發展。如果發現缺點就加以彌補,發現錯誤就立即改正。反復不是反復無常、朝令夕改,而是通過判斷、行動去再認識、修正之,使認識和決策更加準確,不犯大的錯誤。
責編:王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