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東方時空]過年--回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6日 21:07 來源:CCTV.com
    進入[東方時空(新版)]>>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

  “用數字掌握生活”,歡迎走進今天的《時空調查》。昨天我們調查的是“你用哪種方式拜的年”,發現人們最看重的是登門拜年,而實際採用次數最多的是短信拜年。那麼我們今天收到了瀋陽一位52歲叫“盛京閒人”的觀眾反饋,2006年春節,我意外得知八十四歲的小學老師還健在的消息,高興的很。我們已經三十幾年沒見面了。春節我給在外地的老師打電話拜了年,我們都很激動,聊了很長時間,真是師恩難忘啊!

  相信這個拜年電話,對兩個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的農曆春節是1月29日,而藏曆新年是2月28日,前後相差一個月,但是在拉薩一些城市裏的藏族同胞也逐漸開始過農曆春節了。

  現在有一位觀眾給我們寄來他拍的dv,就讓我們來看一下他過的這個特別的春節。

  照片裏的這個人叫次仁卓嘎,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西藏認識了她,她的熱情和真誠讓我們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今年春節她邀請我到拉薩過年。

  就在農曆除夕的那天中午,我飛到了拉薩,一個小時後,我趕到了卓嘎家,100多平方米的家裏到處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息。最顯眼的就是這種叫“竹素琪瑪”的五穀鬥,裏面裝滿了酥油、人參果等各種食品,它寄託著藏民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的願望。

  性情直率的次仁卓嘎在家裏排行老五,卓嘎還有四個姐姐,這是她的姐夫,這是她的侄子。這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簡短的介紹之後,卓嘎和她的姐姐們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

  卓嘎:藏曆年三十,我們主要是先要吃一些藏族一些特色的飯,但是為了照顧大家的情緒,也做了餃子,就是為了慶祝年三十吧,也過年三十,也要過藏曆三十,所以我們今年這個年三十的食品就比較豐富。也有漢族的過法,也有我們藏族的過法。

  卓嘎手裏拿的這個盤子裏,像圓球一樣的食品叫“古突”,其實它就是“面疙瘩”。

  年夜飯真正的當家主食是“糌粑”,糌耙就是“青稞炒麵”,藏民們過年一定要吃“糌耙”,這相當於漢人過年吃餃子。

  好不容易,兩個小時後,年夜飯做好了,但是,卓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卻都不動筷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記者:這個是怎麼回事呀?

  卓嘎:意思就是身上那些臟的呀,舊的那些,災難,病呀,就去(消除)下去,(迎來)一個嶄新的新年,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卓嘎:身上有病呀,就帶走了

  記者:你這手裏是什麼呀?

  卓嘎:是“糌粑”。

  這種用“糌粑”帶走晦氣的習俗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了,但是藏民們卻祖祖輩輩保留著這種傳統。儀式進行完之後,我已經餓得差不多了,但是卓嘎一家人似乎並不著急開飯,而是在“古突”,也就是這種“面疙瘩” 裏面找起了東西。

  二姐夫:這個是青稞呀,這種説法就是因果關係吧,表示明年就豐收了,是這個意思。

  原來,這些“面疙瘩”裏面都包著東西,難怪他們吃起來那麼小心呢!卓嘎的四姐次仁玉珍吃出了象徵著“心腸好”的羊毛,隨後“辣椒”、“石頭”也被吃了出來。其實,不管大家吃到了什麼,都能引來一陣笑聲,就在這笑聲中,卓嘎家的年夜飯進入了高潮,大家不約而同唱起了祝福的歌曲。

  在歌聲和祝福聲中,新年的時鐘敲響了最後一下,卓嘎一家人迎來了農曆春節,整個拉薩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爆竹聲中,不同的是,藏民們還有一個習俗,就是“驅鬼”,“驅鬼”就是手拿著點燃的麥秸,在空中舞動,跑遍每一個房間。

  這種所謂的“驅鬼”儀式,寄託著他們祈求幸福如意的心願。這就是我記錄下的卓嘎家的農曆春節。雖然他們過年的習俗和內地不大一樣,但是春節帶給我們每個人的快樂和幸福卻完全一樣。

  今天我們調查的是春節你回沒回家,過年都跟父母做了什麼。

  先給您看一張照片:


步行過年回家

  這張照片是今年春運期間拍攝的,照片上的是正在趕著回河南老家過年的王國顯一家人。當時,因為大雪封路,他們坐的車被堵在了路上,急於回家的王家人乾脆就棄車步行,而這一走就是7個多小時。

  這兒還有一張:


帶上年貨回家

  這個小夥子也是棄車後步行回家的,肩膀上還扛著一桶油,我想應該是給家裏買的年貨。這麼冷的天,這麼大的雪,但看起來小夥子卻是那麼高興,看來,這回家的吸引力還真是夠大的。

