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夫妻隔車望 一個在“流調隊”裏發生的故事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16日 08:50)

  北京青年報消息:在由豐台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成的豐台區抗擊“非典”流調隊伍中,有16對夫妻,是小夫妻最多的流調隊伍。

  大男孩半夜吃晚飯

  昨天記者走進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這間臨時由職工之家改成的大辦公室裏,現場組的隊員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不眠之夜,很多人的眼睛下面帶著疲憊的黑圈。從3月25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非典型肺炎應急處理小分隊組建,到4月7日,小分隊從一個隊擴大到9個現場調查小組,流調隊員中的絕大多數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踏進過家門一步了。

  ■上前線的申請曾被領導拒絕

  作為北京市惟一一家市級的衛生防疫機構,原來以應急中心為主的疫情處理小分隊遠遠不能滿足全市疫情控制的需要,中心所有的現場組組員幾乎都是連夜抽調的,他們來自不同的科室,有著各自不同的工作,卻全部拋下,投入了抗擊“非典”一線。

  王瑜是慢性病科的一名年輕黨員,成立現場組的時候,他的妻子已經在地壇醫院開始參加救治“非典”病人的工作,中心領導根本沒有把他算進上一線的人員名單,他提出的申請也被領導拒絕了。可是他沒有放棄,一次又一次地提出申請,為了表示自己義無反顧的決心,同時解除後顧之憂,他一狠心把僅有14個月大的小女兒送到了父母家,加入到戰友們中間。

  ■隔離服一次運兩箱

  現場組有一位叫李文玲的大夫,已經50多歲了,有一天調查回來後太累了,一下車就蹲在院子裏,領導看見了,怕她吃不消,特意找了個年輕的同志想把她換下來,讓她休息休息,可是她一聽就急了,找到領導説:“我是搞流行病學的,不上一線我還能做什麼呢?”領導拗不過她,只好讓她繼續留在一線做流調。不光是年紀大的隊員如此忘我,剛剛分配到中心的幾個小夥子也是個頂個的棒。這幾個1978年、1979年出生的大男孩按大家的眼光來看還應該是在家裏被寵著的年紀,可是他們從第一次下現場起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出現場流調一做起來時間沒保證,常常是下午兩三點才能吃上中午飯,夜裏十一二點才能吃上晚飯,而且回到中心不是飯點,誰也不好意思讓已經在連軸轉為大家做飯的師傅們再操勞了,有什麼就湊合著吃點。任振勇本來就有腹瀉的毛病,可是他從來也沒説過要吃什麼,一直堅持著工作。在病房裏穿著隔離服,又厚又不透氣,一會兒防護眼鏡裏就起了霧,渾身是汗,別人都叫他休息一下,可是一轉身他又跑進病房做了兩個病人的調查。下了夜班之後,本來該歇歇了,男孩們卻又忙開了,幫著一趟一趟地運隔離服、各種防護器具。隔離服一件不沉,可是一次運兩箱,運100次光上下樓就夠一戧。但孩子們沒人叫苦,都搶著幹。

  流調需要接觸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被病毒感染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進入病房後,有的病人病得很重,呼吸困難的症狀明顯,就要等著病人喘過這口氣,或是呼吸順暢一點才能開始提問,聽不清時很多隊員要湊到跟前。每個大夫負責的是自己病房或病區的病人,但流調人員隨時都準備衝進醫院,所以在病房裏待的時間有的比醫生還要長,每個病例或疑似的病例都要至少30分鐘才能做完調查。

  現場組的吳疆大夫介紹,自己經歷過最長的一次流調是在西直門長途汽車站,堵住一個從外地來看病的“非典”病人。他和隊員們只知道病人坐哪趟車來,那趟車什麼時候到站,結果車等到了,卻發現人已經提前下車。為了擋住病毒的傳播,小組兵分兩路,一路在車站組織對司售人員、汽車和所有病人可能碰到的地方消毒。另一隊則繼續跟家屬聯絡,從晚上7點一直等到第二天淩晨兩點多,直到把病人送進隔離病房,大家才算松了一口氣。

