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下崗工人是一個豐富的技術寶庫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22日 17:44)

  新華社瀋陽9月22日電 在高新技術激光顯微熔覆技術領域中,如何使粉劑溶合更均勻,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下崗工人姚佔春利用多年的實踐經驗,發明一種“自動送粉裝置”,解決了自己所在新企業的難題。在為企業帶來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重頭再來”,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瀋陽大陸企業集團董事長董俠給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公司從瀋陽勞動力市場一次招了16個鉗工,經過短期培訓,適應現有企業工序後,這16個工人全部達到高級技工的水平。12位工人加工零部件的精度達到5道,4位竟達到2道。據介紹,一個頭髮絲相當於20道。

  美國一家大公司的老總到瀋陽大陸企業集團考察後,問董俠:像你們公司這樣的工人,如果要找100個的話,你能花多長時間?董俠告訴他,給我30分鐘就夠了,我去瀋陽勞動力市場的資料庫中一檢索就可以給你找到。

  總部在瑞典的ITT飛力瀋陽泵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淑萍形容瀋陽的技術工人時,用了一個詞:“遍地都是”。“在瀋陽想找個好的裝配工,你到自行車修理鋪就能找到。”

  在瀋陽大陸企業集團,近400名工人,有一半是企業從瀋陽的勞動力市場聘用的。這個公司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聽説瀋陽哪家企業有工人下崗,馬上趕去看看有沒有企業合適的技工。

  “坐在玉米地裏嘣苞米花──有基礎呵!”,東北工人的一句歇後語,形象生動地向人們展示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人才優勢。

  事實證明,下崗職工是一個豐富的技術寶庫,但目前一些部門對於下崗職工再就業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專家告訴我們,第三産業固然可以直接承接很多下崗工人,但製造業仍是就業貢獻率最高的。據統計,1999年全國裝備製造業領域從業人員是1366.25萬人,佔全國從業人員的23.6%。

  其次,職業培訓上也存在誤區,片面地認為下崗工人就是企業的“棄兒”。其實,很多的下崗工人是因為經濟調整原因而出現的。不能把下崗工人當成包袱,要利用下崗工人原有的技術優勢,對其進行再培訓,讓下崗工人的技術繼續發光發熱。(鄭東鴻)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