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法治在線]年終特別節目:城市街頭犯罪篇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05日 13:39)

  CCTV.com消息(法治在線) 主持人:您正在收看的是《法治在線》特別節目現場與幕後,剛才大家看到的是我們曾經播出過的節目《伏擊搶奪者》當中的幾個鏡頭,這集節目播出之後,在觀眾朋友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因為街頭搶奪與搶劫犯罪,帶給受害人不僅僅是身體和財産上的損失,更嚴重的是使人們對整個社會的安全産生了懷疑。有資料顯示,在一些城市中這種兩搶犯罪已經佔到了刑事案件的60%,所以這些地區的群眾提起搶字,可以説是談“搶”色變,因此我們這集特別節目要關注的就是兩搶危害公共安全的街頭犯罪。請到演播室的嘉賓現在給大家做一下介紹,這位是公安部刑事偵察局的孟憲國處長,歡迎您,這位是參與偵破的襄樊搶奪案的襄樊公安局樊城分局的民警馬瑞東,小馬,歡迎您。同時我們還請到特別的嘉賓,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梁德林教授。歡迎您。

  我們下面還是通過大屏幕再來回顧一下這個案件的過程。(短片)


  主持人:搶奪和搶劫現在並稱為兩搶,已經成了一個社會公害,我也成為跟一些警方的人談起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們也説到,説兩搶犯罪跟其他刑事案件法案特點還有些不同,因為他往往是在瞬間發生,有些警方把它稱為沒有現場的案件,小馬你們在偵破一系列案件中,你們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馬:我自己感覺,我覺得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尋找受害人。因為我們打掉這個團夥以後,偵破了100多起兩搶案件,100多起兩搶案件意味著100多個受害人,而這100多個受害人竟然沒有一個是主動到公安機關報案的。

  主持人:一個都沒有。

  馬:一個都沒有。

  主持人:為什麼呢?

  馬:比如説我們剛才看的花邊馬路對面那女的不是被搶了嗎,自己站都沒站起來,我們民警追上去以後,希望他配合我們公安機關進行調查,他一百個不願意,我們再三懇求下,他非常不願意把給了我們一個手機號,也沒有告訴我們什麼名字,只告訴我們姓孟。

  主持人:按道理説他是受害者,他的東西丟了,他心裏應該特別著急,現在警察來找你了解情況,替你找回這個東西,為什麼他還不願意呢?孟處長您能不能分析一下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孟:這種情況現在在打擊城市街道兩搶犯罪中出現頻率非常高,我們曾經也做過一些了解,現在好多群眾有一種心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主持人:息事寧人,但是現在這個事是在你自己身上,不是説多和少的問題,就是你的事。

  孟:對,所以有的人自己認為這個事發生了,搶的金額不是很大,有的只搶了一個耳環,算我倒楣了,還有一種心態,應該説跟我們目前打擊這方面犯罪上存在的一些工作比較薄弱的情況有關係,有些群眾認為這類案件發生比較多,比較普遍,看到公安機關抓獲的打擊的甚至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的不多,所以我説了沒用,他擔心公安機關破不了案,

  主持人:小馬你們遇到這樣困難的情況下,有沒有繼續再下去,是繼續尋找受害人,還是這項工作繼續不下去了?

  馬:我們仍然在找,並且到現在我們還在不斷地尋找,通過我們這麼長時間尋找受害人,目前已經找到57名,很不容易,

  主持人:是不是比如一個案子中找不到受害者,缺少這麼一份人證的話,對他的定罪量刑就會産生影響?

  馬:是這樣的。應該輕一點,受害人越多,搶劫的價值越高的話,量刑標準可能會更高一點。

  主持人:這是事後找受害者,當時你們在拍攝到這些人作案的現場的畫面之後,準備佈置抓捕,佈置抓捕這個過程中你們最擔心是什麼?

