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 專題首頁

阿根廷概況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4日 10:36



  國名:阿根廷共和國(Republic of Argentina, Republica Argentina)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國名由來:西班牙語中,阿根廷與拉普拉塔兩詞意義相同,均為“白銀”。1527年,西班牙探險家塞瓦斯蒂安卡沃托率領一支遠征隊到達南美大陸後,從一個寬闊的河口溯流而上,深入到內地。探險家們發現當地印第安人佩帶著很多銀制的飾物,以為當地盛産白銀,便將這條河命名為拉普拉塔河,把這一地區稱為拉普拉塔區。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後來又將拉普拉塔區改為省。19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省宣佈獨立,並將國名正式定為阿根廷。阿根廷一詞源於拉丁文,不僅是指具體意義上的白銀,同時寓意“貨幣”、“財富”。這塊廣袤的土地上雖不産白銀,但有著肥沃的土壤,豐茂的草原,良好的氣候,這使阿根廷成了“世界的糧倉和肉庫”,財富滾滾而來。因此,把這個國家稱之為“阿根廷”,真是再恰如其分不過了。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5:3。自上而下由淺藍、白、淺藍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長方形中間是一輪“五月的太陽”。太陽本體酷似一張人臉,是阿根廷發行的第一枚硬幣的圖案,沿太陽本體圓周等距離分佈著32根彎直相間的光芒線。淺藍色象徵正義,白色象徵信念、純潔、正直和高尚;“五月的太陽”象徵自由和黎明。

  每年6月20日為國旗日——1810年,阿根廷爆發了著名的五月革命,推翻了西班牙總督,開始了偉大的獨立戰爭。為了鼓舞士氣,指引部隊作戰,領導獨立戰爭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親自設計並指導製作了一面淺藍色和白色相間的旗幟。這兩種顏色分別象徵著純潔和虔誠。1916年9月9日,阿根廷共和國宣佈成立時,升起的就是這面旗幟。從此,它被正式確定為阿根廷國旗。

  國徽:為橢圓形。橢圓面上藍下白,為國旗色,上端有一輪“五月的太陽”,寓意同國旗。橢圓形中有兩隻緊握著的手,象徵團結;手中握有“自由之竿”,象徵權利、法令、尊嚴和主權;竿頂為紅色的“自由之帽”。橢圓形圖案由綠色的月桂樹葉環繞,綠色象徵忠誠和友誼,月桂樹葉象徵勝利和光榮。

  國花:燦若紅霞的賽波花。賽波樹屬木本豆莢科植物,主要分佈在中南美地區。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拉普拉塔地區的印第安人不斷奮起反抗。傳説,在一次戰鬥中,一位印第安部落酋長不幸陣亡,她的女兒阿娜依挺身而出,指揮戰鬥,與西班牙殖民者浴血死戰,最後她也被俘。西班牙殖民者將阿娜依綁在一棵賽波樹上,要用火燒死她。阿娜依在熊熊的大火中慷慨就義。此時,花期未到的樹上突然盛開出滿枝累串的、如火如血的紅花。1942年,阿根廷通過一項法令,正式確定賽波花為阿根廷的國花。

  國鳥: 棕灶鳥

  獨立日: 7月9日(1816年)

  國慶日: 5月25日

  馬島戰爭老戰士日:4月2日(1982年)

  國家政要:總統內斯托爾基什內爾(Nestor Kirchner),2003年5月任職。

  自然地理:面積278萬平方公里,為拉美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和烏拉圭為鄰。海岸線4000余公里。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西部是以脈綿延起伏、巍峨壯麗安第斯山為主體的山地,約佔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北部主要是格蘭查科平原,多沼澤、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亞高原。主要山脈有奧霍斯德薩拉多山、梅希卡納山和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巴拉那河全長470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別德馬湖。北部屬熱帶氣候,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為溫帶氣候。著名的烏馬瓦卡峽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傳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稱為“印加之路”。

  人口:3602萬(2001年11月)。其中女性佔人口總數的51%,男性佔49%。城市人口占85%,農村人口占15%。主要民族是歐洲人和印第安人,其中白人佔97%,多屬意大利和西班牙血統。混血種人,印第安人及其他人種佔3%。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居民87%信奉羅馬天主教,其餘的信奉基督教新教及其他宗教。


