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鄭和遺跡:帕泰島——中國人帶來造絲織布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22日 16:24)
|
|
|
西遊村的古城堡 |
據説,當年中國水手來到肯尼亞帕泰島後,不僅帶來了中醫、中國的建築技術,而且帶來了中國的造絲和織布工藝。這些醫術、技術和工藝代代相傳,直到幾十年前才失傳。這一説法是否屬實,是否留有相關的物證呢?
“中國醫生”在村民中有口皆碑
記者在西遊村採訪時,遇見了一位和善的老人,他叫姆溫耶 奧馬爾,今年71歲。談及中國人的故事,老人微笑著説:“我説的中國人不是指像你這樣的中國人,而是特指當年中國水手的後裔。他們在此經過一代又一代繁衍,有些人的中國特徵已不十分明顯。目前,這3個村子就數西遊村的中國人最多,共有10家左右。”
談及村裏的“中國醫生”法基伊時,記者説上次去過他家但沒見到,家人説他去馬林迪了,不知他現在回家了沒有。“法基伊自上次離開村子後就一直沒回來。前幾天我去找他看病,他愛人説他來信講,近期不會回來。目前他在馬林迪的一家醫院工作,情況還不錯,估計短時間內回不來。”老人感嘆道,“這裡的情況你也了解一些,人們普遍貧窮,大多連病都瞧不起,法基伊經常免費為大家看病,在村民中有口皆碑。”
中國人帶來了造絲和織布
説起中國人在當地的影響,中醫當數第一,從古至今一直這樣。此外還有什麼呢?老人回憶説:“更遠一點,40至50年前,我還聽村裏的老人講,西遊村以前曾經有過造絲業和織布業,也就是養蠶並用蠶繭造絲,種棉花並用棉絮織布,或者用蠶絲織布。在中國人到此之前,島上沒有這類手工藝,它們是中國人帶來的。”
“這兩個行業當時在島上很興盛嗎?”老人回答説:“據説曾興盛過一個時期,不過都是家庭作坊。後來,也只有個別人家保留了這個手藝。我小的時候,聽到這個覺得很新奇,還去幾家看過,見過織布機和造絲機。”
“這兩種機器是什麼樣子?聽您説起這些,我也感到有些新奇。”記者窮追不捨地問道。老人笑了:“可能本村有幾家還保留著這種機器,是木制的。”
老人憑記憶畫出了織布機
根據老人的建議,記者先來到一戶老人認為最有可能保留那些舊機器的人家。在得知記者的來意後,戶主不好意思地説:“現在沒有了,前幾年覺得那些東西再也派不上用場,就當柴火燒了。”
隨後又來到另一戶人家,這家主人50歲上下,看上去十分精明能幹,但談及造絲機和織布機,他卻無奈地説:“這兩種機器我家原來都有,我父親曾教過我如何使用。可是,現在不知去向了。”不過,他説自己還清楚地記得那些機器的構造,甚至還有將其複製的計劃,待完工後再作為“鎮家之寶”傳後。“過幾天我就會開始製作,你下次來就能看到。”
記者當即請他畫一個織布機的草圖,他非常爽快地同意了。他一邊用筆在紙上描繪著,一邊繪聲繪色地講解著。畫圖上説不清楚的地方,他又從地上撿來樹枝等物品比劃:“織布機是製作布料的簡易機器,主要由主體、梭子和擋板組成,手工操作,可以用棉花或是蠶絲作原料,可製作一整塊布,或是類似的裝飾品,如花布、頭巾等。”他補充説,“造絲機相對複雜一些,我記得也不十分清楚,複製起來會比較困難。”
在記者的印象中,這位主人描繪的織布機與過去中國農家婦女使用的織布機相比,雖有大小繁簡之差異,但二者在構造原理和機樣模式方面,確實給人以一脈同源之感。
責編:王麗華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