  馬:佈置抓捕的時候,最擔心是抓得太少,本身我們的目的用攝像機秘密獲取他們的犯罪證據,目的是想把他們一網打盡,我們就怕住到一個兩個,其他人全跑,即使我們抓到對他們也處理不了。這裡面有一個細節,應該是7月23號的時候,這個時候犯罪嫌疑人也懷疑他們作案現場,好像懷疑我們在監控他們,也知道我們在這個樓上,但是他只是一種懷疑,不能肯定,他不能肯定以後,這個時候他們也在化粧偵查我們,剛才我們電視裏看到他們,也不拿什麼東西,突然一下23號下午,他們拿了很多小販賣的小皮球、溜溜球這些小東西,他們也假裝小販,在路邊偵查我們。

  主持人:你們為什麼選擇茶館的時候那樣一個時機實施抓捕行動?

  馬:就是人多。 這天應該是平時他們作案都是來自東南西北,然後到犯罪現場,作案完了以後各作各的。這一天因為他們剛好聚集在一塊兒,至少七八個人,聚集在這一個茶館,所以我們選擇這時候下手,動手,抓捕更多一些,打擊更多一些。

  主持人:因為我們在畫面中三個片段,我們都注意這樣的細節,當一個人被搶的時候,周圍一些人似乎無動於衷。這個大家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心理存在?

  梁:我們在實踐經常看到見死不救的現象,這樣一個公民意識的單薄,公民責任的單薄,這種心理的存在應當説反映了我們社會公民意識的單薄,或者説公民責任的一種淡漠,如果糾正扭轉這種現象,只有是提升我們整個民族的道德文明素質。

  主持人:針對打擊和預防兩搶犯罪,梁教授您覺得我們法律上的對策是什麼?

  主持人:除了發生在襄樊系列搶奪案之外,我們欄目還曾經關注過其他類似的案件,我們現在一起來看一下。

  主持人:我想象兩搶案件人們之所以這麼深惡痛絕它,我覺得剛才我們也講過最關鍵的問題可能不在於説財産和人身這方面的傷害和損失,最關鍵是使人民對社會安全心理會産生懷疑,心理上會造成一種影響。

  孟:我們回放中講到的廣州東莞等地發生的飛車搶奪案件,這個在群眾的心理造成的陰影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抹不掉的,也消除不下去的,比如説在有些地方犯罪分子進行飛車搶奪過程中,由於他搶奪受害人的揹包和挎包,導致受害人摔倒,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一些由於受到飛車搶奪的侵害,導致受害人生命的危險,甚至個別受害人因為這個失去了生命。這種犯罪在人的心理上的衝擊是非常強烈的,像你剛才講的,因為提搶色變,他們是談搶色變,都怕被搶,這種情況一旦蔓延開,就會對整個社會,對整個公眾安全心理造成一個衝擊。

  主持人:孟處長,從全國的範圍看,目前兩搶犯罪是一個什麼趨勢?

  孟:這種犯罪的出現應該説是近兩年來逐漸出現了上升的趨勢,在我們這兒,我們歸納了一種多發性的侵財犯罪,這種多發性的侵財犯罪是在去年上半天有所抬頭,去年下半年,從去年8月1號到去年11月底,公安部曾經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一次打擊兩搶犯罪的專項鬥爭,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今年應該是進入7月份以後,應該説進入下半年以後,這類犯罪在我們國家東南沿海一些省份,內地的一些大中城市又出現了反彈。

  主持人:梁教授,説到治病,我們就得首先找到病因,因為什麼原因引發的這個病,現在我們把兩搶成為一個公害,從犯罪成因的角度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在城市中兩搶犯罪,這種危害人們公共安全健康的街頭犯罪,它的成因是什麼?

  梁:犯罪成本很低,犯罪代價很小,犯罪風險很小,在我們這樣一個大環境中,有些犯罪分子本來沒有什麼正當的職業,甚至可能為生存去掙扎,一種相對被剝奪的犯罪心理,他這樣一種心理上的不平衡,應當説是導致他們實施犯罪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小馬在你們抓獲的這些犯罪分子中,他們人員結構或者成員成分是一個什麼狀況?

  馬:他們這個團夥基本上都是我們樊城區的常住人口,他們過去也做小生意,開過服裝店,有的賣過布匹。

  主持人:您有沒有問過他們,為什麼最後走上這條路?

  馬:他就認為來的快。

  主持人:像這種兩搶案件大多是城市發生,一般容易什麼樣的地段發生這些案件?

