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開瓊老人在搬遷的途中 |
| |
三峽居民搬遷中 |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2002年7月21日,重慶奉節縣的最後一批三峽移民離開故土,踏上了前往新家園的漫漫旅途。三峽工程二期完成蓄水之後,奉節縣的水位線將達到139米,這裡的大部分土地將被淹沒。
白帝鎮大橋村劉家四代人也鎖上大門,他們將移民到1700公里外的浙江安吉縣。
家人:奶奶你慢點走,我跟你説,走的時候不能這樣。
楊開瓊老人已經84歲了,今天,她也要隨著兒子一起離開家鄉。
母親:要到外面見更多的人了。
老鄉:那要記得回來呀。
家人:慢一點。
大橋村這一天有30人將移民他鄉,而剩下的人不久以後也要搬到175米水位線以上的山頂新區居住。
老三老五兩家人登上了移民專用大巴,他們在山區住了一輩子,他們的血脈在這裡,祖墳在這裡,這一別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來。
離別前曾誇口不掉一滴眼淚的老三,在車中也潸然淚下。
中午12點,滿載移民的大巴來到了奉節老城的碼頭,三峽庫區蓄水後,這個碼頭也將不復存在。
84歲的楊開瓊老人,這是第一次走出山區,距新家的旅途長達四天四夜,她能吃的消嗎?
工作人員:前面的讓一下,讓一下,讓開點,讓一下。
在這條船上座著奉節縣1100多名移民,他們將遷往浙江的安吉、德興、長興三個縣。
從1999年至今,奉節縣共向外遷28997人。當這條船離開之後,奉節縣的移民外遷工作將全部結束。
母親:就是要出來看看,再看一眼我們的家鄉。
兩個小時之後,船穿過了三峽第一峽瞿塘峽。船上的大多數移民雖然從小就住三峽邊,這次卻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三峽。
在路上,楊開瓊老人不禁擔心起到了新家後,如何和新的鄰居相處。老五寬慰著她。
老五:不讓你做什麼事,你也做不了什麼事,誰讓你做什麼呢,就在家裏。不認識的人他來了你就喊他坐,讓他自己去倒茶喝就行了。有煙讓他自己抽就行了,你這麼大歲數了也不能讓你去倒茶,不讓你給他拿煙。
老三老五在山區種了一輩子旱田,到了平原後要種水田,對未來的生活,他們也有些很擔心。
老五:耕一道地一畝地四十,犁一道耙一道就是六十,灌溉,把這些費用除了,就沒有什麼錢可賺了。灌溉一個鐘頭十七塊錢。
領導:要想辦法種別的,想辦法搞結構調整,我看平原上不是不能種毛竹,山上可以種毛竹,氣候是一樣的,山下也可以種毛竹。
領導:要學當地人,他們當地人也有水稻田,他們是種什麼的,他們在幹什麼,可能熟悉了以後,還可以打工,還可以加入當地的企業。
老三:我在想養魚行不行,養魚也可以,不知道當地政府,允許不允許我們搞,允許我們搞,我絕對搞個魚塘。
領導:他會允許的,現在搞市場經濟,會允許搞。
老三:我想把分給我的地搞個魚塘,再在魚塘岸邊上載上樹。
下午船到了三峽大壩工地,通過了導流明渠。2002年的11月6日,導流明渠成功截流,如今,這條水道已經不復存在了。2009年大壩正式完工後,三峽庫區蓄水水位將達到175米,到那時,三峽大壩將形成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庫淹沒區。
三峽水庫預計淹沒陸地面積632平方公里,淹沒城市2座、縣城11座、集鎮116個,建成後它將在防洪、發電、航運方面發揮巨大的綜合效益。當年船上的這些三峽移民們,正是為了這宏偉的工程,放棄了他們的故土,前往新的陌生的家園。
船在第四天五點到達了江蘇江陰港,在這裡移民們將改乘汽車前往浙江。
工作人員:前面那個白色的車,車上有兩個紅杠,過去看好了。
經過四天四夜的旅途顛簸,84歲的楊開瓊老人顯得疲憊不堪。當地政府專門為老人準備了一輛轎車,但老人死活不肯上車。
工作人員:到你們家去啊,到你們家。
家人:到我們的新房子去,到我們那兒去。
工作人員:她什麼意思啊?
家人:她以為是到你們家去。
家人同期:我説到我們家去。
老三老五兩家和其他移民一同坐上了三峽移民專用的大巴。
老五:這個地方全都是平原,周圍都沒有山,你看一望無涯。這裡種的草坪,為了綠化好看,在裏面摔跤都行。
兒子:那邊的房子和我們家一樣嗎?
老五:這些地方的人不願意種地,一般的是出外,也是打工進廠,種地是附帶。
這裡的工廠多些,企業發達些,好打工些,好掙錢些,就是這樣,我們上面,我們白帝鎮有多少企業,白帝鎮有一個紅磚廠。
離開了家鄉1700多公里,再過四個小時,移民們就要到浙江安吉縣他們的新家。
責編: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