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胡錦濤出訪東南亞三國並出席國際會議 > 正文

“萬隆精神”的中國因素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0日 23:01)

  解放日報消息:50年前,在中國政府的有力推動下,亞非會議提出了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相一致、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的十項國際關係原則,並形成了“萬隆精神”。

  當記者翻開一頁頁中國外交檔案解密文件時,一個愛好和平維護世界和平、負責任講原則又不失靈活的大國形象躍然紙上。在彰顯求同存異、平等協商、和平共處、謀求合作的“萬隆精神”背後,中國因素功不可沒。

  1955年4月4日,在周總理送呈毛主席關於參加亞非會議的方案(草案)上,“我們在亞非會議中的總方針應該是爭取擴大世界和平統一戰線,促進民族獨立運動”,短短一句話擲地有聲。就在這經中國領導人修改過的方案中,中國政府提出了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一系列有關和平共處的主張———

  “我們主張:保障世界和平,維護民族獨立併為此目的促進各國間的友好合作。友好合作應該以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和反對侵略、反對戰爭為基礎。”

  “我們主張:通過國際協商和緩並消除國際緊張局勢。”

  “我們主張: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貿易,發展技術和經濟合作,以促進和鞏固有關各國的和平和獨立的經濟發展。”

  “我們主張:在尊重各國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各國間的文化交流。”

  “我們主張:禁止和銷毀原子武器和一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

  就在亞非會議上,周總理在發言中再次重申中方的主張———“和平政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基本政策。我們相信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可以而且應當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我們的願望是維護自己國家的獨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一切國家建立正常關係。讓我們能夠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建設自己的國家。”

  細讀1955年4月23日的中國代表團關於亞非會議和平宣言建議,簡直就是萬隆會議上形成的十項原則的一個雛形。(記者 夏俊)

責編:曉星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