  流調夫妻隔車相望

  雖然這16對夫妻同在一個單位,一個集體,一個防病隊伍,同在一個戰場上與“非典”病魔進行著頑強的抗擊,但因為不在一個流調小組,有的夫妻幾天甚至一星期都難得見上一面。有的夫妻實在是太牽掛對方了,只好抽時間打個手機、發個短信,傾訴一下對愛人的思念和牽掛。

  ■打了勝仗就接兒子

  趙建忠、王寧小兩口已經有好幾天沒見面了,為了做好流行病的調查工作,夫妻倆將剛剛會叫媽媽的一歲的兒子送回了河北老家,妻子王寧想孩子想得都不敢提孩子這兩個字,擔任流調小組組長的王寧説:“孩子不在身邊心裏是掛念,可每天的流調任務讓我不能分心,分了心就要影響我們小組成員的自身防護和流調工作,等打勝了抗擊‘非典’這一仗,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兒子接回來,一刻也不離開他,好好帶他玩上幾天。”

  張龍連、常虹兩口子在流調隊中都是業務骨幹,兒子今年要考大學,“非典”形勢嚴峻以來,家裏就只剩下兒子一個人了,上頓方便麵下頓牛奶麵包,二十多天來吃得兒子一提方便麵就不想吃飯。生活上照顧不了,學習上就更談不上了。最近,他們老想找個時間一塊兒跟兒子好好商量一下報考的事,這可是決定兒子一輩子的大事,可兩人都難得見上一面,哪還談得上一塊兒與兒子商量啊。擔任豐台區抗擊“非典”防病隊副總指揮的張龍連自嘲地對妻子常虹説:“孩子大了,報考不是讓填‘自願’嗎,讓他自己‘自願’去吧。”

  ■妻子往食堂裏東張西望

  信息接報組的賀淑芳和在區衛生局抗擊“非典”總指揮部的趙勇是一對公認的恩愛夫妻,小兩口結婚4年多了還像新婚一樣甜甜蜜蜜,在這次抗擊“非典”的戰役中,他們把不到一歲的兒子託付給了父母,就雙雙請戰來到了抗擊“非典”第一線。雖然都在一個大院裏共同抗擊著“非典”,可二十多天來,兩人只在大院裏見了幾次面。

  稍加留意的人都會發現,心細溫柔的妻子小賀一到吃飯的時間,就會往食堂裏東張西望,在200多名抗擊“非典”的戰友當中,尋找自己愛人那熟悉的身影,可大多數時候還是讓她失望,因為這會兒她的愛人正在醫院和病區,正在“非典”最前沿進行監督檢查。偶爾兩人見面,小賀總會柔柔地叮囑趙勇注意防護,愛惜身體。趙勇此時也會對愛人小賀説,放心吧,你也要多保重。

  李海濤和康梁這對年輕的夫婦一個是司機,一個是流調隊員,兩人自從報名參加了防治“非典”防病隊以來,就按照要求住在了單位,男宿舍和女宿舍僅一樓之隔,可兩人愣是幾天見不著面。夫妻倆經常是你進大門,我出院門,他剛流調回來,她又接到任務外出流調,有好幾次都是李海濤開車流調回來,碰到康梁乘車出去流調,兩人只能在車上互相揮揮手。

  性格爽快的康梁幽默地説:“我們倆這叫‘隔車相望’,暫時的分開還能增進感情呢,我們倆已經約好了,等打敗了‘非典’,雙雙勝利凱旋的時候,我還得跟他比比誰的流調次數多呢。”

  在豐台區防治“非典”防病隊中,16對夫妻都有著同樣對愛人、對孩子、對老人的牽掛和思念,也都有著同樣高尚的情懷和敬業精神,衷心祝願他們早日團聚。 (于巍 王幃 遲欣 常憲平 )

責編:白秀穎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