  孟:我們對這個問題也專門研究過,其實兩搶案件的發生有自身的特點,比如我們剛才看到襄樊這例案子,它跟我們其他地區發生的搶奪案件有一點不同,不同在哪呢?作案的犯罪嫌疑人他主要是當地人,可是我們在其他的城市尤其東南沿海地區,和內地大中城市,我們研究發現,大量的人員是三部分人員構成的,首先是梁教授講到的,大量的外來的務工人員中違法分子,第二是吸毒人員,為了吸毒保證毒品的需求,這樣的話他去進行搶劫搶奪。第三種人就是我們掌握的一些沒有改道好的,勞改釋放分子,解除勞教人員,這三種人是構成我們所要今天談到的兩搶案件犯罪主體。第二個我講就是兩搶犯罪的特點裏有,涉及這類案件具有多發性和頑固性,用我們系統的話講有幾個容易幾個難,我打個比方説發案容易,防範難,大家剛才看到了,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生,你讓群眾防範的時候,我想任何一個群眾不會時時刻刻都想著有人去搶他,第二個,他逃跑容易抓獲難,跑得很快,對地形很熟悉,還有兩搶案件裏有飛車搶奪,那個危害更大,跑的更快,甚至我們好多民警抓捕的過程中受傷,我們顧及追捕過程中防止傷害老百姓,所以一句成語投鼠忌器,我們抓他的時候,有很多顧慮。

  主持人:不敢輕易出手。

  孟:對,因為你抓犯罪分子的時候傷著老百姓,得不償失。

  第三銷贓容易控臟難。還有一點,就是逃避打擊容易,處罰難。大家剛才印象最深的,包括剛才襄樊講的案子,受害者不站出來舉證,不像公安機關保安,公安機關取證這麼困難,怎麼去打擊它,一開始講到了,希望大家多做這項工作,支持公安機關的工作,一方面提高自身防範,一方面打擊。

  主持人:梁教授我們在預防上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梁:銷售贓物的二手市場,為盜搶這樣的犯罪行為客觀上提供了一種幫力,提供了一個溫床。我們實踐中有這樣一些情況,有一些不法的贓物的二手市場的經營者跟一些不法分子勾結起來,事先串通好,你盜搶來的贓物我給你銷售,給你收購,對這樣一些行為,我們在處理上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按照盜搶犯罪的共同犯罪嚴厲懲治。

  主持人:我們下面也編了一段小片子,提醒觀眾朋友,提醒一般老百姓如何預防和避免兩搶犯罪的發生。我們來看一下。

  主持人:説真的,如果説要求我們一般的人完全把這些都注意到都做到,似乎有些勉為其難,人身處在各種狀態,心理活動,包括情緒都是不一樣的,不會説時時刻刻地方兩搶案件要發生,可能比不發生帶來的威脅更大一些。小馬你的體會呢?

  馬:正常人的一種心態,天天這麼提防,心理肯定受不了,久而久之心理肯定受不了,後來我們辦案中了解到曾經被搶過不止一次的,有兩次三次,他們就感覺出門不帶東西了,要是包呢,放前面,特別是到了鬧市區,叉路口的地方,回頭看一看,這個時候提防一下可能好一點。

  主持人:孟處長有的觀眾問這樣的問題,這些人是不是專門搶穿著時髦的人?

  孟:這個不一定,因為各類犯罪分子選擇作案目標的時候,他有選擇性,比如有的專門搶婦女,有的專門搶年輕的女同志,還有的專門搶揹包的人,希望大家不要有這種想法,也千萬不要因為這個麻痹大意。因為只要是有犯罪的機會,就會抓。

  主持人:一位觀眾問,出門前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在可以在將來遇到的搶劫的時候儘量減少損失?

  孟:這個問題讓我回答,我也感到很難,而且我內心來講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打擊犯罪給群眾一個安全感是公安機關第一職責,公安機關富有維護一方平安的眾任,如果你的轄區內群眾出門的時候都要想我今天是不是要被搶,如果説你的群眾都在想,我是不是拿東西,萬一被搶了怎麼辦。我想這個地方的社會治安是非常糟的,而且這個地方的公安機關領導也坐不住板凳了,民警內心也會自責的,所以這個問題我提一句話,希望廣大群眾放心,公安機關一定會盡全力維護社會治安,來保證您的安全,保證家屬的安全。

責編:曉星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