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京滬穗 過半人願讓家人當戰地記者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12日 09:49)
■調查主題京、滬、穗三地人眼中的戰地記者
北京青年報消息:伊拉克時間3月20日清晨,巨大的爆炸聲在巴格達上空響起,美伊戰爭正式爆發。隨後不久,世界各大電視臺、電臺紛紛中斷正常的節目播出,開始伊拉克戰爭的直播節目。不少報紙也推出了與此相關的特刊或號外,網站更是發揮了自己迅捷的優勢,在網頁最醒目的位置進行新聞的滾動發佈。一時間,戰爭新聞鋪天蓋地,媒體大戰硝煙正濃。
戰爭開始了,雖然世界上大多數人此時都遠離戰場,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這場戰爭的關注。人們迫切地從新聞報道中找尋自己關心的信息,而戰地記者此時則成為重要的信息通道。為了搶到獨家消息,記者們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穿梭在紛飛的戰火中。截止到發稿時,根據新聞媒體的統計,在伊拉克戰爭中共有12位記者犧牲,多名記者受傷。受傷的記者也包括來自中國香港鳳凰衛視的兩位電視記者。在伊拉克戰爭中,中國記者不僅發回了大量詳實的報道,而且在美伊開戰後進入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在戰爭的中心地帶堅持採訪。中國記者的優秀表現贏得了公眾的高度評價和讚譽,我們這次的調查顯示,83.6%的被訪者對中國記者所表現出來的勇氣感到欽佩。伊拉克戰爭開戰以來,每天要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了解有關伊拉克戰爭新聞的被訪者達到50.7%
50.7%
3月下旬開始的伊拉克戰爭無疑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根據我們這次在京、滬、穗三地調查的數據看,23.6%的被訪者自戰爭開打以來,每天花2小時以上的時間去了解有關伊拉克戰爭的新聞報道、評論,27.1%的人每天花在這方面的時間在1至2小時之間,即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通過不同渠道了解伊拉克戰爭的最新新聞報道和各種評論的時間在一個小時以上。此外,每天花30分鐘至1小時和30分鐘以下的被訪者分別佔30.3%和19.0%。
在對這場戰爭的關注程度上,三地公眾中尤以北京被訪者的關注度最高:每天花2小時以上的時間了解戰爭各方面的新聞、評論的北京被訪者高達41.8%,上海被訪者為28.4%,廣州被訪者僅有0.5%。
調查還顯示,電視和報紙是被訪者了解這場戰爭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95.2%的人通過電視來了解有關戰爭的各種新聞和評論;72.9%的人通過閱讀各種報紙來了解相關戰況;而選擇廣播和網絡作為戰爭新聞主要來源的選擇比例分別為34.0%和24.6%;此外,有33.3%的人通過與他人聊天的方式了解有關戰爭的進展情況。
三地被訪者在這些不同的信息渠道方面的選擇差異主要體現在報紙和上網方面:九成以上的廣州被訪者通過報紙了解戰爭的最新進展,京、滬被訪者的選擇分別為64.8%和62.7%;而通過網絡來了解戰爭進展的北京被訪者為33.3%,滬、穗兩地被訪者的比例分別為15.2%和22.9%。
82.8%
82.8%的被訪者最關注的內容是戰爭當日的走勢
在媒體報道的戰爭新聞中,被訪者最關注的內容是戰爭當日的走勢狀況,提及率達到82.8%;其次是伊拉克人民目前的生活狀況,提及率達到78.6%;第三個關注焦點是美國和伊拉克高層領導人的最新講話和態度;其他關注的內容依次是戰爭中的死傷人數,提及率為72.6%;各國領導人對戰爭的評論,提及率為59.2%;英美聯軍士兵的部署情況,提及率為52.5%;戰爭中使用的先進武器,提及率為41.3%。
廣州被訪者對“伊拉克人民目前的生活狀況”更為關注,選擇率為87.6%,北京、上海被訪者的選擇率分別是72.8%、75.5%;上海被訪者對“戰爭中的死傷人數”的關注度為81.9%,要明顯高於北京和廣州被訪者(分別為73.7%和62.4%);而北京被訪者對“戰爭中使用的先進武器”的關注程度要高於上海和廣州被訪者,分別為57.7%、46.1%和20.0%。
1.9%
多數被訪者更關注新聞內容本身,而不太注意采寫新聞的記者。87.7%的被訪者明確表示更關心戰爭新聞內容本身,僅有1.9%的被訪者認為更關注采寫新聞的記者
戰爭爆發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新聞記者紛紛奔赴伊拉克戰場,為世界各地的讀者提供最新的戰事報道。那麼,公眾在收看、閱讀各種新聞報道時,會注意到這些戰地記者的姓名嗎?
