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19日 23:58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19日電(記者劉兵、李來房)俗話説"十五的月亮十六圓",9月19日,長期工作、生活在新疆的51名外國專家、學者和留學生有幸齊聚烏魯木齊,共同慶祝"第二故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50週年。
在當天舉行的座談會上,雖然大家來自美國、以色列、烏克蘭、巴基斯坦等25個不同的國度,彼此間説著生硬的普通話,有的甚至只能靠翻譯進行交流,但只要談起自己在新疆的工作生活和對新疆的感受,大家無不眉飛色舞、滔滔不絕。
伊戈 寇亨是以色列派駐自治區農業廳的節水技術專家。2002年因為以色列與中國的農業合作關係,寇亨來到新疆幫助當地推廣現代農業灌溉技術,以利用當地有限的水資源提高農作物的産量和質量。兩年多來,他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對具有高産值的鮮花、蔬菜品種進行培育種植,已經用本國滴灌技術培育出2000余畝試驗田,不但實現了畝産的高産,還比傳統的灌溉技術節約5倍的水。他還在昌吉農業技術職業學校設立培訓班,把以色列最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設備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和推廣,培訓班已成為當地農業技術員和農民學習先進農業技術的教育基地。寇亨説,每當看到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一次次變成果實,就越發熱愛新疆這片土地。
阿列克桑德拉 科瓦廖娃是2002年從烏克蘭來到新疆,現任新疆大學俄語教師。她説,隨著新疆對外開放速度的不斷加快,新疆教育條件的改善日新月異,新疆大學、新疆師範大學等高校三年前還在使用的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蘇式建築,如今已被一座座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圖書館、學生公寓和教師宿舍等現代建築所取代。尤其隨著新疆與世界各國經濟聯絡的日益緊密,新疆各族青年學習俄語、英語的勁頭熱火朝天,而各國留學生也爭相到新疆學習漢語和維吾爾語。作為一名俄語教師,科瓦廖娃慶倖自己在新疆找到了施展才能的最好的舞臺。
"新疆是我的第二故鄉。"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帕姆 阿瑞安德如是説。她是2004年來新疆大學學習塔吉克語的,不過第一次到新疆是在1997年。她説,那時候的烏魯木齊還非常落後,滿大街找不到賣漢堡包的,喝水必須自己煮自來水,最難受的就是由於交通不便,從烏魯木齊到喀什旅遊,雖然只有1000公里的距離,汽車卻要走三天三夜。這次來到烏魯木齊,沒想到變化大得驚人,在市區任意一條大街上都能找到肯德基和德克士店,就連家樂福超市也在市區開了兩家分店,而旅遊交通更不是問題,如今沙漠公路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從烏魯木齊到喀什坐汽車只需要一天一夜,如果坐飛機,只要一個小時就到了。
"我想我已經是新疆人了,到內地旅遊的時候總是一口新疆味十足的普通話,內地人都把我當成維吾爾族姑娘了。"阿瑞安德一副無辜的表情,引得會場頓時爆出陣陣笑聲。(完)
責編: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