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藥物疑雲"一時難辨 大閘蟹盼"藥檢"還清白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29日 17:06)


  羊城晚報消息:十月菊黃,肥蟹上市。但最近有知情人士向記者報料,個別養殖場為了令大閘蟹更肥更生猛,竟用抗生素和激素來飼養,從蟹苗到上市至少使用十種藥物。而記者接觸廣東省、廣州市多個部門,發現對大閘蟹目前尚未制訂檢測標準,更未作專門的檢測,“藥物疑雲”竟一時難辨清白。

  內幕?大閘蟹喂藥是“公開的秘密”

  一位自稱“養殖大閘蟹多年”的陳先生透露,廣州市面不少大閘蟹是從江蘇引進蟹苗,在廣東一些地方培養。一般而言,大閘蟹每年3月至5月放養,10月至11月收成,但重量只有四兩左右,而且耗時太長,成本高。一些養殖者就給它們喂食激素和抗生素(主要是氯黴素、土黴素),縮短成熟期或“催肥”,並防止蟹生病,並稱這在業內已不是秘密。

  陰謀?“藥物疑雲”背後是惡性競爭

  真有那麼聳人聽聞?記者費了一番週折,聯絡到江蘇大閘蟹養殖大戶蘇總求證。蘇總一口否認,他説大閘蟹的餌料主要是螺螄、小雜魚等生鮮動物,輔以適量玉米、黃豆、蘭瓜等,在水草茂盛的地方還可以少投甚至不投人工飼料,因此從餌料方面説,不可能出現藥物。

  蘇總還説,陽澄湖大閘蟹名氣響,但冒牌貨也多。陽澄湖區就有2000多家養殖戶,産品質量參差不齊,惡性競爭難免。同時,湖區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養殖缺乏科學指導,也使部分蟹只品質下降,目前每只半斤以上的公蟹,批發賣為130元/500克左右,比往年已跌去兩三成。

  廣州一位多年專門從事水産疾病控制的專家也介紹,抗生素和激素多用於禽畜,用在水産品的效果相對不太明顯。近段時間由於水産品跌價較大,有些養殖戶寧願讓其死掉,也不願花錢施藥。氯黴素曾用來對付水産品的肝、腎方面的細菌性疾病,土黴素一般治療腸道性疾病,禽畜服用這類藥物後,一般要等待14天才可上市,但國家對水産品並無這方面的限制。至於人工激素,較常用的是已烯雌酚,動物吸收激素後,內臟也會腫大。

  虛驚?夏季喂藥秋季上市極少殘留

  珠江水産研究所漁業生産和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國家已停發漁用氯黴素、土黴素的生産許可證,正規漁藥店已基本買不到上述抗生素。對蟹只而言,抗生素一般是在夏季高溫,蟹只發生白斑病、腸胃病時使用,到其秋季上市時,殘留量不會太高。但不排除有些養殖戶“病急亂投醫”,蟹只不管什麼病都用抗生素來處理。

  至於人工激素,這位負責人説,人工激素價值不菲,每公斤高達數萬元,而且效果不穩定,蟹只吃了激素後雖然長得快,但不會長肌肉,而且整體養殖技術跟不上,配合的飼料營養不當,産生的後遺症會更多,經濟效益反而不划算。有人曾向養殖戶推銷據稱是激素的産品,其實相當一部分屬假冒偽劣品,充其量不過是營養素之類。

  尷尬?未有標準難以檢測莫辨清白

  廣東海洋與漁業局檢測中心介紹,一般大閘蟹是生了病之後才加抗生素的。吃了抗生素的大閘蟹很難從外表分辨,要通過儀器檢測才能檢驗,但目前廣東還沒有專門的水産品健康衛生標準。至於激素,該中心暫未發現有水産品加入。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馬林表示,目前衛生部門還未對廣州市面的大閘蟹是否存在抗生素或激素進行專門檢測。氯黴素、土黴素絕對不能用於食用類動物,即使是按規定使用允許的食品添加劑,也必須放置一段時間,待動物體內的添加劑含量排泄到規定數值後,才能上市。

  馬林介紹,目前國家有關部門的水産品衛生標準中,還沒有關於大閘蟹的具體標準。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水産品抗生素的檢測方面還需要完善,儀器比較先進,但檢測方法還不太穩定,爭取今年內將攻克水産品抗生素檢測的難關。

責編:張敏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