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小明(化名)近日生平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媽媽”,雖然剛見面時有些拘謹,可“媽媽”和藹的態度、耐心的談話很快讓天性活潑的他擺脫了陌生感,臉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這是記者在採訪石家莊市少年兒童保護教育中心為這個中心無家可歸的學員“尋親”活動時見到的場面。
這次“尋親”活動從本月中旬開始後,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裏,就有200多個志願家庭報名,要求和這些少保中心的孩子們結對。記者在現場找到了年齡最長的肖進忠老人。他今年72歲,是一位離休幹部,解放前也是一名孤兒,是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成長起來的。他告訴記者,“我不能忘本,我要儘自己的力量讓這個孩子感受到溫暖。”他表示因為自己身體不好,他的女兒肖麗平已經自願把這個任務承擔起來了。
石家莊市少年兒童保護教育中心專門收教一些流浪街頭的孩子和有輕微違法行為的少年兒童,是由石家莊市司法局、教育局等部門在今年3月份正式成立的。
中心學員小亮(化名)來這裡之前,已經被人賣了兩次,換了3個家。他告訴記者説,他最怕別人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因為在他的記憶中不知道媽媽是什麼樣子。還有一首是《小草》,他説感覺自己就是一顆無人注意的小草。
石家莊市司法局副局長、少保中心主任楊軍生告訴記者,據他們調查,在中心收留的孩子中,約有一半是單親家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孤兒和被人拐賣的。像小亮一樣,還有很多孩子也都從小就不知道父母是什麼樣子。少保中心不可能將這些孩子留得太久,所以在保護教育期內對孩子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是中心的工作重點。為無家可歸的兒童找個“父母”,正是出於孩子們需要享受親情的需要而有針對性搞的一項活動。
少保中心副主任郭文鄴介紹説,這次為無家兒童“尋親”活動,各地報名的志願者家庭很多,人們的熱情出乎工作人員的意料。出於方便的考慮,只能將家住石家莊市且有常住戶口的、已婚的家庭列為首選,另外還要考慮其家庭經濟、居住條件和時間是否允許等等。經過篩選,最後選定了16個家庭作為第一批“雙休日父母”,他們將在“六一”首次和這些孩子共度美好時光。(張軍民)
|