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是拉美最繁華的都市之一,有人口296萬(2000年)。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4個行政單位。由22個省、1個地區(火地島行政區)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各省名稱如下:布宜諾斯艾利斯、聖菲、科爾多瓦、門多薩、圖庫曼、恩特雷裏奧斯、查科、科連特斯、薩爾塔、聖地亞哥德埃斯特羅、米西奧內斯、聖胡安、胡胡伊、裏奧內格羅、福莫薩、丘布特、聖路易斯、內烏肯、拉潘帕、卡塔馬卡、拉裏奧哈和聖克魯斯。

  簡史:16世紀前居住著印第安人。1535年西班牙在拉普拉塔建立殖民據點。1776年西班牙設立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首府的拉普拉塔總督區。1810年5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人民掀起反對西班牙統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個政府委員會。1812年起,阿根廷人民在民族英雄聖馬丁的領導下,開展了反對西班牙殖民軍的大規模武裝鬥爭,終於在1816年7月9日宣告獨立。1852年制定憲法,建立了聯邦共和國,烏爾基薩當選為第一任總統。1853年頒布第一部憲法。1862年巴托洛梅米特雷擔任總統,結束了獨立後長期的分裂和動亂。自20世紀30年代起出現軍人與文人交替執政的局面。1983年,阿方辛民選政府上臺,恢復憲制,大力推進民主化進程。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和英國因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歸屬問題,爆發了馬島戰爭,同年6月14日,英軍擊敗了阿軍,繼續佔領馬島。

  政治:1853年制定第一部全國統一憲法。1994年8月22日,憲法經第四次修改後實施。修改後的憲法規定,阿根廷為聯邦制國家,實行代議制民主,內閣是政府執行機構。總統、副總統由普選産生,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執掌國家最高行政權,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憲法還規定設內閣總理一職。總理、部長和總統府各國務秘書均由總統任命。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內閣是政府執行機構。國會分參、眾兩院,擁有聯邦立法權。

  經濟:阿根廷物産富饒,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是綜合國力較強的拉美國家。工業門類較齊全,主要有鋼鐵、電力、汽車、石油、化工、紡織、機械、食品等。工業産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3。核工業發展水平居拉美前列。鋼産量居拉美前列。機器製造業具有相當水平,其生産的飛機已打入國際市場。食品加工業較先進,主要有肉類加工、乳製品、糧食加工、水果加工和釀酒等。阿是世界葡萄酒主要生産國之一,年産量30億公升。礦産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銀、鈾、鉛、錫、石膏、硫磺等。現已查明蘊藏量:石油4.11億噸,天然氣6883億立方米,煤炭6億噸,鐵3億噸,鈾2.94萬噸。水力資源豐富。森林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3左右。沿海漁業資源豐富。國土面積的55%是牧場,農牧業發達,素有“糧倉肉庫”之稱,是世界糧食和肉類主要生産和出口國之一,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高梁和葵花籽等。近年來,阿根廷已成為南美最大的旅遊國家,主要旅遊點有巴裏洛切風景區、伊瓜蘇大瀑布、莫雷諾冰川等。

  新聞出版:全國發行各類報紙2062種,週刊96種,還有250種外文出版物。首都及各省重要報紙35家。主要報紙有《民族報》,1870年創刊;《號角報》,1945年創刊;《紀事報》,1963年創刊;《新聞報》,1869年創刊。重要週刊有《市場》、《索莫斯》、《人物》等。美洲通訊社屬總統府新聞國務秘書處領導。阿根廷新聞社和報聯社均為私人通訊社。調幅電臺101家,調頻電臺約1500家。開放式電視臺46家,超高頻電視臺115家,微波電視臺61家,有線和閉路電視臺866家。

  外交:奉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不結盟立場和各國人民自決、不干涉內政,主權國家一律平等的原則。

  與中國關係:1972年2月19日,中阿兩國建交。2001年4月,江澤民主席應邀對阿根廷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了《中阿生物技術和生物安全協議》和《中阿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2004年6月,基什內爾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編輯:劉棣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