調查表明,62.2%的被訪者在關注戰爭新聞的時候,不太會注意采寫新聞的戰地記者;24.4%的被訪者有時會注意;13.4%的被訪者會經常注意記者的名字。其中,28.6%的北京被訪者經常注意記者的名字,明顯高於上海和廣州被訪者(分別為7.8%和3.3%)。
和采寫新聞的記者相比,大多數被訪者認為新聞內容本身更重要:有87.7%的被訪者明確表示更關心戰爭新聞內容本身;僅有1.9%的被訪者認為更關注采寫新聞的記者,10.4%的人表示自己對新聞內容和記者兩者同樣關注。
84.4%
中國公眾為在伊拉克戰爭報道中能夠看到自己國家的戰地記者而感到興奮和自豪,但有84.4%的被訪者為中國戰地記者的人身安全感到擔心
調查中有60.3%的被訪者知道香港“鳳凰衛視”的閭丘露薇、中央電視臺的水均益等中國記者在伊拉克戰場,但三地公眾的知曉率相差十分懸殊:北京、上海、廣州被訪者的知曉率分別為90.1%、72.5%和18.1%。
那麼,公眾對中國記者前往伊拉克戰場是怎樣看待的呢?84.4%的被訪者對這些前往伊拉克戰場的中國記者的人身安全感到擔心;83.6%的被訪者對這些中國記者所表現出來的勇氣感到欽佩;77.7%的人因為可以看到自己國家的記者發回直接的報道而感到興奮;僅有18.2%的人覺得這場戰爭與我們的關係不大,認為我們的記者沒有必要遠赴中東戰場。
可以看出,大多數公眾對中國記者勇敢地奔赴伊拉克戰場是持肯定和支持態度的。雖然公眾普遍為這些中國戰地記者的安全擔心,但大家為在這場舉世矚目的戰爭中能夠看到自己記者的身影而感到自豪。
84.5%
調查中有84.5%的公眾認為戰地記者最顯著的特點是“富有經驗,處事果斷”
戰地記者是一個既危險又充滿挑戰與刺激的職業,這就要求記者們要具備多種專業技巧和生存知識。那麼,公眾眼中的戰地記者是什麼樣的呢?
調查中84.5%的被訪者認為戰地記者應該“富有經驗,處事果斷”,提及率在各項中位居第一;列第二位的是“頭腦靈活,非常聰明”,提及率為83.9%;第三位是“非常敬業,視新聞為生命”,提及率為81.7%;此外,對“敏感,富有激情和熱情”、“英勇,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和“不知疲倦,經常透支體力”的提及率分別為78.6%、66.8%和52.6%。
七成
認為中國戰地記者對伊拉克戰爭的報道“非常全面”和“比較全面”的被訪者為8.8%和60.9%,兩者相加接近七成
戰地記者深入戰爭前沿的使命就是要全面報道戰爭的各種新聞。調查表明,8.8%的被訪者認為中國戰地記者對伊
拉克戰爭各方面的新聞報道“非常全面”,60.9%的被訪者認為“比較全面”。即接近七成的被訪者對中國戰地記者所做的伊拉克戰爭報道持肯定態度。此外有18.3%的人覺得一般;10%的人覺得“不太全面”;1.9%的人認為“很不全面”。
其中,10.8%的北京被訪者認為中國戰地記者的報道“非常全面”,高於上海和廣州的被訪者(分別為7.8%和7.6%)。
對於中國戰地記者們在伊拉克戰場上的表現,47.4%的被訪者表示“非常滿意”;41.8%的被訪者表示“比較滿意”;7.5%的被訪者認為“一般”;3.3%的被訪者感到“不滿意”。其中廣州被訪者對中國戰地記者的滿意度最高:68.1%的廣州被訪者非常滿意中國戰地記者的表現,這個比例高出北京和上海被訪者30多個百分點(對中國戰地記者的表現感到非常滿意的北京和上海被訪者比例分別為37.1%和36%.8)。
64.8%
儘管被訪公眾普遍對戰地記者工作的艱辛和危險有所認識,仍有64.8%的被訪者認為戰地記者有必要深入到戰場最前線去採訪,其中北京被訪者為72.8%
根據新聞界的統計,美伊開戰以來共有12名戰地記者犧牲在伊拉克戰場。調查中有79.4%的被訪者已經聽説或看到了這方面的報道。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記者們的安全,85.0%被訪者認為,“交戰各方遵照國際相關規定不向記者開火”是保護記者生命安全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其次是“政府為戰地記者投保高額保險”,提及率為83.1%;“為記者配備防彈、防毒裝備”、“對戰地記者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的提及率分別為82.3%和80.9%。
戰地記者工作的艱辛和危險人所共知,那麼,人們對“戰地記者必須深入到最前線”這一説法是如何看待的呢?
