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 生命有價 醫生何辜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5日 10:20)
關於醫生拿回扣、收紅包和醫藥代表當掮客的事,不僅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就是老百姓也都心知肚明無奈地接受了現實。但這一矛盾近日有攤牌的跡向,一方面是衛生部要求醫生向社會做出承諾,不拿紅包和回扣,另一方面則是重量級媒體對藥品流通黑幕的頻繁曝光。24日央視《新聞會客廳》就通過曾做過醫藥代表的人之口,再次揭露了醫藥代表和醫生之間的骯髒交易。→→新聞背景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一時間醫生和醫院似乎成了眾矢之的,好像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過錯全在他們身上。但是筆者以為,鋻於中國目前的狀況,群眾看病難的問題無法在短期內得到緩解,在吸食患者血汗的眾多利益集團中,醫生是比較無辜的一群人。
首先,我們把黑幕更多地揭開一些以便做出比較全面的判斷。據醫藥業的高級營銷人員披露,比較好的醫藥代表月收入超過10萬,頂級的醫生每月可拿回扣20萬以上,普通醫生也能拿1萬元以上。買大型醫療器械的更是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與此相對應,出廠價300元的藥可以賣到2000元,出廠價30萬的醫療器械醫院要花200多萬元去買。誰為這些暴利埋單,“地球人都知道”。
其次,咱們再説説醫生為什麼比較無辜。培養一個好醫生非常不易,不僅要經過十多年以上的寒窗苦讀,還要經過長期實踐,積累很多經驗,承擔很大風險,加上個人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出人頭地。因此,醫生在很多國家是非常受人尊敬非常風光的職業。國內頂級的醫生年收入過百萬為什麼不可以?大多數醫生每天都在救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個賬怎麼算?可是反觀目前中國的診療費用,就憑那點可憐的掛號費和治療費以及有限的上級撥款,不收回扣和紅包,別説醫生過不上有尊嚴的日子,就連醫院也難以維持運轉。以藥養醫是讓社會現實逼出來的,相信大多數醫生也不願意掙昧心錢。
再次,現行的藥品流通和管理體制自有其難處。中國目前有8000多家合法的制藥企業,生産的藥品得有多少萬種,這些藥醫生根本不可能隨時了解。藥廠要把握住醫生開藥的筆桿子,醫藥代表這一行業應運而生。大多數藥品不讓做廣告,而且廣告也不可信,藥品要通過諸多中間環節來到消費者手中,推廣當中的消耗自不待言。人們常説藥價虛高,其實國家定的限價本身就比出廠價高許多。其中的原因就在於,一個藥品從研發到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報批出來,企業要打通層層關節,不用金錢鋪路,沒有高人罩著,想生産藥品門也沒有。那些掌握著行政權、執法權、監督權的人,其實早已吃得腦滿腸肥,卻把道義責任推給醫生,未免太不“仗義”了。
另外,國外的現實也可資借鑒。國內目前用醫藥代表對醫生進行“公關”的銷售模式,其實就是從國外“引進”的。美國研究一種新藥可以花幾十億美元,花這麼多錢並不僅僅是保證安全和有效,醫生的回扣也打在裏面的,只是人家把許多項目給合法化了。只要是患者,就得為虛高的藥價埋單,無論中外都一樣。但美國在這方面的矛盾遠不及中國激烈,原因在於發達國家有完善的醫療保險制度,有相對較高的國民福利,這是我國無法比的。
長期以來,我們常説“生命無價”,這體現了大家對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但在實際操作中,要讓每個人的生命都得到“無價”的關愛,至少現在是行不通的。如果不讓醫生和醫院吃得飽過得好,大家都不當醫生了,我們找誰看病呢?如果制止藥廠的惡性競爭,等待我們的將是壟斷。壟斷怎麼樣,大家想想中國電信就知道了。所以説,現在政府要做的,不是出臺什麼乍聽起來冠冕堂皇,琢磨起來疑問重重,執行起來一竅不通的承諾和禁令,而是盡可能地平衡理順各方的利益,砍掉一些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別讓老百姓的負擔重得無法承受。(網友:燕趙歌舞)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主帖參與討論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責編: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