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建議改善護士待遇和制定發展行動計劃
按照世衛組織標準,每千名需要護理的病員與護士之比為1000比2;而目前,在我國這一比例僅為1000比1,農村地區比例更低,護士總數存在很大缺口。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護士流失。全國政協全會上,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吳幼英針對醫院護士流失嚴重現狀,提交了“進一步加強護士隊伍建設”的提案建議:要採取重視護理人力資源配置、加強職業規劃、改善待遇等多種措施,減少護士流失。
【調查】護士流失造成緊缺
吳幼英在調研中發現,不僅護士總量不夠,現有護士還在不斷流失。某地區,近五年來護理人才流失率為12.8%。與此同時還有39.28%的護士存在改行的想法,13.30%的護士還處在觀望之中。護士流失的現象在全國較為普遍。
【癥結】重“醫”輕“護”是關鍵
為何出現“白衣天使”“飛”他處的現象?
重“醫”輕“護”的社會氛圍是一大原因。吳幼英委員説,在人們眼裏,護士就是醫生的“下手”,工作不過是打打針、送送藥、量量體溫等。調查顯示,有80.53%被調查者認為護士社會地位低,有85.71%被調查者反映護士經濟收入低。其二,護理工作不僅辛勞,而且精神壓力也相當大,於是在護士中出現了職業性的倦怠現象。此外,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大多數護士學歷、技能相對不高的現狀,也是影響護士隊伍發展的因素之一。
【對策】增加總量留住“存量”
吳幼英建議:衛生主管部門應制定出符合國情與發展需要的護士發展若干年行動計劃,適當增加護士總量。同時,要根據醫學科學的發展,提高護士培養水準,使將來她們走上工作崗位後更快、更好地發揮作用,更好地體現價值所在。加強在職護士的培訓,允許和鼓勵她們在職深造學習,醫院還可考慮為她們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大舞臺。
提案還建議,應制定相應政策改善護士待遇,從而引導社會真正改變重“醫”輕“護”的認識。同時,要加強男性護士的培養工作,讓他們在一些需要體力及對男性患者的護理中代替女護士,從而減輕女護士的工作和精神負擔。
責編: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