  其實,這兩張照片傳遞給我們的是同樣一個信息,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始終傳承的關於“年”的文化內涵——親情和團圓。不論你在哪兒、在忙著什麼、也不論回家的路有多長、多難走,都要想盡辦法去趕赴那頓親情融融的年夜飯。這幾乎已經成了每一個中國人留在骨子裏的情結,而越到年終歲尾的時候,這種心情也就越迫切。那麼,人們急於趕回的這個“家”是自己的小家還是有父母、兄妹的大家?是不是也會有人不和家人一起過除夕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和央視資訊聯合,對15個城市的1170人做了一次電子郵件調查,來看一下結果:

  今年過年,您跟誰一起過的除夕?(多選題)

  1、小家庭(配偶、子女) 9%

  2、大家庭(父母、配偶、子女) 35%

  3、家族(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等) 50%

  4、自己 3%

  5、非親屬關係的熟人(朋友、同事等) 3%

  前三項加在一起達到了94%,也就是説和家人一起過除夕的佔到了絕大多數。只有少數人可能因為要加班、或者是夫妻雙方只能到一家過年等原因沒有和家人一起過除夕。在這裡我們還注意到,自己的小家庭過年的比例並不高,只有9%,而大家庭甚至是家族在一起過年的卻佔到了85%。不管離得有多遠,也不管是不是各自都有了小家,每到過年的時候,那份親情還是會把大家拉到一起,尤其是那個大家庭中父母還健在的話就更是如此。

  有些觀眾還用各種方式給我們留了言,一起來聽聽他們在今年春節的感受:

  北京的一位觀眾通過電子郵件給我們留言説:過年是一定在一起的!每年我最期待8點——大家子人在外面吃完年夜飯,各回各家以後,和老爸老媽坐在電視前看著春晚,吃著瓜子水果,聊聊天,這是我每年過年最期待也是感覺最好的時刻。

  雲南的一位觀眾通過電子郵件給我們留言説:今年回老家過的年,爸爸媽媽別提多開心了。印象最深的是,按輩分,飯桌上居然有人喊我“爺爺”了。記得幾年前有則廣告上説:幸福,不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嗎?就衝這個,我們都得回家過年。

  遼寧瀋陽的張振宇通過網絡視頻給我們留了言,他家今年的春節過得可是挺熱鬧。

  廣西的壯族姑娘何桂菊還給我們寄來了她今年過年回家的DV。小何到北京工作已經六年多了,平時回家的機會很少。因為春運期間票難買等原因,她毅然決定今年春節自己開車回家,和親人們一起過個團圓年。

  我的老家在廣西融水縣,離北京有兩千多公里,這次回家我整整開了三天。雖然很辛苦,但是當那些熟悉的山山水水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一下子覺得所有的疲勞都不見了。

  快到家裏餓,遠遠的就看見爸爸和姐夫站在門口,他們一定等急了。

  老爸老媽都是不太會表達的人,他們不會和我熱烈的擁抱,更不會惹淚盈眶,他們只是知道在我開車回家的路上,不斷地打電話問平安。有一次我因為電話沒電,打得晚了些,他們還發了好大的脾氣呢!

  雖然這只是一頓很平常的團圓飯,但對我們來説,基本上也就是過年的時候能吃上這一次。雖然大姐家住得比較近,能多照顧一下兩位老人,但我還是很擔心他們的健康。老爸今年已經七十多了,這次回來覺得他的白頭髮好像又多了些,心裏挺不是滋味的。

  和家人一起放鞭炮,總覺得又像回到了童年,説不出的開心。雖然只是回家的第一天,不過我已經偷偷在心裏做了決定,明年過年,一定早點回來!

  我們曾經問過小何,這麼千里迢迢地開車回家?你不累嗎?小何告訴我們,可能是心情不一樣吧,當你每一分每一秒都離家越來越近的時候,真的就不覺得累了。尤其是回家後,陪著父母吃吃飯、聊聊天,雖然都是很普通的事,但是卻覺得特別踏實和幸福。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會和小何有一樣的感受,尤其是為人子女者。那麼,今年的春節,你都為父母做了些什麼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也做了一個調查,來看一下結果:

  過年期間,您和父母做了什麼?(多選)

  1、跟父母談心聊天 77%

  2、陪父母逛街購物 44%

  3、陪父母看電影、演出等 27%

  4、帶父母外出旅遊 9%

  5、其它 10%

  像小何一樣,跟父母談心聊天的高居榜首。對於含蓄的中國人來説,這可能是最好的一種表達方式,我想可能也是做父母的最喜歡的一種方式吧。記得前幾年有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曾引起了很大的共鳴,裏面有一句歌詞説的就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説説,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天下父母的心聲呢?不管人在哪兒?過得好還是壞?親情和團圓總是最重要的。

責編:扈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