有64.8%的被訪者認為,戰地記者有必要深入到戰場的最前線去采寫、報道有關的戰爭新聞;18.3%的人認為沒有必要;16.9%的人表示“説不清”。
90.1%
90.1%的被訪者認為戰地記者在戰場上的作用是第一時間發回現場報道,其次是客觀、中立地為讀者和觀眾報道戰爭狀況,提及率為87.1%
在被訪者心中,“第一時間發回現場報道”被認為是戰地記者在戰爭中最重要的作用,提及率為90.1%;其他作用依次是“客觀、中立地為讀者和觀眾報道戰爭狀況”,提及率為87.1%;“關注戰爭中的普通百姓”,提及率為76.6%;“表達自己對戰爭的理解和態度”,提及率為55.8%;“為自己國家製造新聞輿論,鼓舞士兵鬥志”,提及率為27.3%。
其中,廣州被訪者對“客觀、中立地為讀者和觀眾報道戰爭狀況”的選擇比例為92.4%,北京、上海被訪者的選擇為79.8%和89.2%;上海被訪者對“第一時間發回現場報道”的選擇為97.1%,北京、廣州被訪者的選擇為82.2%和91.4%。
九成
超過九成的被訪者認為戰地記者的職業特徵是“崇高的敬業精神”,其他特徵依次為“非常危險”、“具有頑強的心理承受力”等
在公眾看來,戰地記者這個職業的最主要特徵是“崇高的敬業精神”,提及率超過九成;其他特徵依次為“非常危險”、“頑強的心理承受力”、“刺激而富有挑戰性”、“很強的專業技術性”,提及率為90.0%、83.6%、78.9%和78.3%。
三地被訪者對這些不同特徵的選擇差異主要體現在“非常危險”和“刺激而富有挑戰性”兩項上:京、滬、穗被訪者對前者的選擇分別為79.3%、94.1%和96.7%;對後者的選擇分別為63.4%、78.4和95.2%。
56.1%
調查中56.1%的被訪者明確表示會支持自己家人從事戰地記者的職業,不支持者不到1/3
出乎我們的意料,儘管很多被訪者對戰地記者這一職業的危險性十分清楚,但依然有56.1%的被訪者明確表示會支持自己的家人從事這個職業;不支持者不到1/3;沒有明確表態的佔12.6%。
北京、上海被訪者表示會支持家人從事戰地記者職業的分別為60.6%和60.3%,廣州被訪者為47.6%。
樣本
姓名:曲方性別:男年齡:24歲學歷:大學本科職業:國有企業任職我很關注伊拉克戰爭,也很關注戰地記者。我認為,戰地記者應該英勇、富有經驗,非常聰明和敬業,視新聞為生命。
我認為戰地記者有必要深入戰場的第一線,只有從最前線發回的報道才會真實、客觀,這樣的新聞實際上也是歷史記錄。我很佩服水均益、閭丘露薇等中國戰地記者,不管他們在約旦還是巴格達,都一樣視新聞為生命,都迅速地把第一手資料,或戰爭實況、或交戰國雙方的態度等等傳給受眾。
我的家人中沒有從事戰地記者職業的,我也不會支持家人當戰地記者,但是我很佩服他們,併為這些戰地記者們祈禱。
樣本
姓名:房先生性別:男年齡:31歲學歷:大專職業:司機
較之戰地記者,我更關注戰爭新聞本身。我知道水均益但不知道閭丘露薇。在我心中戰地記者應該英勇、富有經驗,非常聰明和敬業,更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能傻衝,因為生命是最重要的。命沒了,還怎麼能把真實客觀的新聞帶回國呢?
我的家人中沒有戰地記者,但我會支持家人當戰地記者。如果我本人就是,我願意去戰場。戰爭的真相要公布於眾,就得有人作出點犧牲。當然如果他們能安全回來,這將是我們最大的滿意。現在的新聞報道大多只有聲音沒有圖像,這點挺遺憾。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希望記者盡可能多地讓我們看到圖像。
★本次調查技術報告■調查設計:楊文建於曉蓉李佳李洋■調查執行:勺海市場研究公司輿論研究部■執行説明:2003年4月4日至4月7日,勺海市場研究公司採用配額抽樣的方法,從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居民家庭中分別隨機調查了213人、204人和210人共627名當地對伊拉克戰爭比較關注的居民,了解他們對戰地記者的一些看法。這些被訪者的年齡在18-60歲之間,性別比例大約為1比1。(李佳 李洋 李湘荃)
責編: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