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2日 16:45 來源: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不能丟。如今黨中央明確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全國上下形成了一股勤儉節約的風氣。那麼,節約該從哪做起呢?當然是從我做起,從細節做起,從現在做起了。
這幾年不斷出現的“電荒”、“水荒”、“煤荒”、“油荒”等讓我們真的是心裏發慌啊。也正是經歷了這些“荒”,了解到能源的緊缺資源的有限,我們才開始倍加重視節約。政府節約的是財政支出,企業節約的是經營成本,老百姓節約的生活費用,無論節約的主體是誰,節約本身就是一個良好的文化理念。而如果只是走走形式,泛泛而談,那麼節約只能是“作秀”,是自欺欺人。惟有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將節約理念融入社會文化中,節約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當節約成為一種習慣,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度電……都會物有所值,不會被白白浪費掉。當節約理念融入到社會文化中,人們的頭腦中時時處處都有一種節約意識,會把節約當作一種體面的高尚的表現,自然行之。美國是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但是美國人的節水意識非常強,在洗手間或浴室的墻上都會貼有提示節約用水的標語,如:如果身體不是很臟,那就用毛巾擦擦吧。類似節約提示語,無論在自己家裏,還是在餐廳、商店等公共場所都可以看到。這樣就很容易形成一種節約的文化氛圍,大家互相影響,互相監督,讓每個人都認識到節約光榮,浪費可恥,讓節約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
要將節約理念融入社會文化,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其實,我國有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這個基礎很好;只是在“過程”中出現了些波折,如今人們經歷了困難時期,轉而進入市場經濟時代,生活富裕了,節約的意識淡了,這也正常,但不可忽視,以免形勢惡化,必須加以糾正和正確的引導。而這一切都需要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有責任,而且要統一起來,營造良好的節約氛圍。
當節約理念融入社會文化,人們都接受著這種良好文化的熏陶,就會自我約束,節約意識就會很強。人們把節約作為一種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會時刻注意節約、避免浪費,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權之弦)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