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日中午開始,在社會上和網絡中一直有哈爾濱市近期將發生地震的傳言。昨日,黑龍江省地震局新聞發言人劉丹明確表示,這一説法是謠傳,黑龍江省發生六級以上地震、哈爾濱市發生五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根據黑龍江省建築物的情況,發生五級地震不會造成大的破壞,廣大市民不必恐慌。(2005-11-22《新京報》綜合《生活報》等多家媒體消息)
對於地震這個至今尚不能十分精確的預測且破壞力極強的自然災害,對於老百姓來説,不管什麼渠道,一旦有此信息必然會引起心裏恐慌。
俗話説,無風不起浪。黑龍江省地震局新聞發言人劉丹分析説,這次哈爾濱將發生地震的傳言,可能和“7•25林甸地震”後黑龍江省加大對地震知識的宣傳力度和加快各市(地)地震臺、網建設有關,可能是人們對省內加大防震減災工作的一種誤解,當然也不排除和個別專家、學者發表的個人觀點有關。
傳言也有不同性質,要是有人惡意傳言,那就是故意製造混亂,別有用心。如果排除惡意傳言,真的像新聞發言人劉丹分析的那樣,那就是工作上的問題了。好在黑龍江省地震局出面向公眾做出解釋,澄清哈爾濱市近期不會發生地震,社會上的説法是傳言。但筆者認為,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有關部門也應從這起風波中吸取教訓。
第一,發現傳言苗頭應主動向社會傳達政府的聲音。從報道中可以看出,黑龍江省地震局的電話就一直響個不停,市民紛紛打電話詢問哈爾濱市近期是否會發生地震,是記者上門採訪,地震局才做出反應,雖然用這種方式通過媒體也起到了傳達信息的作用,但未免有些被動,退一步説,如果記者不登門採訪,地震局就悶在屋裏接電話?筆者認為,地震預報必須由政府發佈,清除社會傳言政府也應主動出面公開信息。以此次風波為例,發現市民向地震局暴打詢問電話後,黑龍江省地震局就應該立即主動地通過媒體,從政府角度向公眾做出正確的科學的解釋,而不應該坐等記者上門採訪才做出反應。
第二,必須把握地震知識宣傳的“度”。 “7•25林甸地震”後黑龍江省加大對地震知識的宣傳力度,同時也加快了各市(地)地震臺、網建設,這本是政府高度重視防震工作對公眾負責任的舉動,但正常的宣傳和設施建設卻招來了公眾對防震工作的誤解,這裡不能不説有關部門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還有欠缺的地方,最起碼是政府所要表達的意思沒有被群眾所正確地接受和理解,甚至産生了誤解。這也許是“7•25林甸地震”給群眾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也許是“7•25林甸地震”前,沒有像現在這麼大的宣傳力度,讓群眾感到了意外,一時難以接受。包括在地震臺網建設時,也沒有從消除誤解的角度向群眾做出必要的解釋和説明。可見,要消除公眾對地震的恐慌,政府就要把握好宣傳力度,同時,還要把宣傳的功夫下在平時,通過日常的滲透,使老百姓逐漸掌握。
第三,媒體和專家學者不能幫倒忙。報道説,這次“哈爾濱市近期將發生地震的傳言” 傳播的所以這麼廣,很重要的是網絡發揮了作用。作為大眾傳媒的網絡以其快而廣的特點,向公眾傳遞著來自各方面的信息,尤其那些搶眼的社會動態信息更是爭先搶發的焦點,雖然網絡從公正角度傳遞的是群眾對地震的傳言,但一旦上了網絡,就給人以可信的信號,在公眾傳播網絡信息的時候難免有人為加工、添枝加葉的成份,這無形中也起到了以訛傳訛的作用,同時,在一些地震知識宣傳過程中,有關部門可以要請一些專家學者做專題報告,專家學者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亮個人觀點,這個人觀點可能透露了個人猜測推斷的信息,這一亮不要緊,群眾就相信了,就受到了誤導。
平靜的生活讓不知來路的傳言所打亂,搞得有些群眾夜間不敢睡覺,甚至搬家躲避,對老百姓來説,實在是不得已才這樣做,因為他們不知道地震究竟會不會發生。如果老百姓真的都知道《地震預報管理條例》關於“地震預報必須由市(地)級以上人民政府發佈,個人無權發佈地震預報” 的規定,也許就不會相信傳言。可見,在地震宣傳中,還沒有把最關鍵的東西印在老百姓的心裏,不能不説是政府工作上的失誤。透過這起風波,提醒各級政府,在群眾比較敏感的問題和工作上,必須事先充分預測可能引起群眾的不良反應,特別要注意信息公開,信息公開傳言必自破。 (作者:久泰平)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