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 > 正文

600年前鄭和船隊已能通過測星斗高度確定航位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21日 13:21)

  新華社南京6月21日電(記者姚玉潔 王力)“鄭和船隊七下西洋都能平安歸來,表明當時中國的航海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中國著名船舶專家、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席龍飛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鄭和下西洋所歷“大小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餘裏”,船隊如何在茫茫大海中確定位置和前行的方向?席龍飛説,當時鄭和船隊已經使用了先進的天文航海術“過洋牽星術”,通過測星斗的高度來確定船位。在《鄭和航海圖》中,有四幅過洋牽星圖,標出了各航線所牽星斗的高度(以角度“指”為單位),以指導航行。

  席龍飛告訴記者,“牽星板”共有大小12塊,航海時將牽星板的下邊與海天線齊平,通過板中的小孔觀察星斗,以此測得該星斗的角度。在北半球航行時,所牽星斗是北極星,在赤道附近或南半球看不到北極星,經常牽的是華蓋星。“過洋牽星術是阿拉伯航海者所擅長的技術,鄭和船隊很快就掌握了這種技術,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中外交流的情況。”

  雖然鄭和每下西洋都祈求海上女神天妃的保祐,但科學航海的精神貫穿始終。鄭和船隊充分利用季風,每次從福州長樂五虎門開洋都是在冬季,這時北風大振,正好送船隊赴南洋;每次返航都在夏季,利用夏季的南風,中國常稱之為“回舶風”。

  此外,鄭和船隊還利用測深錘長繩上的標記測量水深,利用帶牛油脂的鉛錘粘上來的泥沙,判斷海洋底質的狀況,以避免觸礁或者尋覓適宜的錨地。有趣的是,當時的水手有簡便實用的測試航海里程的方法。明代以“更”為單位計航行里程,每更約60裏。由於風、流的影響,航速或有快慢,每更所走里程稍有不同。水手將木片從船頭拋下,自己從船頭向船尾走。如果走到船尾時,木片正好漂流到船尾,這叫“合更”,否則就叫“不及更”或“過更”。過更時,每更大於60裏,不及更時就小于60裏。席龍飛説:“明代有合更、過更和不及更的認知,説明對航程的計測精度有所進步。”

責編:王麗華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