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治標”、先別説“治本”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6日 15:48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一年一度的中秋“月餅大戰”近年來成了媒體例行的“報道大戰”,不過從廣義的産業鏈延伸學來説,“做一季吃一年”的月餅讓媒體也分得一杯羹,原也無可厚非。但今天看報道説咱有關部門出臺了月餅包裝的“行業標準”,似可以杜絕了月餅包裝“夾帶”高檔奢侈品的陋習,即因此而成名的“高價月餅”。這是一種無奈中的無奈之舉,作為一種治標的辦法,或可以暫時抑制“高價月餅”的陋習不致蔓延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俺忽然想到了另一種更進一步的治標辦法,如名致實歸地收繳各類“小金庫”、嚴格財會上的非正常列支項目。

  俗話説“有買的才有賣的”,“高價月餅”多年來三令五申之後還仍有頑強的生命力,是因為有巨大的“社會需求”——比如“單位團購”、比如“行賄索賄”之風。這兩者中送禮之風掩蔽下的“行賄索賄”問題,暫不在俺帖子的討論範圍之內,因為這“標”極難治,除非“治本”。然而“治本”的事説起來,就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了,咱説了也是白説,徒然浪費口舌。那是該由“全國人大”這樣的立法部門去做的事情。

  不正常的財會列支,是“單位團購”能夠進行的漏洞之一。媒體裏看到有地方“黃牛黨”炒“月餅票”成了當令的“業務”之一景,這“月餅票”來得就非常奇怪。國家有關部門不是同樣三令五申不讓發實物卷了麼?月餅票怎麼又會氾濫起來?無非又是一種“對策”,又是一種頂風違紀。但如果審計部門查起賬來,賬本上一定不會有列支“月餅”的票據和流水,它早變成了某種合法的支出。“不做假賬”也需總理大聲疾呼了,奈何!

  這種不正之風所以不能制止,其實也與某些人的某種貪慾混合在了一起的緣故。俺以前所在的單位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某節日,行政一把手“採購”了職工福利——每人一箱蘋果、一箱橘子。支書卻不幹了,你發得俺發不得?小車出去兜了一圈回來,每人再發一箱梨頭、一箱蘆柑。嘿嘿~~職工們自是皆大歡喜,但有人沒明白其中的“奧秘”——他們爭的是什麼?這其中的奧妙咱就不説了,該明白的、自然明白。

  “私設小金庫”,按現在的相關律法,似提升到“犯罪”的高度了,但“小金庫”卻仍有極旺盛的生命力。“利令智昏”的成語不是瞎編的,總有那麼些人(且並不在少數),因為一個利字,把國法、紀律之類,早就忘在了腦後。不信?只要隨便問一下身邊那些當著一點兒官的人,讓他們拍著胸脯説自家單位沒有小金庫,恐怕百里也挑不出個一來。不是還有“貪污辦善事”的官員的麼?他的理由之一就是需支太多,“手頭經費不夠花”。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所以無論怎樣防微杜漸的政策都有千變萬化的對策。設小金庫這事,對於極端聰明的官員們來説,實在屬小菜一碟。否則那些經費不足,開支羞澀的領導們何來大手筆發這發哪?權和利總是一對孿生兄弟,手握一些行政權力的大的小的領導們如果沒了財務支配權,該怎樣地難過?極端到用了“貪污”的辦法(姑且當那位真的是為了“做善事”)畢竟是個別現象,而小金庫則可謂擦邊、可謂法不治眾。

  如果真能杜絕了所有政府的、企業的這些單位非正常團購的漏洞,如非法列支,如私設小金庫,那麼月餅的過渡包裝就很可能會被杜絕。因為作為老百姓正常的生活開支,誰會花那些冤枉錢來買這樣的月餅?電視裏不是一直有老百姓面對鏡頭在説“咱不會買”?花公家的錢不心疼,花截留下來的公家錢更不心疼。沒有了公款的支出,沒有了截留的公款,商家再精明,也沒法讓真正的消費者來買他們的“包裝”。

  只有行賄者例外。但他們畢竟是少數,光靠他們,支撐不起偌大一個“高價月餅”的市場。(鷗盟客)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