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市長對“市場”的歪曲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9日 14:33)
中國某市,市政府生財有道,把出租車的經營權以拍賣方式出售。出租車司機,當然無權參與制定遊戲規則,卻又不得不硬著頭皮下場一賭。已經先期投入置車成本的他們,為了維持飯碗,貸款、借錢、典當……結果,按照物價局測算值2.8萬一個的經營權(可保證最微薄利潤),最高拍了6.1萬。生計艱難,從此勤勞的他們即使起早貪黑,夫妻兩班,卻連償還利息都成奢望——政府設定的行業高門檻,早壓榨沒了利潤空間。這日子可怎麼過?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面對記者描述小民的艱難,西服革履的市長解釋道:市場經濟就是無情的經濟。這是《新聞調查之“拍賣風波”》中的情節。
這位醴陵市長以市場經濟的追隨者、實踐者自居,怎麼沒聽説市場經濟對政府設租、尋租的排斥?面對記者詰問,拿“市場經濟”做擋箭牌,簡直讓人想起黃世仁,是呀,那“欠債還錢”可是比市場經濟還天經地義呢,楊白勞有什麼道理反抗?
出租車司機的難題發端于政府出售經營權,説這是“經營城市”。對從業者實行資格認定,屬政府的職權。可是,這种經營權是否可以堂皇的出賣?如果這樣做是合理的,那麼人們豈不是想要進入任何行業,都得繳納點“經營權費”?其實國家早有規定:如果要有償出讓或者轉讓經營權的城市要由省財政、價部門審核以後,重新報省人民政府批准,而且還規定要報財政部和國家計委備案。節目披露,醴陵市的拍賣行為並無上級認可。無理又違規,如此典型的尋租,而且設租的對象又是平頭百姓,結果是,與民爭利到使民竟無法溫飽。當官的還覺得,這仿佛自然界的優勝劣汰,無情可講。
美其名曰實踐“市場經濟”,實際上卻是對市場經濟的踐踏。即使我們不懷疑市政府的動機,如此做法,人為抬高了出租車行業的進入壁壘,正是對資源配置的人為扭曲,相悖于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而本該政府在市場經濟中扮演好的“守夜人”角色——通過節目可知,醴陵市大量存在非法經營摩托車,對出租車行業衝擊頗大——卻完成得一塌糊塗。長此以往,醴陵出租車行業的萎縮可想而知。拍賣所得款,政府説,準備修馬路,深層次的打造經濟發展軟環境、完善産業集群的工作,被淺層次的建設硬環境、裝點門面所代替,而這又恐怕不是醴陵一市的習慣。
相信醴陵的那些出租司機算是能幹的了,找了相關文件,請了法律專家幫忙,告了政府(儘管沒落實),甚至驚動了電視臺來採訪。可這一切,都不能保證他們今日苦惱的完結,以後日子的安生。
該付出而吝嗇的,以後必將付出更大代價。圖一時政績而輕視民心的,不知以後將付出的是什麼?(網友:如若不然)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